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数学课堂上的“无声”教学

时间:2022-02-21 10:15:24

低年级数学课堂上的“无声”教学

摘要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有声教学固然重要,但教师的无声教学也必不可少。巧妙地运用微笑的表情、会说话的目光、恰当的动作,能表达教者的情感,传递丰富的信息,化平淡为神奇,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低年级 数学教学 无声语言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学简单的数学,学有趣的数学,学鲜活的数学。”要想达到这个要求,非常不容易。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生性好动,自控力差,注意力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事物吸引。所以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探究活动中,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保证。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有声教学固然重要,但教师的无声教学也必不可少。教者巧妙地运用微笑的表情、会说话的目光、恰当的动作,有时可以表达出用语言不能表达出来的信息,在实际教学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微笑的表情

在二年级“确定位置”公开教学中,前半部分的教学非常顺利,学生也学得较轻松。巩固练习时,我站在两大组学生的中间,问:“现在老师在你们的哪个方向?”由于教室辨认方向,要根据实际方向再辨认,而现在学生所在的位置与方向板的方向不符合,再加之每个学生与我的位置又有所不同,学生都呆呆地看着我,显得“一筹莫展”,无法回答。这时,我微微一笑,示意学生转转身体,再想一想。学生的情绪都放松了下来,开始积极思考,不一会儿多数学生豁然开朗,争着:“我说!我说!”“老师在我的西北面。”“老师在我的东面。”……这时的课堂达到了高潮。课后,听课老师都说,课上的一笑成为今天的最大亮点。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用爱的微笑去征服学生的心灵。教师的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平抚、温暖着学生的紧张和不安,易与学生产生“心灵的接触”。这样的课堂是快乐的、和谐的。走进这样的课堂,总能听到学生的欢声笑语。这种快乐源于教师精心的设计、诙谐的语言、生动的表情。

二、会说话的目光

爱默生曾说:“人的眼睛和舌头说的话一样多,不要字典,却能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一切。”可见,在人的面部表情中,眼睛最能传神、会说话,最能表达细腻的情感。课上提问时,教师用饱含期待的目光,会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可用眼神加以告诫,既能照顾到犯错学生的情面,又会使绝大多数学生浑然不知,更不影响全班学生的教学进度。

在教学小学第二册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口算)”时,33-8该怎样算?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再在全班汇报。学生的想法多种多样。生1说:“把33分成20和13,先算13-8=5,再算20+5=25。”生2说:“把33分成23和10,先算10-8=2,再算23+2=25。”生3说:“把8分成3和5,先算33-3=30,再算30-5=25。”生4说:“33分成30和3,先算30- 8=22,再算22+3=25。”正当我要继续讲课时,一只小手举了起来,原来是平时很少发言的王杰。我请他起来说出自己的想法,只见他慢慢吞吞地,似乎有点害怕,这时我充满期待地看着他的眼睛,让他有了“我能行!”的勇气,于是他开始说出自己的想法:“我是这样想的,33分成30和3,3减8不够减,就用33-3=30,8-3=5,再算30-5=25。”其他同学对他的想法很怀疑,不敢肯定。这样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呢?我认真地思考了一下,完全可以。王杰的想法实际是将33-8转化成30-5后再计算。课后,细细想想,如果没有当时那信任、赞许、期待的目光,怎能消除这位学生因可能回答错误而产生的害羞和畏惧心理?哪会引起他的思考呢?

三、恰当的动作

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他们注意力不稳定且容易分散,注意力的持续时间一般为8至10分钟。如果教师一节课始终站在讲台上讲课,课堂会显得单调,学生也会神游。而教师若能适当地在教室内走动,课堂气氛就会变得轻松了,还会促进师生双边教学活动。例如,解决问题时,教师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则会使学生感受到老师也想和他们一起共同探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练习时,教师巡视,对做得较好的学生,用手轻拍他的肩膀,以示表扬和鼓励。

曾有这样一名学生,上课时眼睛虽然看着黑板,但他的眼神告诉我:他已神游了。此时,我有点生气,转念一想:若使用生硬粗暴的言语进行制止,就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也会不同程度地伤害其自尊心。于是我边讲课边走到他旁边,用手轻轻往他肩上拍了一下。就是这样轻轻一拍,结果一节课下来,他的思维一直跟着老师走。其实只要老师肯多做一个动作,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教师借助手势引起学生的关注,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生成。比如,一年级教学“数的大小比较时”,我除了用“大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大口朝前大于号,尖尖朝前小于号”这样的教学语言帮学生理解。课上还借助手势进行教学,让学生跟着我举起右手,中指和食指张开,表示“>”号;举起左手,中指和食指张开,表示“<”号。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掌握大于号和小于号的用法。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得体适时的无声教学,一方面会激活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课堂上想说、敢说、会说;另一方面也能表达教者的情感,传递丰富的信息,化平淡为神奇,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数学练习课,想说爱你也容易 下一篇:课堂,因生成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