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组制”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2-26 11:53:14

“导师组制”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应用“导师组制”的人才培养方案,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引入“导师组制”教育理念。依托分组式设计、导师组制主体、分类式实施、因材施教式管理、“应用性”教学等方式,将“导师组制”与高校人才培养相结合,形成高校科学长效的人才培养方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导师组制”;人才培养;应用研究

作者简介:李芳(1979-),女,吉林九台人,东北石油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讲师;刘晓燕(1962-),女,辽宁绥中人,东北石油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黑龙江 大庆 163318)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012010090)、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z201201049)、东北石油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导师组制’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4-0033-02

一、导师制的发展

导师制1937年开始于英国,由威廉·威克姆创立。[1]牛津大学实行导师制,大学实施课堂讲授制,学院实施导师制,实现课堂教学和学院教学的结合。学院给学生指定导师,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品行等。导师首先帮助学生制订整个学期的课程计划,针对学生的个体特性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主要是为学生确定学习研究的主导方向,布置学习内容、研究论文;其次,与学生定期进行会议讨论和辅导性谈话,就学生的各种表现予以正确引导,与学生进行学术讨论,自由地交流思想(包括科研学术)。由于导师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良好的作用,培养出众多杰出人才,继英国高校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高等院校都采用导师制。1869年美国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在哈佛推行本科生选课制,1872年哈佛又开始实施学分制,并很快带动美国其他高校实行选课制和学分制。英国牛津、剑桥等高校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转而开始仿效美国高校实施学分制,并将原用于研究生培养的导师制推广到本科生的培养。[2]

在我国,北京大学在1910年后最早试行美国模式的学分制。竺可桢在1936年他刚刚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就指出:“三年前,国际联盟派了几位专家到中国来视察指摘中国教育的缺点颇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的教育制度过于模仿美国,教员与学生平时很少接触,学生只要能读满一百二十个学分,就算毕业,这种制度过于机械。”他在浙江大学施行大学生导师制。之后,国内各高校也相继仿效。1949年后,导师制只用于研究生教育。[3]近些年来,一些较知名的高校开始在本科生教学中实施导师制。北京大学2002年在本科生中试行导师制,浙江大学2002年已在本科生中全面实施导师制。[4]

导师制的特点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个性化施教

导师制有其更强的个性化教育特点,依据学生个人兴趣和个性特点的不同,导师为组内每个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计划和发展方向。在导师的参与指导下,学生也就根据自己的特点逐渐摸索出了所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内容。这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2.有利于教学相长、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5]

在导师制施行的过程中,教师也会面临来自学生一方的压力。“生有涯,而知无涯”,面临学生的各种专业问题的产生,导师必须要不断地学习,了解、掌握新知识、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要与时俱进——与新知识、新时代、新学生一起进步。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当前,我国正在逐渐加大高等教育的普及率,高校本科生在校人数急剧增加,但是教师的数量相对较少,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很难得到专业教师的个性化辅导(毕业设计阶段除外),从而影响到学生的专业素质等能力的提高。本科生导师制的导师能为学生选课、专业学习和研究等方面提供具体指导,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导师组制”实施的重要性

我国当代大学生具有适应能力强、勇于尝试等特点,同时也具有自立能力差、生活学习的独立能力和自制力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依赖性强、情绪变化强、心里的承受能力差的特点。所以虽然很多本科高校实行导师制,但导师制的实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原因有以下几点:普通导师专业性不强,导师数量不足,观念上存在误区。所以,必须探索适合现实情况的具有本科教学特色的导师制。“导师组制”的应用可以改善导师数量不足、普通导师专业性不强等问题。导师组制的实施可以从大学入学开始,一个高素质的专业导师以3~5人或者人数更多的“组”为单位全方位地指导和督促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使学生在校的一切活动具有目的性、前瞻性。“导师组制”的理论价值:“导师组制”人才培养以整个大类专业为依托,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切实指导学生的大学活动,特别是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在课程的选取、实践课的训练等环节中,通过“导师组制”导师的指导和训练、组内成员的相互协作及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中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生创新能力、工程应用能力,从而大幅度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导师组制”的实践价值:让学生的学习具有可持续性发展和实际应用性是高效教学的根本目的,“导师组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导师的专业指导、对学生的实践训练和让学生参与导师的实际工程项目等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学习更加高效、更加能学以致用。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应用书本上的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这个应用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和提出更高一层的理论,走向理论知识—社会实践—提升后的理论知识的良性循环中,不仅加强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增强感性认识,而且达到理性认识的提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现代意识的人才,实现人才的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技能的培养目标,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掌握各种基本技能的同时,成为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快速适应工作需求,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导师组制的主要实施过程

