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都商战风云

时间:2022-02-25 01:03:10

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消费观念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外资零售商乘虚而入,成功抢滩我国大陆市场,他们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手段,提供一站式开架自选购物服务,建立商品直供渠道、减少中间环节,实行薄利多销策略,以一种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横扫传统零售业,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超市革命”。

这股旋风刮到地处内陆山区的红都瑞金时,已是世纪之交,超市这个已经不算新的新生事物刚一出现,即以其丰富的商品、合理的价格、细致的服务,以及舒适的购物环境,一下子激发出了瑞金市民前所未有的购物热情,释放出了无穷尽的消费潜能。

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的金字招牌,三省通衢、赣东南中枢的特殊区位,深藏不露、引而不发的巨大商机,倍受本土和外地客商的青睐,他们纷纷在瑞金市区黄金地段跑马圈地、开店设场,红都商战由此拉开战幕……

一龙驰虎骤,开启战端

2000年3月,长期在外地超市打工的杨桂林得风气之先,毅然返回家乡,举债创办了瑞金市首家超市金瑞华联超市。紧接着,2001年10月,南昌商人殷军通过瑞金市检察院招商引资,投资50万创办了佳惠多超市。2002年7月,赣州坚强量贩有限公司强势跟进,投资100万创办了坚强量贩(瑞金)店。这三家超市一家比一家规模大、实力强,分别在红都广场东、北、西侧三足鼎立,互为犄角,构成了“铁三角”关系。

2003年4月,金瑞华联超市经过进一步扩容整合,成立了华联超市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年底,台商郭元经先生趁我国零售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之际,投资1000万在时代广场成立了元盛购物广场有限公司。2006年10月1日,本土企业家许永明等人也不甘示弱,合股在向阳北路与红都大道交汇处创办了春天购物广场。

真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春天购物广场开业庆典的余音未落,2007年1月18日,红都广场南侧突又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国光(瑞金)购物广场正式投入运营,并隆重推出“优惠大酬宾”系列活动。广大市民奔走相告,蜂拥而去,当天卖场生意异常火爆,总经理刘小燕喜不自禁地向总部打电话汇报战况:“瑞金人民太热情了,收获太大了!”

大型超市依仗集中购物、一站式服务的优势,独领,但排队、划卡和检验等繁琐的购物程序也着实令人不堪其扰。小超市、便利店见缝插针,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遍布大街小巷,渗透各居民小区。一家位于平安巷的便利店老板娘刘翠云女士认为:小店自有小店的好处,因为顾客大多是周围的住户,平时缺油少盐的,随叫随送到,手头紧时还可以欠账。正因为相熟,更要保证商品质量,讲究买卖公道。总而言之,只要真心真意为顾客着想,小店不愁吸引不住回头客。

二近身肉搏,没有赢家

大大小小的超市、便利店密集布点,近身肉搏在所难免。为了招徕生意,抢占有限的市场份额,商家们使出浑身解数,各种促销、宣传活动花样百出,怪招迭起;吆喝、叫卖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半径不到200米的红都广场商圈,俨然成了红都商战的主战场,四大超市、几十家小店在此短兵相接,明争暗斗,几近白热化。

商家之争,归根到底是商品、价格和服务之争,其中价格之争才是硬道理,谁卖的东西便宜,谁就能赢得消费者。但是,没有利润积累的价格战,表面看起来很壮观,实则无异于“肉弹”自杀式攻击,在毁灭别人的同时也毁了自己。闯荡商海多年的华联超市店长钟瑞春对此深有感触。2006年,他们充分发挥本土资本的主导作用,紧紧抓住国家商务部启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机遇,避实击虚,转向农村地区开辟第二战场,大力发展连锁超市分店和加盟店,因而得以偏安一隅。

2007年10月,曾经风光一时的佳惠多合同期满,见势不妙,最先退出角逐。元盛远离市中心,靠近新城区,周边入住人口少,市场尚未发育成熟。而且所在位置又正好处于一个高坡上,俗话说:“下坡容易,上坡难。”新城区的人要下去,车子一蹬脚一抬,不由自主就下去了,而老城区的人要上来,总是觉得不顺脚,很别扭。尽管他们庆典娱乐、促销宣传活动没少搞,但刻意营造出来的歌舞升平、繁荣昌盛景象,终究未能掩盖住颓势败局。郭元经先生意识到红都广场商圈中心地位不容撼动,后悔不迭,被迫黯然出局。

