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质量体系如何为公司增值

时间:2022-02-24 08:04:17

探讨质量体系如何为公司增值

摘要:ISO/TS 16949是汽车行业普遍认可使用的标准,但是在现实中却流于形式,如何使标准超越一纸证书,真正为企业增值,正是本文探讨的内容。

关键词:ISO/TS 16949增值

质量体系,对于汽车行业的整车企业及零部件行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零部件企业,没有ISO9000,没有ISO/TS 16949的认证,就无法成为整车企业的供应商。经过行业长时间的发展,似乎通过9000,16949的认证成了每个零部件企业的必须因素。而质量体系,是否只是一纸证书,是否只是零部件企业成为整车供应商的必要条件,是否还有更多别的功能,给企业带来更多增值,让企业从根本上重视,认可质量体系的作用。本文就将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1、ISO/TS 16949起源及作用

很多时候,审核,迎接审核,成了公司质量部的一项任务,而其他部门就像迎接检查一样,配合迎审,相当程度上有应付之嫌。很多人觉得质量体系很麻烦,要准备一堆文件,要准备很多记录表格,而忽略了为什么样这样做,为什么要重视质量体系。如果没有认识到质量体系的重要和作用,当然就不会利用它为企业增值。

1.1 ISO/TS 16949起源

要探讨一个事物的价值,笔者认为可以从这个事物产生的源头来溯源看看。本文将具体以ISO/TS 16949来进行分析。 ISO/TS 16949是由国际汽车推动小组 (IATF) 和有关国家汽车工业协会 (ANFIA 、 AIAG 、 CCFA 、 FIEV 、 SMMT 和 VDA-QMC)共同努力于 1999 年 3 月制定的。是在 ISO9000 的基础上,融合了美国的 QS9000 、德国的 VDA6.1 、意大利的 AVSQ 以及法国的 EAQF 等汽车工业质量管理系统。 JAMA( 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 )参与了 ISO/TS 16949 : 2002 的标准制定,意味着日本主要车厂也认证了该标准。从标准的基础以及参与制定的主要协会来看,无一不是主要的汽车制造国,他们在各自创造的质量标准基础之上,共同制定的ISO/TS 16949。可以说,是大的汽车制造国的汽车协会,更直接的说是大的汽车制造商发起的ISO/TS 16949。而统一的标准最主要的作用是:建立了汽车制造厂家与供应商之间关于质量的标准对话语言,并且在全球范围内适用。帮助供应商减少多重三方注册,降低了和整车厂的沟通成本,减少了大量第二方审核。最重要的作用是:提供给了汽车制造厂家的供应商一个通用的质量指南,这个质量指南虽然没有告诉你具体的每个零件应该取多少样,测多少次,但是它告诉你怎么建立你的质量体系,怎么来控制整个企业中有关企业的质量要素,包括资源的控制,实用的工具等等。

1.2 ISO/TS 16949目标,原则及工具

ISO/TS 16949的目标是:

·持续改进(Continual improvement )

·缺陷预防(Prevention of defect )

·减少汽车供应链的变差和浪费

八项原则:

原则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原则二:领导作用

原则三:全员参与

原则四:过程方法

原则五:管理的系统方法

原则六:持续改进

原则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原则八: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五大工具(包括对应的标准科目):

APQP:7.1、7.3

FMEA:7.3.3.1、7.3.3.2

PPAP:7.3.6.3

MSA:7.6.1

SPC:8.2.3.1

从以上可以看出来,ISO/TS 16949全面的搭建了构建符合汽车制造商要求的零部件企业的框架,可以说是极其实用的工具包。

2、ISO/TS 16949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

一部这么好的指南,为什么在很多企业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或者说有足够的重视但是没有充分的最大限度发挥它的作用,没有做到让全员认识到有这样一个指南就在身边,而且有专业质量体系人员可以咨询,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2.1并不是每个人都了解什么它的作用

职能部门的人认为是质量部的事,或者说是产品本身有关,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与ISO/TS 16949的关联,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和岗位在质量体系中的作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也可以在里面找工具。现实中很多职能部门的工作,比如销售,市场分析,财务,实际上对数据体系的梳理和观测都可以用到ISO/TS 16949中的方法进行指导,可是由于缺乏指引,方法找不到要用的人,人也找不到方法。这一点是最主要的原因。

2.2 激烈的竞争冲淡了人们的质量意识,体系意识

商品同质化的今天,人们拼得越来越多的是价格和服务,却忽视了价格以及服务的成本正是和质量息息相关的。典型的例子是高端进口卡车在国内的高价,在生产资料中,品牌代表的正是高质量。这些高端卡车很多应用在高端物流,比如冷链运输中。可靠的质量,高出勤率,优良的性能,优越的驾驶体验正是这些进口卡车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却越来越有立足之地的原因。具体到进口发动机也是一样,高出国产品牌30-50%的价格却依然在以工程机械为主的高价值市场占有绝对优势。再具体到更小的东西,比如说德国博世生产的燃油系统,技术领先是一方面,对加工质量的控制也是其能很大程度上垄断市场的重要原因。而这正是质量体系,或者说是ISO/TS 16949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回归到一般企业,由于对自己的质量欠缺信心,包括客户也不认为你这家企业比竞争对手明显超出很多,导致企业在商务谈判中,更多的纠结于价格的谈判。如果能够做到比竞争对手明显超出很多,能够明确指出自己的产品由于质量好,能够减少客户的装机内废减少,工时减少,索赔减少,以及一系列相关管理成本减少,当然最重要是口碑大幅的提升带来的销量和收益的增量,我想价格自然可以相应的上升,因为值得付出比同类产品更高的价格。当然前提是以高标准的体系建设来把握这个质量提升的过程。

2.3 对完全严格按照质量体系执行的难度过高估计,以至于不愿意直面质量的提升

由于以ISO/TS 16949为代表的体系建设要求全面梳理公司的过程,是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模式,虽然覆盖的范围大,广,涉及到几乎公司每个部门,每个职能,很多部门会把它想的过于复杂,特别是在一些专业词汇的包裹下,比如“章鱼图”,“乌龟图”,“流程图”等,让人望而生畏,当然不愿意面对是给自己找的借口,本质上还是没有认识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

3、让ISO/TS 16949为企业增值的几点建议:

企业发展的目的无疑是可持续发展,做到基业长青。具体化到每五年,或每年的目标,就是利润,销量,市场占有率等。当然,包括我们企业在内的很多企业是把OEM RPM也再公司的总目标中进行控制,但似乎看不出质量体系的重要性以及作用。而企业每年的主要任务,除了销量,似乎最重要的就是控制各项成本,但这其中又缺失了对质量成本的控制(质量成本占公司总成本的比例有多少?,专家的估计20-40%,美国10%左右)。质量成本要控制得好,就需要质量体系的坚实支撑。而对利润的控制也一样,会分析材料成本的贡献,会分析价格的贡献,却没有质量的贡献。因此本人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更多的发挥ISO/TS 16949的作用:

3.1监控质量成本,拆解细化到各个业务单元,发现ISO/TS 16949可帮助提升的空间

质量成本包括为保证产品质量而投入的成本和造成不合格品及对其处理所花费成本的总和;包括合格成本(COC)和不合格成本(CONC)。质量成本管理的意图是减少成本并增加利润。

合格成本是:生产合格产品所投入的材料人力等要素。不合格成本:因为不合格产品所导致的成本。总得来说,可以分为四类: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更细一点,可以按以下表格分类:

上一篇: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现场管理 下一篇:基于web3.0的网络营销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