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理论的研究

时间:2022-02-26 06:02:43

关于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理论的研究

【摘 要】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如果不能及时的采取化解措施或采取的措施有效程度不足,企业就会陷入财务危机,因此建立一套及时有效的风险防范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财务风险;收益分配;转移;自留

财务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的一个分支,它是指企业在充分认识财务风险的基础上,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风险加以预计、识别、防范、控制和处理,以最低的成本确保企业资金运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的一项管理活动。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化经营的规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我国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将更加复杂化,多样化,因此,我们需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的财务风险管理理论,从我国目前的经济情况着手,认真研究我国的风险管理现状,有效提高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水平,这也是提升企业内在价值,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一、财务风险管理的意义

(1)财务风险管理增强了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平稳的运营环境,同时增加了员工对企业经营的信心,使员工精力集中于企业的生产发展。对企业实现和超额实现经营目标,战胜风险、提高效益、增强实力,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具有重大作用。(2)财务风险管理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相对可靠的财务数据,帮助企业建立正确的投资理念。为稳定企业财务活动加速资金周转,保证资金安全、完整和增值提供了可能。使企业在有限风险领域用有效的资金创造更多的财富。(3)财务风险管理增强了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全面科学地为企业的经营方针做出正确的决策,保证了企业前进方向的正确性,减少企业的风险损失。

二、财务风险的分类

(1)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是指企业为了取得财务杠杆利益而举债,增加了到期还本付息的负担,潜伏着不能还本付息或资不抵债的可能,以及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在纳税付息前收益下降时,普通股收益大幅度下降的可能。首先,筹集时间的选择是筹集资金的一个关键因素,筹集资金过早,会增加资金成本,给企业添加了负担;筹资不及时,则会影响企业的经营进度,使企业不能正常运营。其次,筹集的资金过多会造成资金闲置,增加财务负担,筹集的资金不足又会影响企业正常运转。但是由于企业资金筹集的渠道,方式等的不定性,也很难使企业筹集到恰当的资金。(2)投资风险。投资风险就是指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投资项目不能达到预期效益,从而影响企业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的风险。投资是企业活动的关键步骤,对于企业来说投资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只有最大限度地利用好企业有限的资金,才能提高企业财务成果。由于企业投资环境很复杂,因此企业投资过程中存在许多危险,主要为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的风险两个方面:一是对内投资的风险。对内投资主要是指企业将资金投入到企业自有项目的研发,如扩大经营规模,技术改造等,由于市场环境复杂,有许多不确定性存在,因此研发的项目很可能没有市场或者市场占有率低,投入得不到回报或者回报甚微,低于投入。扩大的经营规模可能没有带来同比例的经济效益,技术改造也可能不成功。二是外投资的风险。对外投资是指企业将资金投入到本公司以外的企业,目的是利用企业现有的资金创造出比银行利息更高的利润。由于市场环境复杂多变,投资的项目的收益不是稳定的,比如股票证券等都会随着市场行情变换,因此存在一定的风险。(3)资金回收的风险。资金回收的风险主要是指在商品向货币转化的过程中,成品转化为货币资金时,由于转化时间和金额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风险。”企业在回收资金的时候有可能不能收回全部或部分资金,这就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甚至导致企业破产。企业资金需要顺利回收,首先要求产品能够顺利地实现销售,完成由成品向结算资金的转化,主要由销售部门负责,但其转化的能力和速度往往取决于企业的综合素质。企业资金回收的另一个环节是结算资金向货币资金的转化,这一过程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销售收入能否顺利收回以及收回的金额和时间,将受到结算方式、信用政策、催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对于涉外企业,它们还可能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4)收益分配的风险。收益分配风险是指由于收益分配不当而给企业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如企业偿债能力的降低,企业声誉的下降等。它是企业一次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一般来说,这种风险在我国企业中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收益确认的风险,即由于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和会计方法的不当,少计成本费用,多确认当期收益,虚增当期利润,使企业提前纳税,导致大量资金提前遣出企业引发财务风险;或者多结算成本,多计有关费用,少确认当期收益,虚减了当期利润,影响了企业声誉。二是对投资者分配收益的形式、时间和金额的把握不当而产生的风险。如果企业处于资金紧缺时期,却以货币资金的形式对外分配收益,就必然降低企业的偿债能力,影响企业再生产规模;但企业投资者得不到一定的投资回报,或单纯以股票红利的形式进行收益分配,也会挫伤其积极性,降低企业信誉,造成股票价格下跌。

三、防范财务风险管理的技术

(1)财务风险的识别。财务风险的识别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第一步,通过风险识别,可及时提醒企业各级管理层及各部门对特定财务风险予以充分关注,初步确定潜在财务风险的性质、影响方面和影响程度,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评估。财务风险的识别是一个复杂的工作,也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要求作到准确、及时、全面地识别风险。企业的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的各个方面,这就要求企业对所面临的风险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忽视任何一个环节或任何一种风险都可能给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在对财务风险进行定性分析时往往缺乏足够的统计数据和原始资料,所以要求分析人员必须具备足够的经验和较强的风险意识,同时也可考虑邀请相关专家协助进行。(2)风险回避。风险回避是指在可能发生的风险之前,主动放弃可能发生的风险项目以避免风险的发生给企业带来的伤害。风险回避是一种彻底的风险控制手段,将风险降低为零,而不是仅仅减少风险的损失程度,但它也能消除风险带来的巨大收益,从而使企业遭受经济损失。企业一般在风险过大难以承受的情况下放弃风险,在风险远大于收益的情况下也最好采取风险回避措施。(3)风险转移。企业风险转移主要是因为企业所面对的风险无法回避,但自身应对风险的能力有限,无法解除风险,即使解除风险付出的代价也很大,因此采用转移风险的办法。一般采取保险、分散或签定合同的风险转移方法。一是保险。保险指采用各种方法将财务风险全部或部分转移、推卸出去,使风险的承受者由企业一家变成多家,进而相对消除和减少企业的风险损失。保险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处理不可遇料因素引起的损失的方式。企业按照所保风险的种类,和保险公司签定和约,按期支付一定数额的费用。在企业出现风险担保事件的时候,由保险公司支付损失费用,从而实现风险的部分或者全部转移。不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二是分散。分散风险,主要指经济单位采取多角经营、多方投资、多方筹资、外汇资产多源化、吸收多方供应商、争取多方客户以分散风险的方式。对于风险大的投资方案,企业通过与其他企业联营,收益共享,风险共担,就达到了分散风险的项目。当企业经营单一产品时,企业的兴衰成败就系该产品于一身,销路好就繁荣兴旺,销路差就会陷入困境。但若经营多种产品,企业的经营效益就比较稳定,不会因一种产品的销路不畅而导致企业破产。如果企业有多项投资可供选择,且各投资项目的收益不是正相关,那么多元投资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风险。三是合同。企业通过与其他企业或部门签定合同或协议,将企业认为有难以承受风险的项目承包给其它企业或部门。此类风险管理方法不光转移的是企业承担的风险带来的损失,也转移企业承担的法律责任。(4)风险自留。风险自留是指企业自己承担风险所带来的损失的一种风险管理手段。一般在其他风险管理技术都无法实施或即使实施也效果不佳、成本更大的情况下采取风险自留。对于其它风险管理技术而言,风险自留管理技术一定条件下是积极有效的风险管理方式。通常情况下,企业会建立一笔预算作为风险自留的补偿资金或者直接把损失打入企业经营成本。

上一篇:红海与蓝海:两种战略的比较浅析 下一篇:分析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