春天购物广场在开业之初,响亮地喊出了“引领瑞金前卫潮流”之类的豪言壮语,但交手没几个回合很快就败下阵来,赶紧收缩战线,把二楼卖场出租改为酒店,不幸放了空炮。坚强量贩也因没有停车场,在这场争霸战中吃亏不小,他们只得在卖场布局上做文章,忽左忽右,搬来搬去,最后干脆从楼下搬到了楼上,不料越搬越乱,让顾客无所适从,找不着北。偌大的熟食区,只有一两个营业员在照看,上午做的快餐,到晚上还卖不完。以前忙到晚上十一点打烊还很热闹,顾客赶都赶不走,可现在九点未过,早已门可罗雀,冷冷清清,即使在节假日期间,也没有多大起色。目睹过当年坚强量贩开业盛况的市民杨剑光抚今追昔,感慨万千:“那时候买东西的客人真多啊,简直就像不要钱似的,可如今,唉……”

相对来说,国光的管理更规范、企业文化更浓厚,门口还有一块可供停车、聚会的空旷地,有效地吸引了客流、积聚了人气,被公认为最大的赢家。然而,行政部负责人闫科小姐在谈到业绩时却面呈难色,欲言又止:“其实我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盈利。因为来商场购物的消费者中低收入阶层居多,购买的都是些日常生活物品,高昂的运作成本,微薄的利润,只能勉强支撑而已。”

2008年,金融危机蔓延全球,波及瑞金,这年12月13日,红都广场竟又冒出来一家金瑞明珠百货公司,红都商战进一步加剧升级。这家号称瑞金市规模最大的百货商场,里面九曲回肠,商铺林立;空间狭隘,空气沉闷。都说“新挖茅坑,三日热闹”,如此豪华商厦新开张,却鲜有顾客问津,所多的是“旺铺转让”广告,触目所及,比比皆是。一位网名“笑猫”的女网友不客气地指出:“都是短视惹的祸!他们企图依靠租赁摊位,尽快收回投资,只是一味地增加商铺数量,置广大顾客、业主的安全、利益于不顾,其结果必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零售业界叫苦连天,原市总工会工地上却日夜机器轰鸣,又一家大型超市正在破土动工。钟瑞春先生忧心忡忡,无奈地摇头叹息不已:“瑞金就这么大,人口就这么多,一碗饭要分成几个人吃,这生意还怎么做?”

三商家相争,百姓受益

商家鏖战急,百姓乐开怀。超市接连不断地促销,商品价格一降再降,最终受益的是广大消费者。

家住上阳巷的下岗职工杨衍金夫妇算是尝到甜头了,几年来,他俩风雨无阻,每天一大早就分头出发,一人去国光,一人去坚强量贩,先买上几毛钱东西,然后拿着小票排队免费领取一袋馒头、一杯豆浆,或一把青菜、几块豆腐,一天的早餐,或吃菜问题差不多就解决了。他俩还不时地到各大小超市转悠,刺探商情,碰上搞促销、有便宜货,该出手时就出手。“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别看这厘厘毫毫的,日积月累,一年算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哩。”杨衍金谈起收获,一脸掩饰不住的喜悦。

“物竟天择,适者生存。”商家有了竞争才有压力,要想长久赢得顾客,只有走正道,千方百计提升服务水平和商品质量,让利于民,一点马虎不得。弄虚作假,坑蒙拐骗,玩歪门邪道,只能是死路一条。正因为有了竞争,曾经泛滥一时、防不胜防的假冒伪劣商品几乎绝迹,“杀猪”、宰客行为大为收敛,行业暴利时代一去不复返,消费市场环境得到净化。

有一回,家住东升街、在瑞金国际大酒店工作的杨南京想买点桔子带回家,他从附近的华联超市分店开始,经春天购物广场,再到坚强量贩和国光,一路逛下去,结果发现同样的桔子,四家超市四种价,高低贵贱将近相差一半。他或许没有权利要求超市统一定价,但绝对有权利选择用脚表态。

超市的竞争和建设,极大地改善了购物环境,提供了可选择空间,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质量,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在超市的引领下,消费潮流趋于时尚,商业气息日渐浓厚,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商贸业的发展,加快了城市现代化进程……

上一篇:半碗残汤“煨”出事业拐点 下一篇:“糖葫芦西施”成网络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