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QSMS角度浅谈航空情报自动化处理系统的管理

时间:2022-02-21 07:58:09

从QSMS角度浅谈航空情报自动化处理系统的管理

摘 要:航空情报部门主要任务是收集、航空情报信息,为机组和空管指挥等部门提供航空情报信息。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航空情报信息的处理也实现了自动化。航空情报自动化处理系统的质量直接影响航空情报服务的质量,本文主要从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角度谈一谈航空情报自动化处理系统的管理,以期通过航空情报自动化处理系统的科学管理提高航空情报服务的质量。

关键词:航空情报自动化处理系统;QSMS

航行通告自动化处理系统(以下简称CNMS系统),是航空情报服务产品的主要电子媒介,是用来自动接收和航行通告和雪情通告及其它电报,可为机组和空中交通管制部门和其它用户提供飞行所需的飞行前资料和航行通告的查询服务。

QSMS的有效运行,在民航每个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我就谈一谈如何从QSMS角度进行航空情报自动化处理系统的管理。

1 安全政策和目标

按照空管局制定的相关的安全政策和目标,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主动、有效地开展系统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目标,即航空情报自动化处理系统运行的正常率和完好率达99.99%。

管理航空情报自动化处理系统的安全政策,主要考虑安全和经济效益的平衡,工作中任何不建立在一定经济效益基础上的安全,是空谈安全。如果不考虑经济效益,我们可以为航空情报自动化处理系统在软、硬件和人员上配置充足的冗余和备份,确保一套系统故障,可以有2-3套备份可以替代,安全是可以保障了,但浪费严重,经济效益低,实际工作中无法执行。因此,我们的安全政策是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根据其固有的特性合理配置系统资源,明确各项工作的人员职责,建立定期预先故障排查和过程控制的机制,达到减少系统故障目的,直接降低运行成本,从而达到制定的安全目标。

2 安全风险管理

2.1 主动识别

平时工作中主动收集素材,分析这些素材,通过识别,找出系统运行潜在的隐患,主动研究解决方法,在工作中运用这些方法,还要持续关注其方法的实效,运用PDCA过程管理理念,不断完善解决方法,从而达到消除故障隐患的目的,减低系统的运行风险。

2011年,通过日常记录,发现CNMS系统接收的航行通告报文变字在增加,分析发现如果变字发生在数字上,不易甄别,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为了排除这个隐患,解决CNMS系统接收电报变字问题,我们电流环改对等MODEM和更改AFTN数据线的改造。最后,经改造有效地减少了CNMS系统变字频次,即使偶有变字,也只发生在两个报文之间,不发生在报文中,对工作没有影响。在没有造成危害的情况下,主动提前排除了该隐患。利用PDCA过程管理方法,之后进行持续的观察和记录,确认解决方法有效。不过2014年,发现一次大规模的变字现象,导致一套系统无法正常运行,虽然未影响正常航空情报工作,从中发现变字改造方法还有缺陷,如外界干扰加大,变字增加时,会对系统造成冲击,我们研究进一步的改进缓解措施,执行后,变字再未对系统造成影响。变字改造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2.2 预测的识别

根据以往的经验,预测可能发生的故障,经过风险评价,对系统有重要影响的隐患,要集中力量研究解决方法,提前排除故障隐患。比如,2007年春季换季时,根据以往的经验,对数据库大的操作,会对系统有影响。通过研究分析,发现航行通告自动化处理系统累积大量的失效报,继续增长下去势必影响自动化系统的处理速度,系统3个月后也会自动删除这些失效报,为了试验删除这些失效报后系统会有何影响,为了稳妥起见,我们在自动化系统备用机进行试验。结果系统的处理速度不但没有变快,而且变的极其慢,无法正常运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多方咨询,研究各种可行的方法,用了1个月时间,终于找到解决该问题,预先排除系统因物理删除大量失效电报变慢的故障。预排故有充裕的时间提前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同时不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运行。如果该故障没被预先排除,到故障爆发时,势必影响航行通告自动化处理系统正常运行。

2.3 被动的识别

工作中实际遇到的故障,非主动提前发现的隐患。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问题,我们要组织技术人员加班加点来解决故障,要用最短的时间找到应对措施,快速解决故障。例如:2006年6月23日为保证CNMS系统正式启用,在CNMS系统试运行期间,从老系统向新系统导动态数据库,导库后重启自动化系统接口单元程序时,发现有错误信息提示,并且CNMS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离正式启用只有一周时间,为了尽快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连续奋战2天,多次重装数据库、重装系统,通过不懈的努力最后终于找到故障的原因,使系统恢复正常工作,确保了CNMS系统2006年7月1日的正式启用。由于及时准确地处理,排除了自动化系统试运行中的故障。

3 安全保证

3.1 安全信息收集与综合分析

系统安全隐患的收集是安全管理理念运用的难点,我们采取建立系统疑难问题记录的方式收集。只有日常工作中不断收集这些素材,才能通过安全风险管理方法,查找出系统的安全隐患,及早地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在日常工作中建立了系统疑难问题记录,记录下系统运行的蛛丝马迹,所谓疑难问题就是系统员不常遇到的问题、不易处理的问题、处理的方法有待商讨的问题、系统运行中不寻常的现象等。平时积累系统状况素材,分析这些材料,经过分析研究,找出对系统有影响的隐患,进行故障前的预排故。预排故就是经过试验,查找系统有可能出现的故障和其可能造成的影响,研究排除故障的有效方法,提早解决问题,做到安全关口前移,排除设备潜在的软、硬件隐患。预排故是减少故障,降低系统运行风险的有效手段。就是将故障的发生时间前移,或预先模拟故障条件,为解决故障争取充裕的时间。我们每年定期进行两次系统软硬件换季检修,检修期间既注重系统软硬件的检修,更注重系统软硬件的预排故。

3.2 安全评估与管理

进行安全评估与管理,对将要实施的重大变更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和管理,确保变更所带来的安全风险不会引发不安全事件或降低本单位的安全水平。

对航空情报自动化处理系统而言,建立合理的处置方法,减少误操作的影响。关键系统的影响对情报日常工作的影响较大。为减少预排故、系统升级等重大操作对关键系统的影响,我们在关键系统上,如航行通告自动化处理系统上,如有重大操作,采取防护和管控措施,要求先备份数据库,其次要先在应急和备用系统上进行试操作,试运行至少一周,如无问题,最后在主用系统上进行操作。这个重大操作是指系统操作平台的安装与更新,数据库的结构的更新,大量静态数据的更新等,就是影响大、不易恢复的操作。比如系统软硬件的预排故、系统数据库结构升级等。这样将误操作对关键系统的影响降至最低。

5 总结

综上所述,航空情报自动化处理系统的管理,是针对设备、软件和维护人员三要素的管理,三要素都存在潜在的风险,从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角度谈航空情报自动化处理系统的管理,能更好地诠释QSMS理念如何在工作中应用。我认为民航要想有持续的安全,就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防患未然,持续发展。我们的理念和方法都要不断地更新,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使我们的管理水平达到更高的境界。

参考文献

[1]SMS建设指导手册第三版MD-TM-2011-001

作者简介:廖旭红,女,本科,现任民航黑龙江空管分局,飞行服务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单位:民航东北空管局黑龙江分局。

上一篇:课堂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基于总能系统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节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