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广昌:投资王国的“中国巴菲特”

时间:2022-02-26 10:41:07

郭广昌:投资王国的“中国巴菲特”

素描浙商阵营中鹤立鸡群的郭广昌,人们看到的并不只是一个平民子弟完美逆袭的高大形象,更能从中目测到资本大佬智慧运筹的清晰轮廓,以及随后蔓延开来的独特产业风景。

踩准经济潮流的起落时点,郭广昌迈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精彩商业脚步;顶住四面八方的重重质疑,郭广昌完成了一场又一场的大笔跨界并购;追踪投资大师的成功脚步,郭广昌建构起了一座又一座的恢弘产业城堡;顺应升级转型的全球大势,郭广昌策动了一轮又一轮的资本跨国行动。素描浙商阵营中鹤立鸡群的郭广昌,人们看到的并不只是一个平民子弟完美逆袭的高大形象,更能从中目测到资本大佬智慧运筹的清晰轮廓,以及随后蔓延开来的独特产业风景。

10万到一亿的跳跃

生长于浙江东阳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地方,儿时的郭广昌饱尝了贫穷与饥饿之苦。初中毕业时,由于家境拮据,父母希望他报考中等师范学校,将来当一名乡村教师。不过,当拿到金华师范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时,郭广昌第一次违背父母之命作出了自己的人生选择――放弃中师,改读高中。三年后,郭广昌跨进了复旦大学的校门。

留校工作的第四个年头,郭广昌作出了辞职的决定,并与好友梁信军一起创立了广信科技咨询公司。据悉,梁信军也毕业于了复旦大学,与郭广昌一样留校后就职于校团委,之后追随郭广昌辞职创业。而广信科技咨询公司的名称就是各取两人姓名中的一字合并而成。当然,拿着东凑西拼而来的10万元的注册资金,办公室只能选在一间不足15平方米的小平房内,外加一辆28式的大横梁自行车,创业之初的郭广昌的确感到非常的寒酸。

非常幸运地是,广信创建不久,台湾元祖食品公司此时也刚刚进入上海,想找专业咨询公司为其在沪的市场拓展出谋划策,通过招标,广信获得合同。一个月后,郭广昌和他的团队完成了调查报告,并且对方非常满意,于是当即拍板在原有28万元的合同上追加两万元调研费。随后,太阳神、乐凯胶卷、天使冰王等知名品牌纷纷找上门来。就这样,仅仅用了10个月,广信就进账100万元。

也许是受到当时中华鳖精、乐百氏生命核能以及太阳神等保健品格外火爆的销售行情所吸引,可能是为当年市场上的延生护宝液、三株口服液和昂立一号等滋补营养品异常走红的态势所陶醉,在人称“黄金之地”的保健品行业成为众多资本追逐的热门领域并且相关生产企业从近百家猛增至3000多家的时候,郭广昌也加入到了争食夺利的大军之中,并推出了一款名字古怪的“高科技”保健品――咕咚健身糖。不过,郭广昌这一次没有成为幸运儿。伴随着三年之后保健品市场的信用崩盘,咕咚健身糖也被打入冷宫,而且经此一役,广信当初赚到的100万元也几乎赔了个精光。

正在郭广昌为出师失利而苦恼不堪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郊区一家房地产公司的房子卖得不是很好,于是试着找到房产开发商,要求以中介的方式帮助其售卖房屋,对方当然求之不得。为了了解与熟悉房地产开发和市场营销的诀窍,随后郭广昌特意跑到一家著名的外资房产公司应聘打工,偷师学艺了整整半年。之后,广信退出市场咨询领域,改名为复星,其中蕴含“复旦之星”之意,当然更暗示了与复旦大学的渊源。

在上海,地产商与销售商当时售卖商品房的通常做法是在工地附近挂块售楼广告,将房一栋栋地卖给企业客户。但郭广昌却剑走偏锋,即通过报纸、夹报、邮递的方法,将房子一间间卖给个人消费者。为了更有针对性,复星还尝试把广告直接送到潜在客户家门口,效果出奇地好。仅仅进入房地产销售业务一年的时间,复星就赚到了1000万。趁热打铁,郭广昌成立了专营房地产业务的复星地产公司(以下简称复地),而且随着“复星花园”等楼盘的成功营销,复地在上海房地产界完全站稳了脚跟。

就在郭广昌在房地产行业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两位浙江老乡――汪群斌和范伟的加盟又让复星获得了转战全新领域的机会。汪群斌和范伟给郭广昌带来的“见面礼”是他们已经进行了三年之久的一个研究课题――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接下来三年时间中复星共计向这个项目砸下了4500美元的巨额研发资金,而且这一次郭广昌又是大获全胜,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上市后,复星从中净赚一个亿。

接下来的故事似乎更加精彩。受到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大红大紫的市场业绩所支撑,郭广昌其复星旗下专门成立了复星高科技公司,而且作为上海第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在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上市的第5个年头,复星高科技公司便以复星实业(后改名为复星医药)之名成功登陆A股市场,一次募集资金3.5亿元,成为上海民营公司“第一股”。

