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桥梁新高度

时间:2022-02-22 02:49:28

期待桥梁新高度

2012年3月31日,湘西矮寨特大悬索桥正式建成通车。在该悬索桥近8年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20多位桥梁设计师、50多位施工技术人员和几百名一线施工人员克服重重困难,攻破了多个世界级难题,共同创造出4项世界第一。矮寨大桥的建设汇聚了一批桥梁建设精英,正是在他们的开拓进取下,矮寨上空才得以在悬崖陡壁间横跨起一座梦的桥梁。作为矮寨大桥设计团队的主设计人员,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桥梁设计专家刘榕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情定桥梁

敢为人先是湖南精神所在,而敢于挑战、勇于实现自我价值则是身为湖南人的刘榕对自己的要求。在大三面临桥梁专业和公路专业的选择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与公路相比,桥梁在材料、工艺、技术和结构等方面都更具可发挥的空间。在很多地方,一座桥梁可能是一幅动人的画面、一件天才的艺术结晶乃至一座城市的标志。

1995年,从长沙理工大学毕业的刘榕被分配到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从事桥梁设计工作。转眼间17年过去了,每一座他参与过的大大小小的桥梁都见证了他的成长。从基层设计人员到桥梁勘察设计处主任工程师,从2003年佛山平胜大桥主桥设计负责人到2004年矮寨大桥设计团队主设计人员,他追求创新的脚步没有停下,对桥梁的喜爱之情也愈发浓烈。

多年来他一直工作在交通建设第一线,主持和参与了省内外百余座高速公路大桥和特大桥的设计:岳阳洞庭湖大桥、佛山平胜大桥、吉茶高速矮寨特大悬索桥、张花高速澧水特大悬索桥、岳阳洞庭湖二桥……

创新路上洒汗水

中国的桥梁建设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每年开工建设的大桥和中小桥加起来总数上万座,但真正有原创技术的微乎其微。桥梁设计的创新是不容易的,它不仅仅是一个创意,更重要的是如何实现这个创意,同时还要考虑对环境的保护、施工的安全、经济的支撑、质量的保证……

参加工作以来,加班对刘榕来说是常事,花了几个月设计的方案被全部的情形并不罕见,如何设计、如何创新是他晚上做梦都在想的事。

2006年通车的佛山平胜大桥刷新了多项世界纪录,该大桥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单跨单塔双幅四索面自锚式悬索桥,350米的主跨跨径在同类型桥梁中属世界第一。当时主桥的设计就是由他负责,时间紧迫、责任重大,从接到任务到方案的出炉只花了6个多月的时间,这让参加工作不久的他切身体验到了 “头悬梁锥刺股”的滋味。

2008年至2009年期间,作为技术负责人的刘榕完成了张花高速公路六座地形和地质条件均相当复杂的特大桥设计,其中张家界澧水大桥为主跨856米的特大型悬索桥。

2009年,刘榕主持了杭瑞国家高速公路岳阳洞庭湖二大桥的建设方案研究,该项目位于洞庭湖入长江口的敏感位置,建设条件极其复杂。他带领项目组成员长期废寝忘食加班加点,为项目的早日实施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矮寨大桥留足迹

“矮寨大桥设计团队主设计人员”,这是刘榕现在的另一个头衔。从2004年开始,他就开始接手矮寨大桥的具体设计工作,从2004年到2006年,他带领整个设计团队在跨峡谷地段周边几公里的范围选了7个桥位、8个线位。通过充分比选及对熔岩发育、溶洞等复杂地质情况的考虑,他最终选择了一个对环境破坏相对最小的方案。

在矮寨大桥设计初期,一个风雪过后的冬日,他和两位设计组成员踏着白雪沿着山路在桥位区域踏勘,在接近山顶时遇见一位当地少数民族老太太,她正哭泣着寻找她家的一头小牛,因为山路陡峭险峻又加上雪后路滑,小牛很可能已经掉进深山峡谷……通过这次经历,他既体会到了大桥设计的辛苦,更隐约感觉到日后大桥建设的艰难。

