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守恒法在化学解题中的应用

时间:2022-02-17 08:15:05

例谈守恒法在化学解题中的应用

【摘要】 “守恒”思想不仅是化学之实质,而且也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十分常用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应当教会学生运用“守恒”的方法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就能让原本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所谓守恒,就是指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存在某些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原子或原子团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以及一些化学变化前后恒定不变的量。应用守恒关系进行化学解题的方法叫作守恒法。本文从近几年高考题中选择有关化学计算中运用守恒法的解题方法,以实例分析。

【关键词】高中 化学教学 “守恒”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139-01

“守恒”法是最重要的化学学科思想之一,也是高中化学中十分重要的解题方法之一,具有直观性与快速性的特点,是解答偏题与难题的一大捷径,也是近年来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更是高中生在化学学习当中必须要掌握的一种能力。守恒法作为解决化学题的金钥匙,通过综合分析,挖掘反应体系的守恒要素,建立等式关系,达到速解、巧解的目的。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很多同学在解题过程中想到了用守恒法去解题,但往往不能够灵活运用或运用不当,没有充分挖掘题设条件中的守恒关系,导致错解。那么如何在解题过程中灵活运用守恒思想,达到简化解题过程,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以一些具体的实例,来谈谈这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高中化学中的“守恒”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现分别加以叙述:

(一) 质量守恒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是质量守恒定律。在中学化学中,质量守恒的规律有很多表现形式和应用,如溶液的稀释或浓缩时溶质的量守恒,物质及其变化过程中的元素守恒等。

(二)电子守恒法

(三)电荷守恒法

电荷守恒是指在溶液中由于整个溶液不显电性,故所有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

综上所述,学生在解答这类问题的过程中要充分调用各种知识,透过表面现象,抓住守恒要素的实质,这也有利于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与提高,而这正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姜海涛. 例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守恒思想的确立及应用[J].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09(6).

[2]于力游. 化学方法的学习之守恒法[J]. 科学教育,2010(1).

[3]于荣华. 运用守恒法巧解化学题[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 (10).

上一篇:英语日常教学需要文化渗透 下一篇:简论因材施教在初中英语作业布置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