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得住荧屏,守得住年华

时间:2022-02-15 03:59:19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你的周围,生活着无数最熟悉的陌生人,他们出现在你家的客厅、卧室,甚至洗手间,但是你从没有和他们交谈过一句;他们在你面前唠唠叨叨,哭哭啼啼,或是装疯卖傻,对你来说,那也只是在手停的时候,麻木地扫一眼。他们中一些人,你几乎从早到晚都能看到――他们出现在CHANNEL 1,出现在CHANNEL 2,出现在所有的CHANNEL。但是你从来没记住,他们究竟是谁。我们只知道,噢,那是个演员,他的任务,就是混个脸儿熟。

只有少数人是例外。这些少数人,他们一生也许只有一次闪灵,却把最神秘的部分留给人间――我们称之为经典角色。经典在这里的真正含义是:如果时间能带走一切,却不能把那些角色带走。此处,让我们做一次深情回望:30年代,有个叫阿阮的女演员,在那部没有任何台词的默片《神女》中,靠着她的天才和热情,只凭肢体和眼神,征服了几个时代的观众。同样,我们称之为经典。

可遇不可求的角色,之于花期不遇或花期偶遇的演员,正如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教师许晓丹所言,那是机缘,更是命运。譬如玉娇龙之于舒淇,譬如林黛玉之于陈晓旭。

本期特别策划,我们关注的对象,正是你家客厅正前方电视中出现的人物。当然,我们划定了地盘――电视剧,也划分了波段――1999年至2009年,评选的标准――“角色和演员合二为一,保鲜期至少是十年”。之所以把关注的重点留在过去十年,并承担起预测的工作,而不是盘点更早的电视剧经典角色,是因为类似的工作已经有人做过。况且,那些角色的经典性已有公论,譬如白素贞之于赵雅芝,许文强之于周润发――收集与整理,那不是我们的强项;我们的强项是,发掘与抛光。遴选的任务繁琐沉重,在此过程中,《星库》杂志并不囿于一己之见,而是采访了众多工作在电影电视第一线的编辑、导演、演员,戏剧学院和电影学院的老师,经纪人,乃至最普通的观众,在此基础上,我们选择了十六个最有可能成为经典的电视剧角色。

预测近十年电视剧中能够成为经典的角色,不仅工程浩繁,同时是过程好烦――经过编委会一次又一次探讨、求证、采访,几个骨灰级沙发土豆(couch potato)鼎力配合,现在终于可以开席了:这电视盛宴中的美酒佳肴,此刻就在大家眼前。同时,无论沙发土豆,还是汗流浃背的编辑,都乐意迎候读者的骂声和板砖,因为只有在骂声和板砖中,才能做出更好吃的土豆沙拉酱。

谁说电视剧不能震撼心灵,谁说“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谁说那个属于你的角色要埋没在乌央乌央的群戏里――如果你够光彩,那就勇敢地跳出来,让我们看见。于是,带着矫情与惊喜,跟我们一起上路吧;我们的口号是,没有小演员,只有小角色,角色决定命运。

1999―2009电视剧经典角色实力榜

太平公主――周迅《大明宫词》(2000)

经典指数:

观众反响:当年很多观众都是冲着陈红演的太平公主去看这部剧,结果他们看到了一个惊喜――周迅。“我发现其实她比陈红更得我心。”这成了大多数观众的心声,甚至一度在周迅饰演的少年太平公主变成陈红饰演的成年太平公主时,很多观众都产生了失落感。

《星库》点评:《大明宫词》在开播之前即引起各方人士的极大关注,观众记住了它的华美布景、绚丽造型、考究的台词,还记住了一个充满灵气的女孩――少年太平公主的饰演者周迅。太平公主可以说是周迅表演生涯中最为重要的角色,这个角色身上散发出的清新与纯净都堪称同类角色中的经典,无法复制。

和――王刚《铁齿铜牙纪晓岚》(2000)

经典指数:

观众反响:王刚塑造的“和”形象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以至于有观众称呼王刚为和老师。

