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能如此采茶搞福利

时间:2022-02-21 12:24:59

岂能如此采茶搞福利

———近日,报载陕西商洛某小学组织上百名学生,以勤工俭学的名义集体停课去茶场采茶,孩子们从早上7点干到下午6点,每个人的任务是采够5斤茶,所挣到的劳务费给学校搞福利。

如此高强度且带着创收目的的劳动,显然已违背了勤工俭学的育人目的。教育部有关规定指出,严禁组织学生参加有毒、有害和危险的生产作业以及超过学生身体承受能力、有碍学生健康成长的劳动。学校不顾学生身心健康的这种做法,严重侵犯了学生权益。以此名义集体停课,是对学生正常上课权利的剥夺。而摊派任务搞创收,则使教育蒙上了功利色彩。

家长会怎能成为“捐款会”

———近日,报载一位家长反映江苏省某高中的家长会变成了“捐款会”,因为每个家长都要拿出300元的“教师辛苦费”。校方称,原因是学生在校自习,老师要加班加点照看。

学生在校自习,该不该收费?假如学生是住校生,那么学费中已包含了自习课的相关支出。假如学生是走读生,自习是学生自愿还是“被自愿”?老师加班加点,是“照看”还是“补课”?无论是哪种情况,学校都不应该以捐款为名,行收费之实。况且,教育部有关规定指出,中小学不得占用学生法定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或集体补课,禁止各种名目的补课收费。学校这种不规范的办学行为必须纠正。

做科研岂可如此胡来

———报载,警方近期查获一起“高价网购论文”案。一名成人自考生,利用境外服务器自建“英文国际论文网”,一年内在全国收取“”论文费约200万元。被骗者有很多是国内科研机构的研究员、大学副教授、讲师或医生。

研究员、副教授、讲师,这些高级知识分子把做科研这一分内事,通过买论文这种不体面的行径来“完成”,暴露了当前我国学风建设尚存在一些不足,学术监督的力度还不够。

“”论文为何屡禁不止?有需求才会有买卖。解决这一问题,除了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严惩公司外,还需科研机构和大学从源头抓起,加强学风建设和学术监督,促进科研人员道德自律。

“教辅免费”之后更需规范

———北京市对必要的教辅资料实行免费使用政策,并从制度上将教辅读物费用纳入办学成本核算。这不仅降低了学生家长的负担,避免了粗劣教辅随意进入校园、随意发放的情况,更杜绝了学校和教师参与教辅发行可能滋生的腐败,不仅是对义务教育精神的遵循,也是对教学风气的整肃。

“教辅免费”是充满善意的制度设计,因此更需要完善的落实措施配合。首先应及时建立起科学的教辅读物质量评估标准,对免费的教辅读物实行审核准入。其次应在教辅发行征订过程中做到信息公开、政策透明,通过阳光监督,从源头上杜绝粗劣教辅进入校园。更关键的是,还要出台相应的教辅采购责任追究制度,从责任落实上保证教辅质量。

不爱提问的学生与逆来顺受的草民

———中国学生不愿和不敢提问,固然与性格和文化有关,但更与多年的教育有关。许多孩子从启蒙之时就被要求做一个听话的孩子,要服从父母和老师,要遵纪守法,却很少有人跟他们提及一个公民应有的权利,比如言论自由,拥有选举权、知情权,以及作为一个公民应当具有的民主、公正和平等意识。如此教育的结果便是,学生在学校不愿和提不出问题,到了社会则成为顺民,既没有自主性,更谈不上创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以上信息均选自《中国教育报》,并对原文有编辑改动。)

上一篇:尽一切可能拓展学习空间 下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