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谷风 你的故事 我们的历史

时间:2022-02-16 06:05:26

石谷风 你的故事 我们的历史

《亲历画坛八十年:石谷风的口述历史》是由石谷风口述,鲍义来等人整理而成。石谷风博闻强记、熟稔文史,又擅长叙事,经他娓娓道来的故事,穿插着历史,精彩绝伦,讲述了将近百余位画坛名家的趣闻轶事,不乏有参加“一二・九”运动,替张大千租房,与林散之共同过事等妙文。这样的故事,不仅有诙谐有趣之处,更有这些名画家的人情世故,同时更是一个世纪以来,画坛的一个以个人传记、个人观点介入的文献。

石谷风1919年出生于北京,原名叫石振华,他的祖籍在湖北黄梅县,其祖父勤奋好学,早年迁居北京以教私塾家馆为生,擅长书法,喜欢收藏字画。而其父幼承家训,通经史,也擅书法,曾担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秘书,并与共过事。这种特殊的环境,使得石振华自小对书画有着特殊的喜爱,后经王梦白启蒙,开始正式学习国画,而石谷风一名,则是听取了黄宾虹建议所改。既有家庭的熏陶,更有自身的喜欢,学习绘画,对石谷风来说理应顺风顺水,但是当时的环境动荡,石谷风在考入北平艺术专科职业学校国画专业后,就经历了“九・一八”事变,随机他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那时候,他又是一名热血青年,爱国的情节注入了血液中,这也影响了他之后的一生。他勤奋一生,做事、做人十分耿直,而且热心,在六十多年的工作中,画过千余幅画,写过千万字的著述,又为安徽省博物馆征集了数以万计的文物。

石谷风的性格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从给黄宾虹做书童开始,他就明白勤能补拙的道理,这使黄宾虹格外赏识他,同时也点拨了石谷风不少。当时画坛有句“穷山水、富花鸟,饿不死的人物画”之说,同黄宾虹学习山水画,遭到了很多同学的看不起,甚至被人认为是自讨苦吃,可是石谷风却不以为然,他潜心学画,勤奋过人,终得到了黄宾虹的真传,也由此认识了张大千等人,向他们求教,不仅在创作中日益增进,同时还在书画鉴定的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随后他在鉴定收藏领域颇有名声,还抢救了敦煌写经,免去了这批贵重文物流失国外的遭遇。

在石谷风的一生,很多人对他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比如刘奎龄教其中西融合,让其不仅要掌握国画的传统技法,还要吸收西洋的技法,然后把西方画与中国画融合为一体。而刘饮湖又教其临画,他让其临摹,并点评出不足之处,并独传其秘。为张大千租房一事得到他的满意,张大千要感谢石谷风,而石谷风却希望先生不吝赐教,教其画画。从种种事件上来看,虽是石谷风得到了很多人的真传,也是很多人影响了他的一生,其实也跟他个人的性格特点有关,他用勤快得到了更多的恩赐,这是一个人、一个画家难得的礼遇,恰逢被其遇到,也因此成了名就。石谷风并非一生都在绘画,他的鉴定与研究工作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晚年移居安徽,出任了安徽省博物馆研究员。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黄宾虹故居“怀德堂”摇摇欲坠,石谷风得到黄警吾的“呼吁书”,随即请求省博物馆和文物局前去调查了解,后经安排,“怀德堂”得到了修复,还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对象,像此种事,既帮助了世交,又保护了国家的文化遗产,石谷风不知做多少,这可能是他自己也梳理不清的。

胡适曾经对我国传记文化不发达深表遗憾,所以带头写下了《四十自述》,并鼓励朋友写自传。石谷风亦是如此,在年近百岁的时候请人整理自己的口述并发表,将这些他亲历的画坛佳话传于读者,让读者了解到他一生的同时,又将近一个世纪的画坛一角,搬回了大众的视线内。(撰文:王泽 图片提供:江苏文艺出版社)

上一篇:结构性机会与风险 下一篇:5岁女孩刘宸沂个人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