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感应测井技术的常见问题分析

时间:2022-02-20 10:59:29

双感应测井技术的常见问题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油田勘探开发工作进入到后期,在油田开发早期没有被充分重视的一些薄油层现在已经成为急需要开发的重要资源,薄油储层的确定日益重要使得测井的重要性逐渐增强,常规的双感应测井方法对于提供地层的丰富信息,精确评价地下油气储藏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就石油勘探中的双感应测井技术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给实践工作提供一点理论资料。

关键词:双感应测井;趋肤影响;围岩影响;探测深度

中图分类号TE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0)29-0219-01

在石油勘探和开发的过程中,测井是测定和评价油、气层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解决一系列地质问题的重要手段,它能为石油地质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必需的数据资料,因此,被誉为地质家的“眼睛”,可以伸入地球内部的专属“窥测镜”。石油勘探的测井技术可以准确测出地下是否存在石油、天然气等资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石油勘探的测井技术也在不断地改进,双感应测井技术处于比较主导的地位。

1、双感应测井技术概述

双感应测井(dual induction Xoging)技术是在1962年研发出来的,此项技术是在地球物理测井中是最为重要且最为古老的电测井方法之一。其发明发展及应用的历史至今已有30多年。因为双感应测井技术的相关仪器能够同时测量两个探测深度不同的视电阻率曲线,所以常常与球型聚焦测井仪器组合在一起,被广泛地应用于测量地层电阻率,以便有效划分渗透性地层并定量计算储层中油气含量等。但是,在薄交互储层或侵入深度较深的地层中,由于受层厚围岩和侵入带等影响,双感应仪器难以准确探测地层电阻率的真实变化,如果直接应用视电阻率资料计算油气含量。将严重影响储层参数计算质量和油气层评价效果,有时甚至还会导出错误的评价结果。所以,如何从实际视电阻率中确定地层真电阻率大小,一直是测井资料处理中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双感应测井是由探测深度不同的两种感应测井构成。探测深度较大的为深感应测井,在一般情况下它主要反映地层的未侵入部分,另一个探测深度较浅的称为中感应测井。在用电法测井技术确定厚地层电阻率时,一般要遇到未知数:侵入带电阻率、侵入带直径和地层的电阻率。因此,为了准确求出地层的电阻率双感应测井通常还需要一个探测深度更浅的电阻率曲线(浅侧向、球形聚焦或短电位测井曲线)。双感应测井和浅三侧向组合时,称为双感应聚焦测井:和八侧向组合时称为双感应入侧向测井。当和球形聚焦结合时称双感应球形聚焦测井等。这就是双感应测井的基本的工作方法,我们下面将从双感应测井的结构,工作方法,以及其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去分析,尤其是在石油勘探开发进入后期,在开发早期未被充分重视的薄油层已成为急待开发的重要资源,薄油储层的确定日益重要使得测井的重要性逐渐增强,普通的双感应测井技术对于提供地层的丰富信息,精确评价地下油气储藏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双感应测井资料的处理方法最早使用的是三点反招积和趋肤响应校正来消除围岩和趋肤效应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以Bom几何因子为基础的各种反褶积处理技术L31,反褶积处理的最大特点是速度快并可以进行现场实时处理,其明显不足是难以消除感应测井响应的非线性影响,此外由于深感应测井响应存在盲频,由于盲频点的存在,使得H(ω)在这些频率点上的值无法控制。进一步地影响了薄层上的反褶积处理效果。

1.1 探测深度方面的问题

决定双感应测井探测深度的因素是仪器线圈系中主发射线圈和主接收线圈之间的距离。中感应深度是0.75m,深感应深度是1.58m,不能满足薄层地质的需要。纵向分辨率是指,从测井曲线上能够分辨的且在地层中点处测量值等于该地层真值的最小地层厚度,双感应测井仪器是由多个发射线圈和多个接收线圈的聚焦线圈系,其深,中感应线圈系径向探测深度浅,纵向分辨率(深感应1.85m,中感应2..46m)不匹配,已不能满足油田急需寻找开发薄储层的要求。这种线圈系的一个特点是不能兼顾径向探测深度和纵向分辨率这两个重要的技术指标。

1.2 产生趋肤效应和围岩效应的问题

在双感应测井中,趋肤效应和围岩效应是影响测井误差的主要来源。趋肤效应就是当双感应测井发射线圈在岩层中感应出的涡流强度和岩层的导电性有关。当岩层的电导率高时,由于涡流的相互影响,使得感应测井仪记录的电导率信号减弱。趋肤效应使导体有效电阻增大,频率高,趋肤效应大。

薄层的测井受围岩的影响特别大,双感应测井值很难有效反映薄层特征,无法有效识别薄层及准确计算出薄层的含油性以及物性、电性等参数,造成油田在薄层区域的储能评价上遇到困难。

1.3 倾角的问题

倾斜地层中段的视电阻率受倾角的影响明显。一般情况下视电阻率随倾角增大而降低,当倾角角度发生变化时,视电阻率降低二倍或者更多,双感应测井技术读出的地层视厚度不准确,当倾角增大时,在地层边缘处,由双感应测井测出的电阻率也增大,此影响增大了倾斜地层的视厚度。地层中段的视电阻率对地层倾角也非常敏感。

1.4 信号处理方法的问题

双感应测井目的是将测量信号转换为地层电导率值,双感应测井的刻度方法忽略了刻度环电抗所产生的相位移,而相位移给刻度带来误差。在处理信号时,只使用了实部信号,忽略了虚部信号,而虚部信号在地层的内部分析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断岩薄层内部的地质结构都是从虚部信号上反映出来的。

2、结 论

综合以上双感应测井存在的问题,我们又开发出更加先进的测井技术。例如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的技术,它可同时对实部信号和虚部信号进行处理,使探测深度更加匹配。加大复合线圈系径向几何因子,使井眼的影响也降到最低。通过研究纵向几何因子减小围岩效应的影响,并对趋肤效应加以校正,提高了深感应测井分辨率,使其与中感应匹配,便于薄层和侵入分析,将薄层内的储油、气能计算的更加准确。可推广应用到双感应测量信号处理,以提高双感应测井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仵杰,龚厚生,陈草堂.双感应测井趋肤效应校正和刻度系数计算研究.测井技术,2001,25(4):261-265

[2]张珂.测井信号的采集与处理.测井技术,2007(9)

上一篇:建设项目造价管理人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 下一篇:绿藻缘管浒苔即食产品的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