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者说 第3期

时间:2022-02-24 10:58:08

甲:什么叫追求?就是没有什么想要什么,有了什么忘记了什么。你说我这是瞎说,那么,你想想这样的例子:小孩生下来,什么都没有,于是这个“什么都没有”被父母叫做“未来”。未来要上重点学校,未来要有特长,比方说音乐方面,要会弹钢琴;体育方面,能当姚明;绘画方面,力争当上张大千;未来还要出国,还要当博士……这一切都还是“没有”的时候,全部加到了孩子身上,于是,作为童年的快乐,作为童年的游戏,还有孩子自己的喜好,这些“现实”的存在都被“未来”的虚无取代了!换一个角度讲,当父母的在说儿女的“未来”时,实际在说另一个“自己的今天”。当父母的觉得自己的今天并不重要,一切为了儿女的未来,恰恰从道理上说不通。正确的追求应该是,做父母者努力地把握住今天,因为自己今天所做的一切,恰恰是儿女未来所要做的事情。

乙:目标是应该有的,特别是孩子,当然孩子是未来。但是目标与实现,大概还不能忘了“换位思考”。当父母的不看重自己当下自身的努力,而是把一切押在未知的未来。未来的另一个定义,就是未知。换位太重要了,我们站在鱼缸外想,鱼儿在鱼缸里多不自由。也许鱼缸里的鱼望着我们会说:“瞧,这些人呆在污浊的空气里多傻!”我们到野生动物园里去看动物,坐着有铁栅栏的汽车通过狮虎园。也许那些老虎和狮子会说:“这车动物跟昨天送来让我们参观的那些长得差不多,今天的节目真没劲!”

甲:没有什么想要什么,这是人们通常的心态,这种心态并不完全合理,却常常被冠以“追求”这个词。没结婚的追求爱情,结了婚的又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件事从古到今,永远是当事者迷,旁观者清,所以叫文学永恒的主题。为什么永恒?因为说不清,一旦说清了,就弄不出新意了。比方说,健康是年轻人最宝贵的财富,可是年轻人最不珍惜,要用青春换明天。真的老了,得了一身的病,又孜孜不倦四处求名医求偏方,一门心思寻觅健康。

乙:古人道:缘木求鱼,其实我们常常就是这样做的。明明是芸芸众生之一员,却把名利看得比天大,其实名利这张彩票早叫自己羡慕的明星摸走了。

甲:在现代社会,人生的目标绝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按老话办事。鲁迅有话:“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那是讲开拓。现在有人走的路,还有人不能走的路。特别是人不能走的路多了,交通才发达才畅通,高速路、地下铁道、空中航线哪一条是让人的双脚走的路?

追求失误有时不仅是心理问题的表现,还有时尚影响和“市场”效应。社会发展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机会也许会淹没了最基本的人生目标。有了麦克风,有了电子音响,有了多种调音设施,音乐家更多了,多得常常让假唱登台献艺了。有了出版业,有了无数的报刊,有了网络自由,作家更容易当了,作家多得找不到几个真的了。有了高等教育,大学生多了,研究生多了,博士也多了,多得有的博士不仅难找工作,连对象都不好找了。

乙:是的,现代化也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高科技有了,房子、车子、电气化有了,却出现了最基本的返回自然追求原生态的要求: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和能长出植物的土地!

甲:小到个人,大到社会,都不能舍本求末。我就是想让你记住一句话:千万珍惜你已有的一切,家庭、事业,甚至今天。要知道,连每一秒都是你生命的一部分……

【选自中国法院网】

上一篇:飞机上的人们 下一篇:闰土推我进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