1.“分组式”设计

大学一年级新生进入大学阶段学习,根据学生的兴趣及专业任课教师的科学研究方向实行导师学生的双向选择,以3~5个或更多学生为一个导师组。导师介入到入学初学分制的选课这一环节上,帮助新生确定自己的学习方位,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而且在课程学习的过程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过程中同一组学生可以相互合作,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导师组制”主体

具体做法就是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选择具有较高思想道德品质和较高专业素质的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组制”的各组导师。导师不仅对组内学生的专业学习进行指导,还要负责各组学生的思想辅导等,对他们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等。指导、管理内容包括1~2年级学生选秀性课程的选择、大学生活的定位、未来走上何种工作岗位的指导等;3~4年级学生的专业知识辅导、抓实践训练、研究实验指导、就业指导、考验指导等。在整个指导过程中要通过实践项目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人际协调合作等能力。在指导过程中设置初级训练:专业作业、专业课程设计、专业实验等,培养学生最基本的专业技能;中级训练:较为系统的专业实验项目、导师布置工程课题等;高级训练:大学生挑战杯、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竞赛、导师实际工程项目、毕业设计。通过训练项目的“设计-实施-完成”巩固、运用知识与技能,更为重要的是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以上项目就对指导教师具有较高要求,不仅包括专业素质、科研能力,还包括管理能力和责任心。

3.“分类式”实施

(1)初级导师制:新入学的学生有很多还没从高中的学习模式中走出来,学习带有被动性和依赖性。针对这些特点,导师要对入学1~2年的学生进行初级指导,包括入学生活的适应和明确如何更有效地度过四年的大学生活。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求组内成员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不让一个成员掉队。

(2)中级导师制:从大三学期开学到大四,专业学习成为学生主要学习的内容,学生将会更深入地接触和学习专业知识,此时专业导师的作用更加显著。学生与导师再次双向选择,这时学生可以更深层次地进入科研(主要是自己导师的科研),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科研实验、竞赛性课题、学术交流等活动。在导师的指导下组内学生的这些活动会更具组织性、协调性、专业性和创新性,从而增加学生的科研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相互协作能力。

(3)高级导师制:大三下学期至大四上学期,学生毕业后有工作、考研、出国等不同的出路。这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出路选择不同研究方向的导师为本科生毕业设计的导师,积极参与到导师的研究课题或者是工程设计中去,为将来毕业后的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4.“因材施教”式管理

本科生“导师组制”可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把因材施教的原则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学生在“导师组制”导师的指导下,可以按照个人的兴趣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接受良好的技能训练,培养科学素质,从而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展示自己的个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技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有利于因材施教,体现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它使得培养的学生既符合本科生基本培养规格的要求又能适合自己的个性发展,也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导师在整个培养过程中不但是一个指导者,还更要是每个学生个人兴趣或者个人特长的“伯乐”。

5.“应用性”教学

实行导师制,让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学术成果丰富的教师担任学生的指导教师。学生的课余时间可以参加导师的工程项目或者由导师根据个体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布置贴近工程实际的设计课题,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走向理论知识—社会实践—提升后的理论知识的良性循环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结论

推行“导师组制”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性地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引入“导师组制”教育理念,并以此理念进行工科院校人才的高效培养。通过分组式设计、“导师组制”主体、分类式实施、因材施教式管理、“应用性”教学等方式将“导师组制”与高校人才培养相结合,形成高校科学长效的人才培养方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高昀.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对我国本科生教育的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4,(4):59-60.

[2]韦卫星,韦文山,农亮勤,等.本科生教学实施导师制的研究与实践[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99-101.

[3]刘月秀,谭仕林,徐正春.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115-117.

[4]宁宏.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几点思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10-11.

上一篇: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下一篇:半导体物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