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高中政治课有效课堂的组织实施

时间:2022-02-16 05:46:18

小议高中政治课有效课堂的组织实施

摘要: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它的意义不仅在于课程本身的改革,还在于改变应试教育的弊端,一改“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谐课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将一节政治课教学与新的要求相结合,实现教学目的,实现对学生进行德育和智育的双重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在本文中,笔者就结合日常教学略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有效课堂;组织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110

一、爱心输入――构建和谐课堂

“如果你不爱你的学生,那么你的教育生涯从第一天开始就结束了”。从心底去爱你的学生,因为他们也是你的孩子。高尔基说“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高中时期正是心理发展的形成时期,很多学生,特别是问题学生,在初中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甚至是在歧视中长大的,如果不能恰当引导,给予成人的一种尊重,就会造成他们心理成长的一种畸形,对社会对家庭对学校怀有一种仇视,任其发展,社会危害性极大。一般来说,这样的学生内心都是脆弱的,他们往往用过激行为引起别人对他们的注意,他们喜怒无常,玩世不恭,情绪好时会与人和谐相处;不好时,恶语相向,甚至出现逃学等现象,自我约束能力差,没有目标,悲观消沉。对于这些人,如果能被我们的爱感动,心理问题将会解决。要懂得他们和教师在人格和地位上是平等的,既是师生,又是朋友,这样,在输入你的思想之前,教师和学生其实是在共同探讨、共同寻求。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成长。

二、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突出时代感

构建以生活为基础,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新课改后教材的一大特点。但长久以来,人们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已形成的理念便是用理论说理论,将学生封闭在课堂中,空洞地去论述生活理论,这种脱节导致理论和实践两张皮,缺少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在教学中诸如生活的实际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作为教师,应该改进课堂教学,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从生活到课本,在从课本到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思考。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精选的生活事例,贴近生活,能迅速将学生的思维集中到课堂中来。而所选材料的真实性和典型性,则更会事半功倍。

三、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内心世界里,这种愿望更强烈。”

1. 让学生主动探究

强调学生真正参与,让他们真正去感受生活的细节,要求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用自己的思维去总结,真正认同和理解政治课所讲的道理。让学生走进生活,进行体验式教学。“实践出真知”,让学生主动参与,自己去发现感悟、体验、去大胆质疑。这里一方面包括有目的的体验,另一方面,进行无目的的体验,主要让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去参与一些活动,把有意和无意的活动进行整理,形成生活经历,以周记的方式记录下来,以随时提取这部分生活积累。通过这样体验式教学,使学生明白,“理论来源于生活,知识理论就在我的身边。”激发兴趣,主动探究,参与学习。

2. 倡导合作探究

新课程标准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加强合作。开展小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精心设计探究内容,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进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服务活动,让学生真正有机会参与到生活中来,感悟生活的哲理,生活的实践,从而将理论用于生活。

3. 利用设计性问题,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通过设计性问题,使得学生在探究解决政治性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和增强政治探究能力。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新的构思和设计,独立查阅资料,独立制作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者运用课外知识,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可行性论证,对问题的设计和计划进行调解,都能促使自身的探究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营造和谐向上的育人课堂环境

1. 赏识教育――珍视学生的成功

美国教育家罗达・贝克梅斯特尔说:“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学生自信,我们就必须相信他们。”凡事重在参与,一件事不管结果如何,只要尽力,我们就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每一个学生充满自信,阳光健康地面对每一次竞争。要让他们心里明白“我能行”,对学生来说,教师越是信任他,他就越勤奋,自信心就越强,不要用鄙视的目光看待任何一名学生,即使是问题学生,善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只是一点点的长处,也要让其发扬光大。无论是谈心还是闲聊,都要暗示他们,教师觉得你行,你有潜力,一定会取得成功。

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

2.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的发展

传统理念,以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学生的优劣,这种做法恰恰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强调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不能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忽视学生潜能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建立新的评价体系,让教师、学生、家长等主体都参与进来,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多位评价纪录,将学生的自我评价,彰显个性,扬长避短,把学校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综合评价和家长的理性评价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不断改进、全面发展。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新课程改革中必须真实体现时代性,学生发展的全面性,课堂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的紧密结合。为实现这些目的,每位教师都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变换不同的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目标。只要我们用一颗执著的、热诚的心来面对教学,就会取得成效。

(作者单位:山西省和顺一中 032700)

上一篇:漫谈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胰岛素泵治疗溃疡型糖尿病足感染的临床疗效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