Rh(D)阴性手术患者输血方案的临床价值分析

时间:2022-02-27 10:33:43

Rh(D)阴性手术患者输血方案的临床价值分析

【摘要】 目的 对Rh(D)阴性手术患者输血方案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64例Rh(D)阴性手术患者, 根据输血方案不同分为A、B、C、D四组, 各16例。对每组的输血方案与手术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A组:无一例患者输注冷冻红细胞;B组:患者均采取自体输血;C组:患者均输注备用血, 未实施输血治疗;D组:所有患者均输注冷冻红细胞。所有患者均顺利结束手术, 无一组患者出现延误使用、浪费等情况。结论 为保障Rh(D)阴性手术患者治疗过程的顺利, 术前医师要根据Rh(D)阴性手术患者具体情况, 为其选择最佳输血方案。

【关键词】 Rh(D)阴性;手术;输血方案;价值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9.090

临床血型中, Rh(D)阴性血液较为罕见, 相对其他血型血源较紧张。目前, 临床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冷冻细胞技术, 在改善血型、血液供应情况方面发挥着一定作用。但经过冷冻保存的Rh(D)阴性红细胞, 价格昂贵, 且需要花费时间解冻, 解冻6 h内输注完毕;且Rh(D)阴性献血人员比例较低, 因此, Rh(D)阴性血依然存在供血紧张的情况, Rh(D)阴性手术患者输血问题一直是临床输血中的难题[1]。为有效缓解临床中Rh(D)阴性血液供给、需求之间的矛盾, 本次研究对本院Rh(D)阴性手术患者输血方案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 旨在能够选择最佳输血方案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4年2月收治的 64例Rh(D)阴性手术患者, 治疗前对其进行检查, 均满足临床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38例, 女26例, 年龄最小5岁, 最大86岁, 平均年龄(37.6±12.4)岁。根据输血方案不同将其分为A、B、C、D四组, 每组16例。

1. 2 方法 患者进入医院后, 首先安排医护人员采取常规检测法检测患者血型, 鉴定完毕后, 采取盐水介质法对Rh(D)阴性血型进行鉴定;之后采取盐水凝聚胺法对患者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输注时, 注意选择配血能够相互融合的同种型号冰冻红细胞与配合的库存红细胞进行输注;鉴定后, 如显示为Rh(D)阴性血型, 则及时将检测结果告知临床医师, 综合、全面分析患者病情、手术治疗方法以及手术治疗范围等, 给患者制定出一套合理、科学的输血方案。

医师在为Rh(D)阴性手术患者制定输血方案时, 需要注意4个方面:①术前了解患者病情, 如病情尚可, 则可缩小手术治疗范围, 术中出血发生可能性较小;如确定有足够冷冻红细胞, 则不需要常规备血;②如患者病情严重, 手术治疗范围较大, 手术治疗过程中出血量较少, 术前患者身体情况好, 对其进行血常规检验, 患者血红蛋白(Hb)>110 g/L, 红细胞比容(HCT)>0.33, 具备输血所需条件, 排除患有肺功能疾病、心肝肾功能疾病的患者, 采取储存式自身输血法输血;③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 可能需要输血, 但术前进行血常规检查, 患者伴有贫血, 但由于身体状况欠佳, 不具备输血要求, 需要即刻采集新鲜血液;④如患者行急诊手术治疗, 不能自身输血, 在短时间内也不能获得新鲜血液, 则可为其输送冷冻红细胞。以上4种情况, 针对第2种与第3种情况, 要准备好冷冻红细胞, 避免手术意外导致大出血。

1. 3 血液准备与使用 如患者为自身输血, 则安排专业人员严格根据操作规程执行, 采集患者血液后, 做好标记, 放置到冰箱内待用;采集完毕新鲜血液后, 送往输血科保存待用;对冷冻红细胞解冻后, 确保6 h内输注完毕, 且所有血液制品均满足输血站的制备与使用标准。

1. 4 输血指征[2] 为患者行手术治疗前, 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术中出血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对患者输血。可将以下标准作为依据: ①如血红蛋白值

2 结果

应用以上输血方案对Rh(D)阴性手术患者进行输血后, 结果:A组:所有患者均未输注冷冻红细胞;B组:所有患者均采取自体输血;C组:患者均输注备用血, 未实施输血治疗;D组:所有患者均输注冷冻红细胞。四组患者均顺利结束手术, 无一组患者出现延误使用、浪费等情况。

3 讨论

在我国汉族群体中, Rh(D)阴性血型为一种稀有血型, 约占2.4‰。Rh血型系统重要作用仅列于ABO血型系统之后, 经检查, 患者体内红细胞表面不存在“Rh(D)抗原”。在所有血型系统中, Rh血型占据着重要作用, 其表达的血型抗原有50多种, Rh(C)、Rh(D)、Rh(E)、Rh(e)及Rh(c)等为主要成分, 在这些成分中, Rh(D)的抗原性较强[3]。国家、民族不同, Rh(D)也存在较大差异, 如我国的新疆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地区, Rh(D)阳性率较高;在我国汉族地区, Rh(D)阳性率仅为0.2%~1.3%, 属于稀有血型, 我国血站血液资源较少, 因此, 临床也视Rh(D)为熊猫血。

近年来,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 Rh(D)阴性血液需求量在不断增多, 但其属于稀有血型, 献血人员较少, 会给Rh(D)阴性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因此, 为保障Rh(D)阴性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在对Rh(D)阴性手术患者治疗过程中, 需要为其制定一套合理、科学的输血方案。我国卫生部门颁布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4]明确指出, 为Rh(D)阴性血型患者以及其他类型稀有血型患者进行输血时, 可采取配合性输血、自身输血、同型输血等方法。进行输血时, 要考虑以下几点:①如Rh(D)阴性血型患者体内含有抗-D成分, 则必须要为患者输入Rh阴性血;②如Rh(D)阴性血型患者体内不含抗-D成分, 则尽量为其输入Rh阴性血;③如Rh阴性手术患者体内无抗-D成分, 但病情危急, 且短时间内不能及时找到Rh(D)阴性血资源, 在该种情况下, 为抢救、治疗患者, 需要为其输入与配血相符合的Rh阳性红细胞[5]。

本组研究中, 对每一组的输血方案与手术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显示,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 成功治疗, 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或者并发症。表明Rh(D)阴性患者行手术治疗前, 为其制定合理的输血方案, 并掌握输血指征, 能够有效保障手术疗效, 避免出现浪费、延误的情况。

综上所述, 为保障Rh(D)阴性手术患者治疗过程的顺利, 术前医师要根据Rh(D)阴性手术患者具体情况, 为其选择最佳输血方案。

参考文献

[1] 周春波, 严海雅, 余萍. Rh(D)阴性血型剖宫产术产妇输血方案探讨.中国输血杂志, 2012, 25(3):248-251.

[2] 浑守永, 刘明霞, 王玉芝, 等. Rh(D)阴性手术患者输血方案探讨. 中国输血杂志, 2007, 20(3):219-220.

[3] 尚丽明, 彭民浩, 覃晓, 等. Rh(D)血型不合的肝移植临床分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 15(44):8337-8340.

[4] 裘晓乐, 戴佩佩, 林甲进. RH阴性孕妇妊娠晚期预存自体输血效果观察.中国医师杂志, 2011, 13(10):1366-1367.

[5] 甘建玲. 23例RH(D)阴性孕妇自体输血后结果分析.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 34(6):720-721.

[收稿日期:2015-11-19]

上一篇:玻璃体切割与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术在治疗外伤性... 下一篇:对比研究一次性与多次根管治疗在牙髓病治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