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培训:抵及培训本质的一种培训模式

时间:2022-02-23 01:01:37

主体性培训:抵及培训本质的一种培训模式

综观这几年对教师培训的研究,有很多学者提出了很多模式,如探究式培训、开放式培训、选择式培训、参与式培训……以上几种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重视参训教师的主体地位,这是提高教师培训实效性的关键所在。笔者结合主体性教育的理念以及参与式培训的研究,提出一种培训模式――主体性培训。

主体性培训是指在教师培训的过程中,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和教师培训的目标和要求,通过启发、引导参训教师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使他们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简而言之,主体性培训就是一种培育和发展参训教师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实施策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培训目标的人本化

目前教师培训之所以会出现诸多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始终不见“教师”的影子,听不到教师的声音。主要表现为:一缺少对教师境况的关怀,二缺乏对教师人格的尊重,三缺乏对教师需要的了解。[1]按照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规定,教师培训的目标应是“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因此培训目标的人本化,是主体性培训模式的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培训目标应关注每一位参训教师的人格发展

教师发展的核心和本质是要以人为本,要求目标人本化。在教师培训过程中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参训教师也是有喜怒哀乐的人,我们在提倡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同时,对教师培训教育更应该如此。

2.培训目标应追求每一位参训教师的专业发展

只有遵循了教师成长的规律才能促进每一位参训教师的发展。“就教师成长而言,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例如适应期的新教师最关注的是熟悉钻研教材;处于发展期的教师最关心的是思考自己的教学与其他教师的不同,尝试总结经验,形成风格;处于创造期的教师更加关注如何根据学生特点进行灵活有效的教学,因此,教师培训必须遵循教师成长的规律。”[2]

二、培训内容的情境化

1.培训课程编写的参与性

培训教材的编写,一直是教育专家和培训者的事情,参训教师是无法参与其中的。而事实上,“教师是一种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课程即教师”,“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质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基本条件资源。”[3]所以在培训课程资源的开发上,参训教师应该参与其中,与专家学者以及培训者们共同选择和编写培训课程。

2.培训者应分享参训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

在教师培训中,参训教师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因素,其本身的教育教学经验是非常丰富的,而且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领域,参训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显得尤为重要,但“当前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开设在思维方式上,局限于传统较稳定的学科知识体系,而没有从广义的课程概念出发,把教师个体的经验、社区的特色文化及其他相关的教育内容融进教师继续教育课程。”[4]

三、培训中的互动

1.培训者应引导参训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在教育中,教育者永远起着主导作用,受教育者处于主体地位,在教师培训中也不例外。培训者应摈弃传统的“教师中心观”,坚持参训教师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方式方法中主动引导参训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2.培训方法应多样化

当前教师培训中培训者所采用的方法基本上是“以培训者中心”的方法,而不是其他方法,所以面对这种现象,培训者在培训方式方法的选择上一定要多样化,既需要讲授等以培训者为中心的方式方法,更需要讨论、访谈、案例分析、情境体验、自我反思、现场观摩等其他互动方式方法。

四、培训评价的科学化

教师培训的评价问题一直是教师培训的瓶颈,也是导致教师培训实效性低下的重要原因,没有一个科学的评价标准,必然导致实效性的低下,因此在教师培训中,必须坚持“四个结合”的原则,即培训机构评价与参训教师自我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即时评价与发展性相结合;书面测试与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相结合。

注释:

[1]高靓.教师培训:请多些人文关怀[J].中国教师,2004,(8).

[2]陈永明等.教师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99.

[3]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15-416.

[4]时伟.当代教师继续教育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256.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

上一篇:教育思良,先让灵魂登岸 下一篇:我国高职教育存在的三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