2007年,矮寨大桥施工图设计完成,国庆节后他就到了工地,刚开工时是最艰难的时候,便道都没有修好,水、电及基本通讯设施都没有,连块安营扎寨的平地都找不到,但他们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化腐朽为神奇:没有路,他们就用炸药炸出路;没有水,项目部一班人就用麻绳将人和水管吊到半山腰,打孔、引水;没地方安营扎寨,就住在山下的矮寨镇,每天步行一个多小时上山施工,晚上再摸黑回营……

2009年以后,他仍然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负责矮寨大桥建设的设计服务工作,基本上是一至两周就去一趟工地,以及时解决大桥建设工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从2004年开始到2012年的建成通车,将近8年的投入让他与这座大桥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矮寨大桥对他来说,就像自己的一个孩子,陪它一同成长。而来自四面八方的赞美与肯定,让他觉得洒下过的每一滴汗水、打过的每一个冷颤、熬过的每一个不眠之夜都是值得的。

“说到遗憾总会有的,这些年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这座大桥上,对家人的关心照顾少了很多。2010年年底,我带着年迈的父亲参观了正值建设高峰期的矮寨大桥,父亲激动不已,说大桥建成通车之时一定要来看看,但不幸的是之后父亲被诊断出癌症晚期,身体日况愈下,如今已瘫痪在家。矮寨大桥建成之时我已无法为他完成这个心愿了,也许,这就是我最大的遗憾。”刘榕动情地说道。

在整个设计团队和施工队伍的全力以赴下,矮寨大桥现在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完美的程度。它刷新的4个世界第一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可能只是一道耀眼的光环,然而作为吉茶高速公路关键控制性工程,它源远流长的现实意义才是最被看中的。

刘榕说,修路架桥其实是做善事。矮寨大桥的开通实现了“天堑变通途”,以前从长沙开车至重庆全程需要16个小时,而现在仅需8小时左右。交通的进步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先行者”,矮寨大桥的建设,将极大地改善当前湘渝两省市的交通现状,对两省市的对接乃至西部大开发都具战略意义。据了解,矮寨特大悬索桥的通车将改善湖南湘西落后的交通状况,使湘西能够很好的融合在湖南省4小时经济圈之内,从而极大地推动湘西自治州的经济发展。

另外,矮寨特大悬索桥这一标志性建筑也成为了矮寨独有的风景,1100多米长的橘红色钢桁梁,如彩虹飞渡,横跨绿野深谷,璀璨夺目;入夜,1700多套投光灯,192套索缆灯将大桥装扮得瑰丽梦幻,如诗如画。德夯大峡谷和矮寨特大悬索桥的完美组合巧夺天工,让每一个看过的人都无不叹为观止。

一辈子不离开桥

“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这正是刘榕对待人生和事业的态度。桥梁设计不仅仅是他热爱的工作,更是他一生的追求。他订阅了大量桥梁相关的书籍和杂志,语言不通就看工程图示,图纸是对一项工程最直观的描述;时刻了解最新的信息,保持与世界桥梁领先水平同步,并在他们的基础上再度创新。“了解世界上最好的,我要做出更好的”,他期待桥梁有新的高度。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工作之余,每个周末他都会爬岳麓山,提几桶泉水下山,既锻炼身体又能品味大自然的美好。在思考问题时,用天然的泉水泡上一杯普洱茶,在脑海中勾勒出大桥的轮廓,这就是刘榕的放松方式。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参与设计的洞庭湖大桥的多塔斜拉桥新技术研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并获第五届詹天佑大奖,也让他在2000年荣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金质奖。长沙黑石铺湘江大桥、益阳茅草街大桥等让他多次获得湖南省优秀工程设计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刘榕的创新之路没有止境,我们静候他更多的佳音。

