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赚温情钱:有难题请找“继母培训班”

时间:2022-02-19 11:13:12

大赚温情钱:有难题请找“继母培训班”

现代社会,重组家庭越来越多,很多人对如何处理与继子女的关系感到头疼。一个女人从重组家庭的矛盾中发现商机,并大胆地去尝试,开起了"继母培训班",不但成了沟通特殊母子、父子之间的重要感情桥梁,自己还大赚了一笔"温情钱"!

偶然机遇,发现事业新亮点

今年31岁的唐碧兰是广东湛江人。2001年大学毕业后,唐碧兰应聘到海口一家公司当秘书。次年,经过朋友介绍,她和当地一名公务员结婚了。2005年8月,唐碧兰在丈夫的资助下开了一家美容院,生意做得比较红火。但平时喜欢读书、喜欢思考的她,一直想经营其他有意思的行业,却苦于找不到适合的机会。

在工作中,爽朗大方的唐碧兰与自己的许多女客户成了好朋友,其中有不少是再婚女性。她们经常向唐碧兰诉苦,说继母难当,无法与继子女处理好关系。

2006年3月,唐碧兰发现一个名叫黄洁的朋友脸上挂满了愁容。原来,黄洁再婚后,有个9岁大的继子小亮。婚后第二天,小亮就给她出了个难题。他用水彩笔把她的婚纱照涂抹得乱七八糟。黄洁见自己心爱的物品被糟蹋,不禁怒火中烧。她质问小亮:“你为什么这么做?”小亮顶撞她说:“这是我家,我爱干什么就干什么,你管不着!”黄洁气得脸色发青,却又拿他没办法。

黄洁对唐碧兰诉苦说:“我的生活才刚开始,他就这么气我,今后叫我怎么跟他相处?”听了黄洁的遭遇,唐碧兰甚是同情。但她觉得,很多矛盾都是由于误会和缺乏沟通引起的,只要有足够的耐心与真心,矛盾是可以化解的。因此,她建议黄洁避开小亮的“锋芒”,多宽容他、了解他。

听了唐碧兰的话,黄洁似有所悟。接下来的日子里,黄洁从不对小亮发火,哪怕他故意为难她。同时,她每天对小亮嘘寒问暖,关爱有加。小亮生日那天晚上,当黄洁捧出一个大蛋糕,送给他一个高档MP3时,他眼里噙满了泪水,终于嗫嚅着喊了黄洁一声“妈妈”。那一刻,一股暖流涌上心头,黄洁体会到当母亲的幸福。

得知黄洁和继子的关系“冰雪消融”后,唐碧兰深有感触。她想,如今重组家庭越来越多,当继母的人,或多或少都会与继子女发生矛盾,严重的话会导致婚姻再次破裂。如果开一家“继母培训班”,帮助继母与继子女和平相处,建立母子亲情,肯定大受欢迎。

唐碧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丈夫。丈夫说:“你的想法不错,这可是件利人利己的大好事啊!”

得到丈夫的大力支持后,唐碧兰非常高兴。她找来老家的表妹,让她帮忙管理美容院,自己则全心投入到了新事业当中。她先到北京参加了为期半年的婚姻咨询师培训班,并拿到资格证。回到海口后,唐碧兰开始创办“继母培训班”。她先租了一间房子作为办公地点,然后到有关部门办理了执照。为了省钱,她到旧货店购买了二手办公家具和电器。

忙了一个多月后,2007年11月25日,唐碧兰的“继母培训班”终于开业了。为了尽快招到学员,唐碧兰花钱在报纸上做了个小广告。同时,她还印刷了三千多张传单,雇人在大街上散发给过往的女性朋友。考虑到上网的人越来越多,唐碧兰还让丈夫帮她在一些著名网站发帖,做网络推广。

由于宣传工作做得较充分,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唐碧兰就招到了30名学员。她将对这30名学员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改良训练,每个学员的收费是200元。

专业培训,“继母培训班”大受欢迎

2008年年初,第一期培训班开课了。唐碧兰先给身为继母的女人们讲解了继子女的心理特点,以及与他们相处的注意事项。大家听得很投入,有的还记笔记。下课后,她们围着唐碧兰问长问短,唐碧兰一一耐心作答。

在学校当老师的刘女士再婚嫁给了一个有7岁儿子的丈夫。她天天给继子洗衣、做饭,给他买好吃好玩的东西,对继子呵护有加。可是,继子始终把她当外人看待,对她颐指气使。“为什么我对他比亲生儿子还好,他却始终不把我当母亲看待呢?”刘女士眼泪汪汪地问唐碧兰。

唐碧兰沉思了片刻,说:“你把继子当成小皇帝,处处顺着他,服侍他,其实是扮演着保姆的角色。这样,他不但不把你当母亲,反而把你看得很低。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你必须在他的生活中扮演一个母亲的角色。比如,以母亲的姿态在他的同学面前出现,对他既有关爱,也要有适当的批评与教育。”听了唐碧兰的解释,刘女士不禁茅塞顿开。此后,她改变了以往的作风。在对继子关爱有加的同时,也大胆地批评教育,要他改正缺点。同时,她经常参加他的家长会和同学聚会。慢慢地,继子对她的态度转变了过来,母子关系融洽了许多。

