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pA治疗急性心梗的观察及护理

时间:2022-02-21 01:07:38

r-tpA治疗急性心梗的观察及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经r-tpA溶栓治疗后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对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 r-tpA溶栓治疗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经治疗护理后有17例好转出院,2例因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死亡,1例因出现低血压死亡。讨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早使用溶栓治疗,并在溶栓中及溶栓后严密监测患者心电监护情况,仔细观察,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r-tpA;急性心梗;护理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099-02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进展迅速,静脉溶栓的广泛开展使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死亡率大幅度下降,溶栓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的重要方法,护士若能掌握好溶栓的方法、缩短AMI患者发病至溶栓的迟滞时间,就会使更多的心肌受到保护和功能改善。去年至今我们对20例AMI患者进行了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加扩冠、抗凝等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0年9月,CCU住院急性心梗患者,符合溶栓条件:(1)持续胸痛超过半小时,小于6h,含服硝酸甘油无效;(2)心电图相邻部位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ST段抬高大于1mm。(3)年龄不超过80岁。(4)无溶栓禁忌证。给予r-tPA溶栓。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38~78岁,患前侧壁梗死7例,广泛前壁梗死9例,下壁梗死4例。

1.2溶栓方法:患者入CCU病室后,医护人员应处于急救状态:(1)常规查全导联心电图,并用紫药水定位,便于观察心电图动态变化。(2)取血做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心肌酶、肌钙蛋白、血糖、血脂、电解质等实验室检查。(3)即刻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肝素5000U静脉推注,同时嚼服肠溶阿司匹林300mg,继而rt-PA8mg静脉5min推入。rt-PA42mg静脉点滴90min滴完。并给予皮下注射肝素5000U,Q12h,连用5~7天。

1.3冠脉再通的判断指标:(1)开始溶栓治疗的2h内S-T段指定最显著的导联下降>50%;(2)CK-MB酶峰提前出现距发病后14h内;(3)开始溶栓治疗的2h内胸痛迅速减轻或完全缓解;(4)溶栓治疗的2h内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具备上述4项中2项或2项以上者可判为再通,但3、4二项组合不能判为再通。

2结果

本组中17例冠脉再通,死亡3例。其中有2例是在溶栓中因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死亡,1例因出现低血压死亡。

3观察与护理

3.1溶栓前准备:患者进入CCU病房后,应立即嘱绝对卧床休息,给予2-4L的氧气吸入,进行心电监护,详细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建立两路静脉通道,抽血急查心肌酶谱、血常规、肌钙蛋白、血生化等;掌握溶栓治疗的禁忌症及适应症,疼痛剧烈的患者必要时可给予镇静剂,配合医生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溶栓治疗的必要性及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备好一切抢救物品及药品。

上一篇:喉癌的围手术期护理 下一篇:我院对秋季急性流行性结膜炎的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