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奖一线教师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时间:2022-02-17 01:00:42

重奖一线教师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浙江大学教师节典礼上,该校两位教授因长年坚持在本科生教学一线,并受到全校师生的广泛认可,每人获得了“浙江大学心平奖教金”100万元的奖励。(据《新京报》报道)

一线教师获重奖,这真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人才,而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就是课堂,至于课堂质量的高低,则完全取决于授课教师。只有那些学识素养深厚、对学生饱含爱心、对教学工作无比用心的教师,才能上出高质量的课,才能给予学生最充分的学识营养。那些奋战在教学一线、对教学工作倾情投入的教师,堪称学校的“顶梁柱”。

但遗憾的是,那些“顶梁柱”在一些高校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一直以来,高校对教师的考核都以科研成果为主,而考核结果又与教师的职称、奖金等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如此一来,为了能在考核中成功胜出,许多教师都将大部分精力用于科研,力争早日拿出科研成果。但对任何一名教师来说,时间与精力都是有限的,在科研上用的心思多了,在教学上用的心思自然就少。尽管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课时任务,许多教师不得不走上讲台,但一些教师的上课质量实在令人不敢恭维。众多高校之所以一再出现大范围的逃课现象,课堂质量太差是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这种状况,对学生的成长极端不利。试想一下,就算一名教师的科研成果再突出、论文再高深,若不能在课堂上将自己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他对学生的成长又有何用?

令人欣慰的是,针对高校普遍存在的弊端,浙江大学拿出了自己的举措――重奖一线教师。这一举措,无疑表明了浙江大学对教学工作的重视,对一线教师的重视。更可贵的是,奖项设立之初,浙江大学就规定校领导不得参选。这样的规定,确保了一线教师的“获奖权”。另外,评选教师,学生最有发言权,他们最清楚教师的水平。因此,浙江大学将评选权交给了学生――评选采用实名投票,严格实施一人一票,由本科二年级以上学生投票选出。

不难想象,如果浙江大学政策落实到位,那些坚守在一线的教师将会深受鼓舞,从而愿在教学工作中付出更多的心血,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与此同时,那些只热衷于科研的老师,也会将目光从科研上扭转过来,投向课堂。在此境况下,课堂水准将会有大幅提升,培养出的学生素质也会大幅提高。

由此可见,重奖一线教师正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毕竟,任何一所高校的教育重点都是教学而非科研,重奖一线教师,就是对课堂教学的最大肯定。但愿有更多的高校拿出切实举措,重视课堂教学,让高等教育有一个理性的回归。

上一篇:名校的“自强计划”可否更强一点 下一篇:Research on Monitoring and Protection of 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