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2-23 05:53:10

初中化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811(2013)03-0285-01

摘要:在化学教学中,应通过各种途径,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以期达到在化学课堂中发展学生的综合智能和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这一目标。

关键词:初中化学 探究能力 培养

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而探究能力又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能力的挖掘密切相关。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通过各种途径,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以期达到在化学课堂中发展学生的综合智能和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这一目标。

一、培养好奇心、强化探究欲

好奇心是形成探究欲的一个基本要素。而探究欲的不断强化又为学生产生好奇心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例如,学习通电分解水的实验中。如下图:理论上氧气的体积与氢气的体积比应该是1:2。而实际上细心的同学发现并不是1:2,而是略大于这个数值(尤其是在实物投影上打出来后观察更明显)。这一现象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于是我请同学们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让同学们在课后去查一下氢气与氧气的溶解性表,结果发现氢气的溶解性远远小于氧气的溶解性,答案也就自然得出了。通过查阅资料和实验后,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也促使了学生探究精神的养成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如,我在讲解金刚石可以在液氧中燃烧时,有同学提出,液氧的温度很低,金刚石能燃烧吗?这一问题激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课堂讨论的气氛很热烈。使学生对物质燃烧的条件和灭火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和理解。

二、充分挖掘教材,精心设置课题,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在素质教育中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提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角和体验,学会发现问题,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转变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的知识是自己通过实践、分析、推理、归纳而获得的。并不是所有的课题都能尝试探究性学习因而选择课题尤为重要。所选课题要体现一定的知识探究的过程。一般探究过程以问题为主线,逐层展开教学。一个主课题下,可分割成许多个子课题,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程序,通过一个个问题情景的创设,教师精心设置知识铺垫,在学生自主探究的氛围中解决一个个问题。而且所选课题必须密切结合实际生活;知识范畴要源于学生原有知识,又略高于原有知识;课题中通常以实验作为探究的主要手段。例如,《氧气的制法探索》就是个比较好的课题。教师运用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修正假设得到结论。在学生已知的知识基础上,空气中N2和O2沸点不同,能否利用沸点不同分离出氧气?该如何分离?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再利用现有的录像做实验验证。通过三组对比实验为主线,进行实验探究,分析、归纳总结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使用原料、反应条件、反应装置、收集方法及催化剂的概念和性质。而通过这一次学习,我也深信: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处理的辩证思想将一直渗透到他们的化学学习中。《空气的成分探究》也是让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实验探究可操作性强,通过分组讨论,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探究,使学生原有的知识范畴得到了拓展和延伸,成功地获取结论,大大培养了他们的探究热情。酸雨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选择该课题是因为它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学生也极为关注。

三、以探究为核心,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往往是“师演生看”、“师讲生听”地满堂灌,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实验内容的设计留给学生主动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很少,即使是所谓的“探究性实验”或“启发性实验”也只是照方抓药的设计,这样的设计学生几乎不需要进行“探索”,只要按步操作,就可以得出结论,不利于实验功能的充分发挥。

新课程概念下的化学实验探究教学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质疑、提问的机会,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积极思维,解决悬念,感受到发现的快乐和科学的魅力。比如,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实验探究中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而在实验中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获得更多的了解和理解化学的机会,实现从“读化学”、“听化学”向“做化学”、“探究化学”的方向发展。

四、设置化学问题,创设学习物景,培养探究能力。

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新颖有趣的问题情景,注意语言的技巧,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问题中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从而培养探究意识。例如在教学物质燃烧条件一节时,我说: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见过物质在水中燃烧吗?许多学生说未见过,同时质疑,物质怎么会在水底燃烧呢?当我说有些物质会在水中燃烧时,感到十分惊奇,这时我将一小粒白磷放入一支大试管中然后注入五十度左右的温水,用一根细玻璃管向盛磷试管底部吹气,奇迹出现了,磷在水下燃烧起来了。此时,全班沸腾起来了。学生们既惊讶又不可思议,个个以期待的目光望着我,希望立即得到答案。我说:这就是我们该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我边说边扬起化学课本,开始正式的讲课。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根据不同的课题内容创设学习情景,“设置化学问题”就是一种方法。

五、培养探究性思维

探究性思维具有求异性、灵活性、独创性等,其主要体现在灵活性。常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思维方向灵活,善于从不同角度和方向思考;(2)思维过程灵活,能从分析到综合,也能从综合到分析;(3)迁移能力强,能举一反三,多解求异,进行发散式思维。因此,在教学中要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学会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思考,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例如,将一个铝制的盛饮料的易拉罐内充满氯化氢气体,然后向罐内注入水,立即用胶布将罐口密封,反应一段时间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什么?一般学生只分析到氯化氢溶于水后罐内压强减小,最后得出一个易拉罐内凹变瘪的现象。而忽视了容器本身“铝”与氯化氢水溶液盐酸会发生反应最后会生成氢气,因此漏了“瘪了的罐重新又鼓起来的现象”。

总之,创设学习情景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有利于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浅析物理实验课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下一篇: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做好几个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