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绘本中有“大学问”

时间:2022-02-18 07:42:58

小绘本中有“大学问”

【背景描述】

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入学的孩子年龄均在7-8岁,他们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和转变,培养其不怕困难、独立生活等良好品质,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我校特别开设了校本课外导读课程。众所周知,在绘本中,孩子喜欢的小兔、小狗……被图画赋予了人的品性和感情后,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因而深受儿童的热爱。绘本的语言留白,给了孩子很大的探索与想象空间;绘本流露出来的童趣,与低段孩子的心理发展如水融一般融洽、和谐;绘本的美丽稚气,能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于是,笔者对如何利用绘本阅读作为载体给孩子们日常生活以指导进行了探索,希望使得日常德育变得简单、有趣。

案例 入学第一课:如何交友和保持良好的友谊——《我有友情要出租》德育活动

片段:

师读:第二天,又来租大猩猩的友情了。大猩猩把一块钱放进背包里,沙漏也开始计时了……

师读:后来,大猩猩又在大树上贴了一片叶子,上面写着:我有友情免费出租。一直到今天,那一片叶子都褪色了……大猩猩还在等待下一个朋友。

师:那你知不知道故事中的大猩猩为什么要出租友情呢?(翻看第一页)

生:大猩猩一个人,他感到很孤单。

师:谁来租大猩猩的友情了?

生:。

师:大猩猩和在玩踩脚游戏的时候,一再地被踩脚,却还要跟他玩,这是为什么呢?

生1:大猩猩好不容易才找到朋友,他不想失去这个朋友。

师:当大猩猩终于有机会踩的脚时,他是怎么做的?(翻到对应页)

生:他只是轻轻地踩了一脚。

师:仔细看看,他为什么只是轻轻地踩,你看出来了吗?

生:看出来了,闭着眼睛,歪着嘴巴,很害怕的样子。

师:大猩猩还真爱护呢。你在生活中跟朋友玩的时候,会计较是输了还是赢了吗?

生:我不会。

师:为什么呢?

生:如果输了,我想以后还会有机会赢的。

生:我也不会,因为和朋友在一起我觉得很开心。

生:我也不会,因为他是我的好朋友啊。

师:对呀,这些小朋友做得很不错,和朋友之间,只有不斤斤计较,才能获得快乐。你们想改掉斤斤计较的坏毛病么?

生:想!

师:那么就让我们一起举行一个“和斤斤计较的自己”的告别仪式,让那个“斤斤计较的自己”随着我们折好的小飞机一去不复返吧,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用宽容对待每一个朋友。

分析 小小故事习人际,勇敢宽容结硕果。

现在大部分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们就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王子,家人对他们呵护备至,疼爱有加,而如何与人相处也成为了孩子们出门在外最令家长担心的事情,他们总是表现出“自我、任性、依赖”等特性,这对于他们快速地融入集体生活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绘本《我有友情要出租》讲的便是一个关于如何交友、如何保持友谊的故事,故事中的大猩猩因为孤独而出租友情给,在身上不仅找到了快乐,并学会了“分享、宽容”这些朋友相处之道,而绘本中那些因为害羞而躲藏起来的小动物们更让孩子们明白了“只有鼓起了勇气,才能交到朋友”的道理。

【案例反思】

尽管我们对阅读的了解与阅读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绘本是最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图书。绘本阅读是学生阅读经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我校结合低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阅读实际情况开设了低段绘本课外导读课程,那么如何借助这一生动而又活泼的课程形式,以绘本作为载体给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以指导,将让德育渗透入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中,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这引起了我的思考。于是,结合导读课程,我对绘本在低段的德育价值进行探索和尝试。

一、探究绘本的德育价值——绘本资源的认识和思考。

随着国外优秀的绘本的引进和国内优秀绘本的制作出版,越来越多的绘本课程资料值得我们挖掘借鉴并运用于我们的德育活动之中,这在某种程度上让德育大课堂变得更加开放、丰富、饱满而富有人性。

1、对绘本资源的认识。结合德育活动目标,我们利用绘本资源来进行德育的拓展学习和主题学习,一改教师往日开展德育活动的单纯枯燥“说教”形式,让孩子的主观世界多些视觉的享受和情境的体验,多角度地拓展和深化德育内容。

2、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利用绘本这一课程资源,也不等于把导读课上成语文的阅读课,两者的课程宗旨是不一样的,前者并不仅仅满足文本阅读,它更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感悟和社会性发展,所以在利用绘本资源的时候,我们要回归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关注学生的内心状态。

二、尝试绘本的德育作用——绘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播下德育的“种子”——绘本与目标的结合,形成德育主题。本学期共20周,我选取了16本绘本(故事)书籍,并确定了8个德育主题:入学生活(独立、交友)主题、发现美好主题、分享主题、感恩父母主题、感恩主题、信任主题、实现梦想主题等,从独立生活、解决问题、人际交往、乐于分享、学会感恩、相互信任、实现梦想等多个方面、多个视角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让孩子们获得健全的人格。

2、肥沃“德育”土壤——绘本与德育内容的契合,生发心灵共鸣。绘本资源中图画的“留白”和“空白”为孩子提供了想象的意境,具有“无中胜有”的效果。绘本阅读中的文字也常有类似的形式,话尽但言不止,文本的留白与学生的补白,不仅把文字形象化,更是文字情感的追问,使得学生自发地联系自身生活、现实社会,达成与文本的深度交流,生发真实的情感,引起心灵的共鸣。

3、勤劳“德育”耕作——绘本与德育实践的开展,注重生活体验。在绘本阅读的开展过程中,合理地融入生活再现、融入情景、角色扮演、换位体验等形式,努力增强感染力,使儿童“身临其境”、“心临其境”,使其获得真实的感受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不断彰显道德的内驱力,促进儿童的道德情感健康发展,并真正成为调节自我行为的有效力量,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和践行能力。

让我们都来做一件让儿童的世界变得更美的事,让我们的孩子在人生的最初,看到的都是美丽的花,而不是杂乱的草……

上一篇:论中小学生的个性培养 下一篇:教学中要用语言打破学生课堂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