最新财报显示,过去20年中,复星投了70余个项目,年回报率超过30%,同时复星孵化了27家上市公司,其中直属5家,控股22家。截至目前,复星集团总资产达人民币4377.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达人民币826.6亿元。另据“2016福布斯中国富豪榜”,49岁的郭广昌拥有个人财富50亿美元,在国内富豪中排名第19位。

多元化风波

从投资上市公司豫园商城,到参股成立德邦证券有限公司,从联手山东招金集团设立招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到收购唐山建龙实业30%的股份,再到与南钢集团合资设立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继踏足房地产与医药两大阵地后,短短4年时间内复星先后进入商业零售、金融、采矿与钢铁等多个行业。而伴随着郭广昌在一级与二级市场上跨界腾挪,外界投射到复星多元化上的质疑声也此起彼伏。

复星进入第一个本命年的时候,“德隆事件”的引爆直接将郭广昌推到了风口浪尖。当时,唐万新利用国内资本市场的的漏洞,通过认购抽签票、倒卖原始股、回购国债,迅速完成了原始积累,同时抓住国企改制的机遇,高调地对三家老牌国有企业进行了战略重组,之后又通过这三家企业进行一系列并购,创造了所谓的德隆“效益奇迹”。不仅如此,德隆创办和控制了多家信托金融机构。然而,伴随着中央针对经济过热而打出的宏观调控之拳铿锵落下,股票市场随后应声急挫,德隆系旗下相关企业的资产快速蒸发,德隆神话瞬间破灭。

表面上进行对比,没有比复星更像德隆企业了――多元化、横跨实业与金融、以“整合”为旗帜的系列并购、有上市公司可直通资本市场、民营企业……。一时间,复星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德隆的猜想遍布国内媒体。正在此时,“全球最受尊敬的CEO”、通用电气掌门人杰克・韦尔奇莅临上海,郭广昌有幸取得了与这位商业大佬公开对话的机会。在对话中,郭广昌怀着虔诚般的心情求教韦尔奇:“中国气候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有一些个别企业做事波及到整体民营企业的信誉,我们该怎么办?”韦尔奇回答:“我想如果你对企业有信心的话,那么我想你最好的答复和回应就是拿事实来说话,有一个非常好的业绩,而且开放你的账簿,把你的账摆在桌面上,让他们看一下,看完以后他们就什么都明白了。”

郭广昌完全听取了韦尔奇的建议。四个月内,复星主动递交了三份专项报告给银行和监管部门,分别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做的《复星集团的市场地位、竞争力和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初步研究》、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做出的《复星集团财务分析报告》,以及上海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对复星信用等级的评定报告。复星把三份报告呈送给了关联银行、投资人和监管机构,希望能够提高各界对复星的信任度。也正是在这种百感交集的状态下,郭广昌登上了当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领奖台。

应当说为达到透明严谨的合规性之标复星付出了巨大的改革与治理成本,但同时也让复星内部治理更趋规范,同时更踏实地获得低成本资金的青睐。代表性的是,国际金融公司宣布向复星医药提供3.2亿元人民币为期7年的商业贷款,票面年利率约5%,远远低于商业贷款。当然,“德隆事件”以及宏观调控的残酷性,也让郭广昌明白必须进一步拓宽与夯实复星的融资平台,于是就有了后来复兴国际在香港的整体上市,复星集团一跃而成市值超过800多亿港元的中国最大民营企业集团。

回过头去看,复星与德隆的确不一样。德隆的问题与其“短贷长投”(银行短期贷款用于长期股权投资)导致的现金流危机密不可分,而复星的现金流相对稳固,其主要取之于重要股东的出资以及保险资金等战略资本。同样,郭广昌和唐万新也不同。唐万新抓住了机会,却迷失在了资本的盛宴里;而郭广昌不仅抓住了机会,也找到了复星业务发展的核心价值,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就是,持续发现和把握中国投资机会,持续优化管理提升企业价值,和持续建设多渠道融资体系对接优质资本。

观察发现,一个项目要不要投资,郭广昌在复星反复贯彻的是两条标准,首先是企业从事的行业、开发的产品有没有机会做到前三名,其次是企业是否拥有国内一流的团队,去实现经营目标,两者缺一不可。而在每投资一个企业前,复星的专业团队要先拿出一份针对该企业的资本运营报告,此外还会收集一份行业分析师与行业专家所做的行业趋势研究报告,一份投资团队所做的投资论证报告,以及人事、财务、审计、法务四个部门所做的风险以及对策报告,以此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

据悉,郭广昌是巴菲特的忠实信徒。对标巴菲特“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的那句名言,郭广昌也提出了“越是血流成河的地方越要有兴奋感”的投资管理语录,因此,充分利用市场错配机会,进行反周期操作,从低点介入,耐性等待收割似乎是郭广昌投资的基本路线。复星投资招金矿业时,黄金价格长期在250到340美元一盎司的低位徘徊,等到招金矿业香港上市后,金价飙升至600美元,复星投资价值增长了10倍;同样,购买海翔药业时,复星只投入了不到3000万元,两年后在A股上市,投资回报增长了11倍;还有,当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市的分众传媒股价跌至7美元时,复星以购买存托股份的方式进入该公司,一年后,分众传媒以21美元的价格进行回购,复星所持资产劲增3倍。