2012年3月31日,湘西矮寨特大悬索桥正式建成通车。在该悬索桥近8年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20多位桥梁设计师、50多位施工技术人员和几百名一线施工人员克服重重困难,攻破了多个世界级难题,共同创造出4项世界第一。矮寨大桥的建设汇聚了一批桥梁建设精英,正是在他们的开拓进取下,矮寨上空才得以在悬崖陡壁间横跨起一座梦的桥梁。作为矮寨大桥设计团队的主设计人员,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桥梁设计专家刘榕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情定桥梁

敢为人先是湖南精神所在,而敢于挑战、勇于实现自我价值则是身为湖南人的刘榕对自己的要求。在大三面临桥梁专业和公路专业的选择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与公路相比,桥梁在材料、工艺、技术和结构等方面都更具可发挥的空间。在很多地方,一座桥梁可能是一幅动人的画面、一件天才的艺术结晶乃至一座城市的标志。

1995年,从长沙理工大学毕业的刘榕被分配到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从事桥梁设计工作。转眼间17年过去了,每一座他参与过的大大小小的桥梁都见证了他的成长。从基层设计人员到桥梁勘察设计处主任工程师,从2003年佛山平胜大桥主桥设计负责人到2004年矮寨大桥设计团队主设计人员,他追求创新的脚步没有停下,对桥梁的喜爱之情也愈发浓烈。

多年来他一直工作在交通建设第一线,主持和参与了省内外百余座高速公路大桥和特大桥的设计:岳阳洞庭湖大桥、佛山平胜大桥、吉茶高速矮寨特大悬索桥、张花高速澧水特大悬索桥、岳阳洞庭湖二桥……

创新路上洒汗水

中国的桥梁建设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每年开工建设的大桥和中小桥加起来总数上万座,但真正有原创技术的微乎其微。桥梁设计的创新是不容易的,它不仅仅是一个创意,更重要的是如何实现这个创意,同时还要考虑对环境的保护、施工的安全、经济的支撑、质量的保证……

参加工作以来,加班对刘榕来说是常事,花了几个月设计的方案被全部的情形并不罕见,如何设计、如何创新是他晚上做梦都在想的事。

2006年通车的佛山平胜大桥刷新了多项世界纪录,该大桥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单跨单塔双幅四索面自锚式悬索桥,350米的主跨跨径在同类型桥梁中属世界第一。当时主桥的设计就是由他负责,时间紧迫、责任重大,从接到任务到方案的出炉只花了6个多月的时间,这让参加工作不久的他切身体验到了 “头悬梁锥刺股”的滋味。

2008年至2009年期间,作为技术负责人的刘榕完成了张花高速公路六座地形和地质条件均相当复杂的特大桥设计,其中张家界澧水大桥为主跨856米的特大型悬索桥。

2009年,刘榕主持了杭瑞国家高速公路岳阳洞庭湖二大桥的建设方案研究,该项目位于洞庭湖入长江口的敏感位置,建设条件极其复杂。他带领项目组成员长期废寝忘食加班加点,为项目的早日实施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矮寨大桥留足迹

“矮寨大桥设计团队主设计人员”,这是刘榕现在的另一个头衔。从2004年开始,他就开始接手矮寨大桥的具体设计工作,从2004年到2006年,他带领整个设计团队在跨峡谷地段周边几公里的范围选了7个桥位、8个线位。通过充分比选及对熔岩发育、溶洞等复杂地质情况的考虑,他最终选择了一个对环境破坏相对最小的方案。

在矮寨大桥设计初期,一个风雪过后的冬日,他和两位设计组成员踏着白雪沿着山路在桥位区域踏勘,在接近山顶时遇见一位当地少数民族老太太,她正哭泣着寻找她家的一头小牛,因为山路陡峭险峻又加上雪后路滑,小牛很可能已经掉进深山峡谷……通过这次经历,他既体会到了大桥设计的辛苦,更隐约感觉到日后大桥建设的艰难。