相比之下,在外企工作的张女士的问题麻烦多了。她再婚后,有一个13岁大的继女小芸。小芸把她当敌人似的,处处跟她作对。张女士的丈夫也曾多次教育、开导小芸,但都没有效果。面对小芸的处处刁难,张女士气得差点对她动粗。

针对张女士的情况,唐碧兰建议张女士不要和小芸针锋相对,先进行冷处理。她告诉张女士,小芸虽然表面上与她对抗,其实内心非常渴望被理解与关怀,只要耐心地真心地与她沟通,关心她,呵护她,总有一天她会转变的。张女士听从了唐碧兰的建议,在生活中尽量宽容小芸,并寻找合适的机会与她沟通。两人的关系逐渐转暖。

2月初,第一期继母培训终于结束。除去房间租金和其他费用,唐碧兰赚了两千多元。钱虽然不是很多,但唐碧兰觉得自己毕竟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她有了信心。

由于第一期继母培训班办得很成功,第二期唐碧兰很容易就招到了50名学员。像上次那样,唐碧兰先讲授了一些理论性知识,然后让继母们提问,再一一作答。

然而,单纯靠讲解的方式进行培训毕竟太枯燥了。一名继母抱怨说:“原以为培训非常生动,现在看来根本没什么吸引人的地方。我们虽然懂得了一些方法,可实际做起来还是不容易。”

唐碧兰觉得顾客的抱怨不无道理。咨询了一些专业人士的意见后,唐碧兰决定增加一些内容,使培训的形式多样化,同时又切实有效地帮助她们解决难题。

温馨“钱”途,亲子关系做出大事业

3月12日是植树节,唐碧兰组织了一次“种植母子树比赛”活动:让继母们和继子女合力种植一棵树,种植速度排前三名的组合将获得奖励。当天上午,唐碧兰带着85名继母和她们的孩子,来到了海口郊区。

活动开始后,大家齐心协力,迅速挖坑、种树、埋土、浇水,忙得不可开交。整个场面热火朝天,呐喊声、加油声不绝于耳。最终,在医院工作的孙女士和她的继女获得了冠军。当唐碧兰把奖杯和一套母子装发到她们手上时,这对母女紧紧拥抱在一起。

其他的特殊母子,通过这次活动关系也改善了许多。在海口某小学读4年级的小孟,原本不想参加这次活动。经过父亲和继母冯女士的多次劝说后才同意参加。活动结束后,他意识到冯女士已是他家庭的一名成员,是他的亲人……大家都觉得这次活动效果非常好,她们的继子女都不同程度地认可了她们的母亲角色。

后来,唐碧兰又组织了几次类似的活动。但继母们普遍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活动时间太短。5月1日劳动节,唐碧兰组织了一次为期3天的环岛亲子旅游,总共有130名继母报名参加。在旅途中,继母们都主动关心各自的继子女,对他们嘘寒问暖。在旅游景点,唐碧兰还举办一些趣味性比赛活动,让大家在活动中树立感情。

北京的刘女士从网上得知消息后,带着继子从北京来到海南参加亲子旅游。一路上,她对继子关爱有加,两个人一起经历了旅途中的困难和波折,继子对她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三亚,他更是主动请刘女士参加“母子沙滩跑步接力赛”活动。比赛过程中,母子俩合力冲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旅游结束回到北京后,刘女士给唐碧兰写了一封长长的感谢信,说这次亲子游让她收获很大。

随着“继母培训班”名气越来越大,男人们也来了兴趣。2008年9月,一名继母的丈夫许先生听说妻子来参加培训班后,也跟着来旁听。他对唐碧兰说:“我妻子处理不好与我儿子的关系,我这个当丈夫的也有责任。现在我也来学一些技巧,回去后与妻子共同努力,肯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唐碧兰觉得许先生的话很有道理,毕竟丈夫是家庭的主心骨,有他出面,化解矛盾就容易多了。仔细考虑后,唐碧兰增加了一项服务:只要再多交100元,继母可以带着丈夫来参加培训。此服务一推出,就大受欢迎。她们都努力说服丈夫前来参加培训。“继母培训班”的人气越来越旺。

2009年3月,唐碧兰举办了一次“继母晚会”,让参加过培训的继母带上她们各自的继子女前来表演节目。晚会开始后,有的孩子唱起有关妈妈的歌曲,来表达对继母的感谢。有的孩子则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直接表达出自己的心意。当他们对各自的继母大喊一声“妈妈”时,在场的观众都感动得热泪盈眶……

通过不断努力,唐碧兰办“继母培训班”月收入已经突破5万元。谈起自己的成功,她说:“家是心灵的港湾,人人都渴望有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我成功的秘密在于从家庭的矛盾中发现商机,并大胆地去尝试。这个利人利己的事业,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上一篇:要你做天下最幸福的婆婆 下一篇:小金库第一案:知恩图报的代价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