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师范院校中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策略

时间:2022-02-25 07:24:15

谈师范院校中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策略

摘要: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逐步发展,大学越来越趋向于综合性。这种趋势使师范院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增设了一些非师范类的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在自身特点、专业发展、就业需求等方面都和师范类学生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就业方面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两难”境地。本文通过分析师范院校中非师范专业学生所面临的问题,找到适合于这些学生的就业指导策略,以期能够更好地帮助这些学生认识自己和他们将来的职业。

关键词:师范院校 非师范专业 就业指导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师范类院校的办学方向逐渐由单一发展师范教育向综合性大学迈进。这个过程意味着高等师范院校中非师范专业的比重会逐步增加,甚至有些师范类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学生和专业种类已经超过了师范类的学生和专业种类。非师范专业的学生由于自身的特点和专业的特殊性,在师范院校中存在着就业指导上的困难。

一、师范院校中非师范专业学生就业指导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一)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存在的问题

1.专业设置不够完善

近几年来,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但是也形成了部分学校专业设置的质量和大学扩招的速度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师范类院校尤为明显。从培养方向来说,师范类专业相对“封闭”,而非师范类专业相对“开放”,这样一个培养方向的矛盾为师范院校中非师范专业的发展提出了研究课题,而这个研究课题对于长时间处于师范类专业培养的师范院校来说,不是在短时间之内就可以解决的。因此,伴随着师范院校中非师范专业的不断增多而来的是师资力量的缺少,课程设置的专业性不强,实训基地和专业相关的硬件设备不足等一系列的矛盾,这些矛盾使师范院校中的非师范专业和师范专业相比,对学生的培养质量存在较大的差距。

2.学校文化缺少倾向性

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会影响每一个在校就读的学生,也会影响着他们在学业上的成长和对自身职业的认知。由于师范院校中师范类专业形成已久,从师资力量到课程设置到实训过程都达到了较为成熟的状态,因此整个学校的校园文化也习惯性地围绕着“师范”这个主题开展。这样的校园文化会使非师范专业的学生无法在课堂以外的地方感受文化氛围,对他们自身的专业发展不仅不能起到促进作用,还有可能使他们对学校中的文化氛围产生排斥的心理。

3.学校给学生提供的就业渠道和信息不足

“出口旺,则入口旺”,就业的好坏是学生求学道路上的指导性标杆,它会影响着一个专业入校学生的质量和期望,会影响着学校对一个专业的倾向,从而影响这个专业的整体发展。由于专业设置存在不成熟性,师范院校管理过程中在对非师范专业的就业渠道和就业信息整合方面和师范类专业相比存在差距。

4.学校缺少有效的就业指导课程

2007年教育部颁布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各大高校陆续开始设立就业指导课程,使就业指导课程成为指导学生就业方向,稳定学生就业思想的重要阵地。但是各大高校存在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不确定,担任课程的教师不专业,教学内容太随意,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使就业指导课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二)非师范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

1.对本专业的不认可

依据中国高中毕业报考学校“先考后报”的做法,报考师范院校的学生往往存在两种类型,一种是成绩考得不是非常出色,考上好的综合性大学的几率较低,但是又不想上其他不好的综合性大学,于是选择了师范类院校;一种是对教师这个职业有着向往,因此主动选择师范类院校。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一种考生,都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一定的倾向性和职业认可性。

而被师范类院校非师范专业录取的学生也存在着两种可能性,一种是非常想考上师范类院校,但是分数差了一点点,被报考学校调剂到非师范类专业;另一种是分数不够,只好选择了师范类院校中的非师范类专业,使自己能选一个稍微好一些的学校。我们也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一种考生,都对这个非师范类的专业没有认同感。前者是认同师范类专业,而后者只是认同这个学校而已。

2.学习过程中对自己将来职业的茫然

因为对本专业的不认可,学生既对自己所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了解,无法分清这些课程设置的最终目的和学习目标,同时也缺少了解这些课程设置在专业培养中作用的主动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免存在浮躁的情绪,对学习敷衍了事,从而造成学习只是为了学分的现象占据了学习动机的主导地位。由于学习的过程并没有让学生对专业有更多的了解,学生对本专业所对应的职业了解也较少,从心理上存在对未来模糊不清的茫然现象。

3.成长过程中存在心理上的自卑或自负

非师范专业学生对自身未来职业的不清晰,师范专业学生对非师范专业学生从心理上的轻视,使在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学生在校园交往过程中容易形成自卑心理,也同时会形成一种以自负的表现掩盖自卑心理的状况。这种状况会主要表现在非师范专业的学生一部分在课外积极地学习师范类课程,争取拿到师范类专业的各项证书以证明自己;一部分学生会在课外积极参加其他各类活动,完全忽视学业的学习,用各项活动的参与来证明自己,会拿到一些和专业成长无关的证书和荣誉;也有一部分学生徘徊于学与不学的边缘,“60分万岁”成了这些学生最喜欢的格言,最终只是用一个毕业证书来给家长一个交代。