2007年,矮寨大桥施工图设计完成,国庆节后他就到了工地,刚开工时是最艰难的时候,便道都没有修好,水、电及基本通讯设施都没有,连块安营扎寨的平地都找不到,但他们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化腐朽为神奇:没有路,他们就用炸药炸出路;没有水,项目部一班人就用麻绳将人和水管吊到半山腰,打孔、引水;没地方安营扎寨,就住在山下的矮寨镇,每天步行一个多小时上山施工,晚上再摸黑回营……

2009年以后,他仍然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负责矮寨大桥建设的设计服务工作,基本上是一至两周就去一趟工地,以及时解决大桥建设工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从2004年开始到2012年的建成通车,将近8年的投入让他与这座大桥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矮寨大桥对他来说,就像自己的一个孩子,陪它一同成长。而来自四面八方的赞美与肯定,让他觉得洒下过的每一滴汗水、打过的每一个冷颤、熬过的每一个不眠之夜都是值得的。

“说到遗憾总会有的,这些年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这座大桥上,对家人的关心照顾少了很多。2010年年底,我带着年迈的父亲参观了正值建设高峰期的矮寨大桥,父亲激动不已,说大桥建成通车之时一定要来看看,但不幸的是之后父亲被诊断出癌症晚期,身体日况愈下,如今已瘫痪在家。矮寨大桥建成之时我已无法为他完成这个心愿了,也许,这就是我最大的遗憾。”刘榕动情地说道。

在整个设计团队和施工队伍的全力以赴下,矮寨大桥现在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完美的程度。它刷新的4个世界第一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可能只是一道耀眼的光环,然而作为吉茶高速公路关键控制性工程,它源远流长的现实意义才是最被看中的。

刘榕说,修路架桥其实是做善事。矮寨大桥的开通实现了“天堑变通途”,以前从长沙开车至重庆全程需要16个小时,而现在仅需8小时左右。交通的进步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先行者”,矮寨大桥的建设,将极大地改善当前湘渝两省市的交通现状,对两省市的对接乃至西部大开发都具战略意义。据了解,矮寨特大悬索桥的通车将改善湖南湘西落后的交通状况,使湘西能够很好的融合在湖南省4小时经济圈之内,从而极大地推动湘西自治州的经济发展。

另外,矮寨特大悬索桥这一标志性建筑也成为了矮寨独有的风景,1100多米长的橘红色钢桁梁,如彩虹飞渡,横跨绿野深谷,璀璨夺目;入夜,1700多套投光灯,192套索缆灯将大桥装扮得瑰丽梦幻,如诗如画。德夯大峡谷和矮寨特大悬索桥的完美组合巧夺天工,让每一个看过的人都无不叹为观止。

一辈子不离开桥

“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这正是刘榕对待人生和事业的态度。桥梁设计不仅仅是他热爱的工作,更是他一生的追求。他订阅了大量桥梁相关的书籍和杂志,语言不通就看工程图示,图纸是对一项工程最直观的描述;时刻了解最新的信息,保持与世界桥梁领先水平同步,并在他们的基础上再度创新。“了解世界上最好的,我要做出更好的”,他期待桥梁有新的高度。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工作之余,每个周末他都会爬岳麓山,提几桶泉水下山,既锻炼身体又能品味大自然的美好。在思考问题时,用天然的泉水泡上一杯普洱茶,在脑海中勾勒出大桥的轮廓,这就是刘榕的放松方式。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参与设计的洞庭湖大桥的多塔斜拉桥新技术研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并获第五届詹天佑大奖,也让他在2000年荣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金质奖。长沙黑石铺湘江大桥、益阳茅草街大桥等让他多次获得湖南省优秀工程设计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刘榕的创新之路没有止境,我们静候他更多的佳音。

存入我的阅览室

上一篇:论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区别 下一篇:浅谈我校高职服装专业毕业设计的实践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