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本教学研究

时间:2022-02-27 05:49:14

浅谈校本教学研究

摘要:新课程条件下,抓好校本教研,无疑是落实新课改,实施新课程的一个保障体系。目前中小学开展校本教研,一个明显的倾向是不理解校本教研概念的真正含义,狭隘地将学校的业务学习会议、每周的学科教研组活动及学科教研组组织的外出听课等常规性工作当作校本教研。

关键字:校本教研;教学研究;基本形式;如何开展

目前,中小学开展校本教研,存在明显的错误倾向,真正的校本教研是什么,如何进行校本教学研究?首先,“校本教研”,是指“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教学研究活动。其次,校本教研的特征:1.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2.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3.教学研究需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4.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再次,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自我反思、同行互助、专业引领。最后,如何开展校本教研:1、陈述问题2、制订方案3、寻求合作4、采取行动5、评价效果6、发表成果。

一、什么是“校本教研”

所谓“校本教研”,是指“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教学研究活动。概括地说,校本教研,就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其包含三层意思:

“为了教学”,是指校本教研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验证某个教学理论,而在于“改进”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学效率,实现教学价值。

“在教学中”,是指校本教研主要研究的是教学之内的问题,而不是教学之外的问题;是研究自己教室里发生的教学问题,而不是别人的问题;是研究现实的教学问题,而不是某种教学理论假设。

“通过教学”,是指校本教研就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而不是让教师将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放在一边,到另外的地方做研究。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能够促使学校建立新秩序,使学校创造一种有利于每个教师发展的氛围,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共同研讨、共享经验和共同发展的有效机制,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保障。

二、校本教研的特征

1.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

校本教学研究强调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意味着教学研究的问题是从学校教学实践中归纳和汇集的,要在学校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研究除了对教材、教参和教法的研究外,还要十分重视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研究学校,研究课程。

2.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

教师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是整个教育创新的活力所在。只有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以研究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从事教学工作,自觉和主动致力于探索和解决自身教学实际中的问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学校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才有实现的可能。

3.教学研究需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学专业人员等各方面的作用。教师要形成读书学习和反思的习惯,同时,教师要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克服被动性和盲目性,把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教师职业生活方式。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在重视教师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交流与合作,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同时,还需要教学研究专业人员和教研员的积极参与引领,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

4.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

校本教学研究,无论是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活动,还是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机制,其直接的目的都是为了改善学校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其中的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内容。

三、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

(一)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主要是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也就是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二)同行互助

校本教研在重视教师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师集体的作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

(三)专业引领

专业引领是指专家、学者等的学术指导,但据专家们的意见,专业理论、学科知识的学习、获取网络教科研信息甚至高质量的互动也可以看作是专业引领,同伴中教育理论水平较高、教学技艺较强的,对某一问题有独到见解的,也算是专业引领。

四、如何开展校本教研

1、陈述问题。

研究始于问题。开展校本教研之初,教师首先应该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并结合理论学习向同伴或专业人员陈述你所发现的问题。问题陈述出来后,通过集体研讨、相互启发,对问题本质的认识会更加深刻,解决问题的思路也会更加清晰。

2、制订方案。

校本教研不同于专业的纯理论研究,在制订方案时重在考虑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对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策略步骤要心中有数,认真、仔细地规划设计。

3、寻求合作。

相互合作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方案制订好以后,第一项任务就是寻求合作。合作对象既可以是同行教师,也可以是专业人员。通过合作,一来可以得到他们的配合、支持,二来如果他们也在关心同样的问题时,彼此可以共同探讨,共享成果。

4、采取行动。

实施过程中要随时随地尽可能多地收集各种研究资料,研究资料可以包括访谈记录、观察记录、学生作业、学生考卷、活动照片、课后反思、教学随笔、日记等等。

5、评价效果。

行动结束以后,需要对实际效果进行评价。效果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是生成的,留有许多讨论的空间,应该允许不同的人对效果发表不同的意见,重视并尊重不同的观点。

6、发表成果。

校本教研作为一种研究方式,最终也需要发表研究成果,在更大范围内接受人们的审视。校本教研通常是叙述一个故事,作为研究者的教师通常就是故事的主角之一,因此必须善于口头陈述,善于“讲故事”,善于用广大教师所熟知、简洁明了而又合乎专业规范的语言来描述与诠释研究的过程。 参考文献:[1]《校本教学研究》;刘良华,四川教育出版社。[2]《校本教研在行动》,高等教育出版社;[3]《校本研修专论》:汤立宏,海洋出版社;[4]《走向校本发展》:杨九俊吴永军,江苏教育出版社[5]《校本教研指导》:邹尚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接第8页)突出重点的做好档案宣传工作,使档案馆不再是深居机关大院的闭关状态;同时做好档案宣传可以有效地提升档案工作人员的社会形象,增强档案工作人员的荣誉感、自豪感,提高工作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实现档案事业的创新与进步。

2、定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创建学习型档案馆,不断提高档案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开展多层次、多角度、多方式的档案工作业务培训,提高档案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质,丰富业务知识;创建学习型档案馆,使广大档案馆工作人员自觉树立自我发展、自我更新的意识,与时俱进,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早在1971年第十三次国际档案圆桌会议上,秘书长鲍狄埃强调,现在是确立档案部门应用计算机政策的时候了,否则各行政机关的电脑室将自行保管现代文献资料,各研究中心和各大学也将设置新的检索机构,取代档案部门。“如果档案人员对技术的发展漠然置之,将会导致档案职业的衰败” 。因此,档案馆应特别重视对档案馆工作人员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培训。

6、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断学习,使自身适应工作发展的需要。

服务性是档案工作的基本属性之一,是档案工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因素。档案馆工作人员应该清晰的认识到档案馆是属于公共服务机构,改变传统的封闭性视野和自足自满的意识,转变观念,为公众服务,满足公众各方面的档案需求是档案馆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档案馆工作人员自身需积极参加各项现代化管理业务技能知识培训,争取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使自己逐步从繁琐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档案资料的编研和利用等工作。

上一篇:浅谈边缘化档案馆工作人员现象及其防治策略 下一篇:试论五年制高职英语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