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智慧教学刍议

时间:2022-02-23 01:45:41

初中语文智慧教学刍议

智慧教学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下面我主要谈谈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来实现语文智慧教学。

1、有效进行新课导入

①解析标题,直奔主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包含丰富的信息。是学生解读文本的一把钥匙。教学《登泰山记》,我从文章标题引入,引导学生捕捉标题的重要信息。通过读标题,学生很快明确:这是一篇游记,重在写泰山的景色。把握了游记这一文体后,我因势利导,进行追问:既然是游记,那么学习本文,首先要把握作者游踪,请找出作者的登山路径。通过引导。学生迅速明确了文章的描写对象、文体特征和主要内容。往后学生在碰到类似文体的文章时,就能轻车熟路游刃有余了。

②趣闻故事,巧设悬念

瑞士教育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可见,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机,成材的起点。

③师生活动,激发兴趣

教学《你一定会听见的》一文,在上课前,先请学生闭上眼睛,老师轻轻翻动书页;把糖纸揉成一团,再让它慢慢展开;拔开笔帽,再轻轻盖上……然后请学生说出他们听到了什么声音。再次请学生闭上眼睛,老师轻声朗读课文中描写声音的相关语段,让学生凝神体会。大自然中真的有如此美妙的声音吗?怎样才能听到这些声音?学生迫不及待要从书中寻找答案。

④比较求异,加深印象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比较的导入方式被广泛地运用。比如学清照的《声声慢》可以由她的《一剪梅》引出。通过比较了解作者前后期作品在思想内容以及表达情感的强度等方面的异同。

⑤借助媒体,进入佳境

2、有效进行师生问答

首先要有目的地问,要问知识点、能力点、情感渗透点,要有特定的区域。如上都德的《最后一课》,问:“韩麦尔先生最后一课穿的是什么衣服呀?说明了什么?”就一箭三雕:既问了“肖像描写”这个知识点,又问了“分析肖像描写的意义”这个能力点,还有“爱国主义”这个情感渗透点。

其次,提问要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即要求提问应有一定难度,有思考价值,学生必须经过努力才能解决,但又不能太难。要“跳一跳,摸得着”,否则也是徒劳。

第三,要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提问不在多而在精,提问既要有增智性又要有逻辑性。要先提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再紧扣这个“主问题”提几个相关的“子问题”,让这些问题形成“问题系列”,构成一定的逻辑关系,逐层深入地推进教学,完成教学任务。

一般来说,答问有两个步骤:答的启发和答的评价。

在教师提出问题后。若学生面有难色,眼有期盼,那么说明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出现困难,教师就要对答问进行启发(启答)。

问题提出后学生依何而答?依据文本。而文本中又有特定的“答域”:有时是一个短语或一个单词,有时是一个或几个句子。有时是一个或几个段落。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可限定答域启发学生回答。

“理答”要慎重,更要讲究方法。

首先,改正学生的错误答案义不容辞。发现学生回答错误要及时指出,并分析其错误根源,改正学生错误答案,讲明二者区别。其次,要追问、诱导、发展答案。教师要抓住问题不放,一问到底,求得答案的尽善尽美。并且对学生在诱导启发中进发的“闪光点”要尤为重视,大肆张扬,以期冒出创造火花。再次,应提倡学生参与评价答案。这也是素质教育语文课堂提倡的理答方式。学生参与,主体性极大发挥,提高的正是学生的素质。

3、有效进行预设生成

《语文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因此,动态生成已成为当前新课改积极提倡的新理念。但是,在追求课堂教学动态生成性的同时,我们不该忘记课堂预设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动态生成与课堂预设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关系,前者仍然是后者的一种补充与修正。预设一个高质量的教案,既是教师经验的积累,也是教学内容深入钻研的体现,其间蕴涵着教育教学智慧。预设教案,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可以更好地驾驭课堂,服务学生。

上一篇:点亮阅读的烛光 下一篇:浅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