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光之城》中爱德华的人格分析

时间:2022-02-22 03:13:12

《暮光之城》中爱德华的人格分析

摘 要:《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一经出版,即吸引了全球各地的读者。小说中被称为“行走的死身”的吸血鬼,虽然其某些特性与人类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其作为艺术形态,却是虚构的人类形象。故事的男主人公爱德华,即是吸血鬼家族一员,该角色的塑造赢得了广大女性读者的喜爱。本文将从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来剖析爱德华这一虚构的人类形象,找寻女性观众所追捧的爱德华身上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暮光之城》 爱德华人格

一、引言

《暮光之城》系列是集青春、爱恋、成长、恐怖、悬疑色彩于一体的小说。由美国女性作家斯蒂芬妮梅尔创作而成,自2005年其第一部小说《暮光之城:暮色》发表以来,深受世界范围的读者喜爱,并获得了诸多荣誉。《时代》周刊、《纽约时报》以及美国图书馆协会等分别给予该系列小说以高度的赞誉。该系列小说以中学生伊莎贝拉・斯旺和吸血鬼爱德华・卡伦为男女主角,讲述了两人之间坎坷的情感经历,在此之中融合了西方世界中的狼人及吸血鬼传说,丰富了故事主题。其男主角爱德华作为吸血鬼身份,不同于传统吸血鬼面部狰狞、长相怪异、阴森恐怖的形象,c之相反,在这部小说中,爱德华英俊潇洒、帅气逼人且心地善良,为了喜欢的女孩子贝拉,其内心始终充满着挣扎与不安,体现出“人类”应有的性情。本文将从弗洛伊德的人格论来分析爱德华,通过具体故事情节展示其内心的痛苦主要是来自于内心本我、自我、超我的斗争,从而更加深刻地了解这一虚拟人类形象的性格和行为方式,理解其令人着迷的魄力。

二、作品简介

由《暮光之城:暮色》、《暮光之城:新月》、《暮光之城:月食》、《暮光之城:破晓》四部构成的《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主线为爱德华与贝拉之间非比寻常的爱情。第一部《暮色》主要讲述了两人相识的背景,进而相处,到彼此产生情愫的经过。第二部《新月》中两人确定对彼此的爱恋之情,但是爱德华出于保护贝拉之心,搬离了福尔克斯小镇,贝拉伤心欲绝,进行一系列冒险行为,险些丧命,在吸血鬼家族沃尔图里一伙要除去贝拉的紧急时刻,爱德华及时出现并“英雄救美”。第三部《月食》中贝拉与爱德华确定心意,并彼此相伴;贝拉帮助爱人爱德华携手雅各布等狼人共同对抗为了替被爱德华杀死的伴侣詹姆斯报仇的维多利亚等肉食性吸血鬼,并且大获全胜。最后一部《破晓》中贝拉终与爱人结婚,并为其历经千辛万苦生下了可爱的女儿,卡伦吸血鬼家族的成员由此逐步壮大,这场跨越了人类、吸血鬼界限的爱恋最终以浪漫美好而结局。

三、弗洛伊德人格结构论

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923年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提出了“三部人格结构”之说,他认为人格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分为三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也称为“伊底”,是人格结构中最为原始的部分。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即追寻“性本能”,此概念不同于寻常意义的“性”,“它包含一切与欲望有关的内容,如感情,爱好,生理需求等方面,所以称其为‘泛论’”(方汉文,1999:339)。自我是由本我演变而来,是理性的现实化的本我,自我的心理活动体现在对本我的控制及压抑上,且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关系。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是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其追求的是“完美原则”,包括抑制本我的不容于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努力趋向完美人格的实现。弗洛伊德所提出的三部人格之间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相影响,在不同的时间内,对一个人行为产生不同的作用。

四、爱德华人格的精神分析

(一)本我

弗洛伊德说:“我们整个心理活动似乎都是在下决心去乞讨快乐而避免痛苦,而且自动的受唯乐原则的调节”(1986:129)。即人在受环境和社会教化影响之前,本心追求无限的享乐主义。在《暮光之城》中,作为吸血鬼的爱德华,其剧情中的多处描写都可以找到其本我特征。

当爱德华第一次见到人类女孩贝拉时,就对其一见钟情,表现了其感情上的本能。因为贝拉身上有着令其着迷的特质,使爱德华无暇顾及吸血鬼与人类两个完全不能结合的物种关系,情不自禁地接近贝拉,保护贝拉,对其表达喜爱之意。尽管深陷危险,依然不能与贝拉斩断情丝,因为贝拉带给他的感情,使他寂寞的生命有了光和热,使他冷冰冰的世界有了爱情的温度,令他感到快乐,而这种幸福感正是本我所追寻的目标。当然,爱德华虽然是素食主义的吸血鬼,却不能改变其对血的渴望,文中开头及爱德华与贝拉相处过程中,爱德华曾多次表达对贝拉的血的一种欲望。甚至在面对贝拉时,脸色巨变,禁不住其血液的诱惑,这正是吸血鬼对血的本能上的渴望。此外,本我的“性本能”还追求生理上的一种愉悦。爱德华在与贝拉恋爱期间,多次情不自禁的接近,亲吻贝拉,身体的接触,轻轻的,都表现其本性中对女性的一种占有的欲望。随着小说情节的进一步发展,爱德华开始幻想让贝拉完全属于自己,内心深处与贝拉每次单独相处时间都想冲破中间阻碍与其发生性关系,这种对于的追求也是爱德华本我受本能的驱使,在追求生理欲望的排解,满足其原始冲动,令自己感到快乐的表现之一。

(二)自我

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弗洛伊德曾对自我进行了如下阐释:“每个人都有一些心理过程的连贯组织,我们称之为他的自我。意识就隶属于这个自我”(1986 16)。自我的心理活动是以现实处境为本,受他人,社会,信仰等影响,压制本我的不被社会接受的属性,但又没有达到超我的高度的一种意识形态。

小说中的爱德华,在初次见到贝拉时,就出于本能抑制不住地想吸贝拉的血,但是,由于环境束缚,世俗观念,以及其自我规范的缘由,他只是匆匆逃出课堂,进而远离血的诱惑,而在确认对贝拉的感情后,他深知现实世界是不允许两者相爱的,虽然其本心是不顾一切与贝拉相守,但是其自我控制了本我与贝拉在一起的冲动,退而求其次选择逃避,远离贝拉,暗中保护他心爱的女人,这时的爱德华内心是痛苦的,他压制了本性,并不快乐,但是他却做出了其他人认为对的选择,这正是出于对贝拉的爱,并且基于现实认知,克制本我,其人格中的自我品质的一种体现,同时这也是打破本我,追求超我的一个中间过度时期。此外,作为吸血鬼的爱德华,其本性应该是有着嗜血冲动的,但是,由于爱德华所在的卡伦家族生活在人类活动集中地,这种“本我”受外界影响,只能选择素食主义:吸食动物之血以取代人类鲜血;这种生活方式虽然不能拥有与吸食人类血液同等的力量,但这正是本我在向自我进行妥协,让步,因为只有这样,作为吸血鬼的爱德华才能去学校上课,与同学沟通,感受人间冷暖,进而安慰自己孤独的灵魂。这一素食主义的人格品质是自我在战胜本我残虐本性后的一种体现。

上一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药物服用情况及再发... 下一篇: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原因分析及其临床护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