全球化的郭氏章法

从5年前开始,郭广昌就启动了复星全球化的按钮。作为全球化战略落地的解决方案,郭广昌的描述是“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这一模式就是不以控股为目的,通过参股或合资合作,引入符合中国经济未来发展需要的国际品牌、技术、人才、商业模式等,在中国经济成长中创造价值,并与国际合作者分享价值。追踪发现,作为“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方案推进的首单交易,复星斥资2500万欧元以参股方式进入的法国老牌旅游度假村运营商地中海俱乐部目前已在中国投资建设了4座五星级旅游度假村。

紧紧围绕财富、健康和快乐三大板块而展开是复星全球化的基本图谱。在财富领域,除了收购德国H&A与BHF-BANK两家私人银行外,复星还以3.45亿欧元收购了意大利裕信银行原米兰总部,出资2亿欧元吃进了葡萄牙最大上市银行千禧银行30%的权益,而在此前,复星还完成了对日本东京天王洲花旗银行中心的收购。不仅如此,作为财富板块的重要内容,复星先后将日本的地产管理公司IDERA以及巴西的地产基金管理集团RioBravo收入囊中,同时在英国与俄罗斯分别合资成立了资产管理平台公司RPIM和复星欧亚资本。

与财富领域投资相比,已经在国内医药行业做得风生水起的复星用于健康领域的火力似乎同样密集。除了出资2250万美元认购了美国肿瘤检测公司Saladax约30%的股权外,复星完成了对以色列医用激光和超声器械生产公司Alma Lasers95.2%的股权收购。也就在前不久,复星医药斥资12.6亿美元收购了印度领先注射剂药企GlandPharma约86.08%的股权,成为迄今中国制药企业交易金额最大的海外并购案。

相比于财富与健康板块,复星在快乐领域的跨国投资显得更为活跃。在参股地中海俱乐部的同时,复星还投资了希腊时尚品牌Folli Follie、美国高端女装St.John、意大利手工男装Caruso;与此同时,复星还持有美国好莱坞影视公司Studio8 A约80%的权益,联合德州太平洋集团收购了太阳马戏团,并参与了博纳影业私有化项目;此外,复星以99.98%股比投资了世界第三座、中国首座亚特兰蒂斯度假酒店,并投资了世界著名高尔夫用品供应商Honma。

如此连续的大手笔海外投资,无疑需要充足与流畅的资本火力驰援。虽然目前复星直接管理的基金规模达人民币647.9亿元,间接管理的第三方财富的规模为人民币775亿元,但显然不能满足全球化的资金的供给要求,于是郭广昌在复星提出了“保险+投资”的并购驱动策略。追踪发现,自从10年前参股永安财险后,复星在国内染指保险业的脚步不断提速,其中,与世界银行集团旗下国际金融公司在香港地区合资成立的鼎睿再保险公司,复星持股85.1%;通过二级市场增持新华保险的股份,使其持股达到了5.01%;另外,就在前不久,中国保监会正式批准筹建复星联合健康保险公司。在国外,除了与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合资成立复星保德信人寿外,复星还收购了美国特种保险公司Ironshore80%的股份,实现对该公司完全控股,同时复星以合并方式收购了美国专业财险及保险管理服务商Meadowbrook;另外,复星斥资 10 亿欧元获得了葡萄牙最大保险集团CSS的80%股份,同时鼎睿再保险收购了加勒比财产保险NAGICO Holdings Limited的50%权益。至此,复星基本上实现了包括寿险、财险、健康险与再保险在内的全覆盖。

之所以推崇“保险+投资”的全球化驱动模式,按照郭广昌的话说就是“要用便宜的钱,要用自己的钱”。由于目前国内缺少支持投资型企业的银行体系,且银行大多数是短期借贷,而险种资金负债期限较长,流动性也相对更强,正好与复星的长期投资相匹配,同时利用自有保险资金参与投资扩张会比银行贷款和发债的融资成本更加低廉。最新财报显示,复星旗下保险板块目前可投资资产达到了人民币1645.84亿元。

外界可能并没有关注到复星试图依托“保险+投资”的全球化驱动模式以实现企业转型的重要诉求。从目前来看,复星所涉猎的大部分行业都是属于国家调控或者周期性较强的领域,未来伸展空间将受到抑制,同时依靠这些产业内部的力量实现转型的概率很低。在这种情况下,复星试图通过加强对海内外保险或者金融的投资并购完成转型,甚至郭广昌希望借助保险的力量打通大健康产业,实现“轻资产”模式的着陆。财报显示,截至目前,复星总资产达人民币4377.1亿元,其中综合金融板块总资产为2768.7亿元。复星转型的脚步似乎越来越清晰。

上一篇:创新创业生态引领中关村CID的未来 下一篇:“天使投资”的主语是凸显“情怀”和“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