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留下无愧的记忆

时间:2022-02-22 11:52:18

在拉萨河南岸的蝎子山下,夕阳已经斜坠。北京援建的拉萨群众文化体育中心工地上灯火通明,新建的柳梧新区显得格外醒目。一个骑着自行车的身影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出现在工地附近的山坡上,注视着这个被称为“拉萨小鸟巢”的工程奇迹一天天的长大……他就是北京指挥部审计监察部副部长张帆。

老审计的新挑战

拉萨市群众文化体育中心项目总占地面积387亩,总造价6,4亿元,主体建筑包括体育场、体育馆和牦牛博物馆三个部分。项目建成后,它将成为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功能最完善的群众活动中心,也将成为拉萨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因此,从2011年项目立项奠基开始,如何做好项目资金的拨付使用就成为北京市援建指挥部的一项重要工作,而监察审计的千斤重担就落在了张帆的肩上。

张帆来自于北京市审计局,之前他虽然已经是一个精熟审计业务的“老审计”,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一直都在做预算执行的工作,对于援建项目中大量的基建审计、农林审计业务完全没有接触过。项目中需要哪些审批程序,资金使用中的账目细则是如何规定的,让这位有着20多年工龄的“老审计”一时有些茫然。要想做好手中的工作,一切都必须从头学起。查法规、买资料、做笔记,几乎占据了张帆那一段日子的所有时间。在许多同事的眼中已经45岁的张部长俨然就像一个即将上考场的高考学生。一年之后,当回忆起这段时光的时候,张帆不无感慨地说:“虽然刚来时业务还不算多,但是因为心里没底儿,压力非常大!那会儿忙得让我都不知道高原反应是什么,就已经适应了这里的工作环境。”

2012年,群众文化体育中心工程已全面展开,工程依据合同要求,人员、设备、资金已全部跟进。审计监察部结合工程进展情况,并按指挥部领导要求,对工程项目立项的规范性和招标及合同签订的真实性、合法性开展了审计工作。工作量一下子增大了好几倍,书本上现学的知识能否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再次考验着张帆的信心。尽快地向专家取经求教显得刻不容缓。

2012年的五一假期,只有短短的三天时间,张帆预先与市、区两级审计局负责相关基建项目审计的同志约好时间,利用假期逐一拜访请教。请专家对自己之前的工作进行指导,并对项目立项规范性的审计工作征求了意见,同时他还和几位在事务所工作的朋友进行了交流。五一之后,一份充分结合群众文化体育中心工程特点制定出的《北京对口支援和经济合作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文体中心”项目审批程序审核表》同时出现在相关工程单位和指挥部领导的案头。这份审核表共细分出了五项41条。其规范性与适用性充分得到了指挥部领导与相关单位同事的认可。在张帆看来审计工作的规范将有利于各参建单位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和相关技术标准开展施工作业,确保项目质量和安全,力争将该项目建成精品工程,将北京人民对拉萨人民的深情厚意落到实处。

建章立制创新工作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好的制度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更可以养成团队良好的工作习惯,合作氛围。这对于即将在高原上度过3年时光的指挥部每一个专职干部来说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2011年3月张帆作为第一批北京市专职干部来到拉萨,作为全国对口支援省市中率先在援建地设立对口援建合作指挥部的一种创新模式,北京指挥部部门建制的运作模式就面临着许多挑战,与之前的汶川地震四川什邡“前线指挥部”、青海玉树抗震重建指挥部相比,“拉萨指挥部”的使命则更多的是持续、稳健地提高拉萨地区各个方面的软硬件水平,提升广大农牧民各族群众的生活质量。因此,建章立制的工作几乎是伴随着指挥部的成立就摆在了指挥部领导的面前。

由于指挥部建制设置的原因,张帆和同事蒋涌两个人同时肩负着审计与监察两项工作职能所涉及的全部工作。而对于制度创新自然是他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1年,他们结合指挥部的工作特点和援建项目的特殊性,制定了符合指挥部实际情况的《指挥部经费审计管理办法》和《指挥部援建资金审计管理办法》。

2012年,根据监察职能,制定了《北京市对口支援和经济合作领导小组拉萨指挥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根据审计工作的职能,并结合指挥部资金特点,制定了《北京市对口支援和经济台作领导小组拉萨指挥部援建资金审计管理办法(试行)》的审计统领性文件。

同时在此办法的基础上,针对指挥部行政经费和群众文化体育中心工程专项经费分别制定了《北京市对口支援和经济合作领导小组拉萨指挥部经费审计管理办法(试行)》和《北京市对口支援和经济合作领导小组拉萨指挥部“交钥匙”建设项目审计管理办法》。

上述审计管理办法的制定,规范了审计和被审计双方的权利及责任,为下一步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依据,同时为规范指挥部内部审计工作,审计监察部制定了《北京市对口支援和经济合作领导小组拉萨指挥部内部审计工作实施细则》。

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每一个文件的出台无不伴随着监察审计部那间办公室深夜中仍在闪亮的灯光……

春华秋实

在指挥部20多名专职干部中,张帆虽然平日里话语不多,但是他的人缘极好。无论是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已经成了他的“职业习惯”,在他看来审计监察的严厉查处并不是目的,防微杜渐才是他更为重要的工作职责与宗旨。

许多人都说,在许多内地平原的生活工作经验不能在这里照搬,因为这里是,这里是高原。而在张帆看来只要人的精神不垮,高寒缺氧并不是不可以克服的困难。前张帆就非常喜欢骑自行车,到拉萨没多久他就买了一辆自行车。只要有时间他都会骑着心爱的单车,穿行在拉萨周边的山野道路上。与许多同事相比,他对这里的道路更清楚,风俗更惯熟,当别人羡慕地问他是怎样掌握“拉萨地理图”时,他说:“如果你愿意用脚印和车轮丈量一个地方的土地,那么你自然会知道这块土地的所有秘密”。

金秋十月,是藏地景色最美的时候。在被白雪覆盖之前,树叶黄得那么明艳,河水显得那样的清澈,夕阳下的林荫路上,张帆骑车从远处走来,不时有斑驳的光影划过他的面庞,而我们看到的却是始终如一的坚毅。

“工作是我人生最宝贵的经历和财富,我愿为建设幸福和谐的新贡献我自己的力量。”这是张帆所写的《手记》当中的一句话。三年的时光在一个人一生中是一段不长也不短的岁月,留下青春,收获记忆就是干部们唯一要求。

上一篇:高考写作指导(三) 下一篇:赵尔康寄语儿子赵少康:能够继续保持稳健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