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学校层面还是学生层面来看,师范院校中的非师范专业学生的专业成长存在很多不利因素。因此他们在学业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就业方面的指导,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利用自己课内和课外的时间来推进自己的学业成长。

二、师范院校中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策略

(一)指导学生分析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在职业上的不同

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职业是良好就业的首要条件。认识职业,包括职业的性质、工作内容、职业内部的细致分工、相关职位的设置及其具体的工作内容和该职业相关的职业道德标准、职业目前的现状及将来的发展趋势等多方面内容。认识一个职业是个非常复杂而且枯燥的过程,学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帮助学生增加对自身职业的认知:

1.通过讨论课,对比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表象上的异同,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到的职业和该职业的实质性内容之间的差别,纠正学生自己对这个职业的误解。

2.通过阅读书籍和观看部分相关影视作品,使学生了解自己职业的实质性内容,如职业性质、工作内容、职位划分等等。

3.通过案例分析课,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中的道德标准,并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思想,利用图表或新闻资料分析学生所在职业的现状,目前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其发展的空间,从而找到本专业的就业优势。

4.通过视频、案例等材料,解析学生所在职业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并通过讨论了解获得这些职业素养的渠道。

(二)指导学生找到自己和本专业之间的契合点

就业和找到工作有着一定的区别。找到工作只是指学生找到了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就业更深一层的含义是找到了适合学生发展的职业。适合是指学生的自身特点和职业对人才的需求有一定的契合点,因此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和职业之间的契合点,从而找到专业中的努力方向是就业指导的重要一环。

1.职业素质测评

近几年来,职业素质测评已经成为大学就业指导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倾向和性格特征,并且给学生一些职业倾向的建议。学校可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的职业素质测评队伍,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测评,建立测评档案,通过专业分析,指出学生具有的优势和弱点,并给学生提出发挥优势和弥补或避免弱点的一些方法,使学生找到自己在某些职业发展中的特长和优势。

2.增加沟通渠道

学校可建立由班主任、辅导员、心理咨询员组成的就业辅助队伍,增加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从学业水平提高、思想成长、心理发育三个方面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发展倾向以及发展过程中现存的矛盾,给他们提出好的建议和方法,帮助他们找到矛盾的症结,更好更有效地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

(三)指导学生发现在师范院校学习中所能够获得的就业能力

教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为人师表”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这个基本要求使师范院校始终在培养具备严谨的做事风格、丰富的知识积累、流畅的语言表达、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拥有开放的心灵等优良品质的教师人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优良品质的形成过程,了解这些品质在其他职业中的重要价值,积极参加有益于培养这些品质的活动,了解校园文化对个人的影响,从而能够以坦然的心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提高自身的能力。

(四)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动态的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目前各高等院校就业指导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大部分院校会以表格的形式由学生在本校就业指导师的帮助下填写,从而构成该生职业规划的重要资料。在新生进校的第一学期,学校可以选派专职教师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促进他们有意识地接触并探索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从第一学年开始,建立学生的职业规划动态档案,每个学年填写一张表格,让学生在填写表格过程中找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让辅导员发现学生在不同学年思想认识和职业期望的变化,帮助学生分析变化的原因,使学生在认识到自己不断进步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职业发展动力,并让这个职业发展动力督促学生在学业上不断地进步和成长。

(五)将就业指导融入校园文化

利用校园宣传栏宣传非师范专业的相关信息和就业渠道,开展和非师范专业有关的就业指导活动,如模拟招聘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学业、专业、职业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参加活动获取和实践课类似的间接经验,从而对职业有更深入的认识。

只有对自身职业和专业有更多的了解,有更深入的认识,才能够使非师范专业的学生找到自己的职业之路,并带动他们在自己的专业求学之路上付出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微音.论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指导策略[J].探索与争鸣,2010(12):134-135.

[2]万洁.职业素质测评系统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应用探讨.高教论坛,2008(3):159-160.

[3]黄敏.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和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20):126-127.

[4]马学敏.论人文社科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创新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225.

[5]布俊峰.提高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70-71.

[6]张雪辉,唐蕊,李朝霞.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问题及对策[J].邢台学院学报,2013,(1):143-144.

[7]蔡传钦.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实效性[J].职业,2013,(3):92-93.

作者简介:

刘蕙(1975— ),女,汉族,江苏徐州人,从事多年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地理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单位: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责编 张亚欣)

上一篇:“自媒体”语境下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辅导员的... 下一篇:浅谈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