《星库》点评:王刚是演和的专业户,《铁齿铜牙纪晓岚》就拍了四部。他把和油头滑脑、机关算尽、却又常常被正义的大臣捉弄的权臣形象演得活灵活现。

肖童――陆毅《永不瞑目》(2000)

经典指数:

观众反响:肖童在欧庆春及许多观众眼里都是一个阳光青年,英俊潇洒,充满活力,给人以健康向上的感觉。它是新时代青年的代表,“新新人类”的典范。甚至还有观众不忍心肖童的死亡而重新编排结局:偷偷养好伤的肖童去找欧庆春,却眼睁睁看到欧庆春呼喊着自己的名字跃下山崖。本剧在北京地区平均收视率为10.33%。

《星库》点评:当年的陆毅以清澈的眼神赢得了这一角色,导演选择了他,而不是早于他去试镜的陈坤,比起陈坤的忧郁不羁,陆毅的阳光乖巧当然更贴近肖童,但当时的陆毅是有些内向的,正是一种反差的释放才让肖童更真实。《永》剧后的陆毅似乎再也没有走出肖童,或者说再也没有走出青春偶像版陆毅。

安嘉和――冯远征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2002)

经典指数:

观众反响:“快看,快看,那个就是打老婆的坏人。”这是观众见到安嘉和的饰演者冯远征最常说的一句话。这个角色的深入人心让冯远征很久都无法摆脱打老婆的坏男人形象,甚至贴上了角色标签。本剧在2002年度全国电视剧收视率排名中位列第七。

《星库》点评:安嘉和这个角色的成功刻画在当年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家庭暴力问题的审视和省察,冯远征出神入化的诠释更为这个经典角色增添了浓重的一笔。由于题材触及到最隐秘的人群、再加上角色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演员出色的演绎,使得这一角色成为了当年最具话题性的荧屏角色之一。

石光荣――孙海英《激情燃烧的岁月》(2002)

经典指数:

观众反响:2002年,《激情》首播收视率达到了12%,重播收视率平均也达到了4.7%。有人这样形容石光荣的威力,“在社会上引发了核爆般巨大的影响,从年头熊熊地燃烧到年尾。” “老石”这个角色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被观众推到了2003年的春节晚会上。

《星库》点评:石光荣这个角色的成功刻画,让生活在这个浮躁社会的人们重新认识了“理想主义”的另一种涵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石光荣开辟了“另类”荧屏军人的先河――之后的电视剧无论《历史的天空》中的姜大牙,或是《亮剑》中的李云龙,统统笼罩在石光荣的巨大阴影之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孙海英复原了石光荣,而不只是演绎。

药匣子――范伟《刘老根》(2002)

经典指数:

观众反响:《刘老根》中“药匣子”的扮演者范伟给人以极深印象,许多人说:没想到这位小品演员能把这角色演得这么出彩。

《星库》点评:《刘老根》里有特点的人物很多,但数这个人最传神,有点小心思、有点小特色,还那么耐琢磨。范伟把他演活了,药匣子不是靠肢体语言和挤眉弄眼来赢取喜剧效果,而是靠性格本身。

安心――孙俪《玉观音》(2003)

经典指数:

观众反响: “安心,这样的女子,身后曲折血泪的过程,淡淡隐去。却不能忘却。”这是网友对这一角色的感受,安心的美丽、善良、柔弱、坚强让她成为了众多男性“梦中情人”的范本。

《星库》点评:安心这个角色是海岩剧中最复杂的女主角,柔弱而又坚强,善良却因犯错而被“流放”;不算惊艳,但却清纯若水,因其坎坷命运而更加楚楚动人,如一块有瑕疵的玉观音。孙俪清丽脱俗的外表与自然的表演与角色的精神内核结合起来,成就了一个新的理想女性形象。

钟跃民――刘烨《血色浪漫》(2004)

经典指数:

观众反响: “钟跃民这个人物的个性,浪漫而不失血性,血性而又有浪漫的情调,多么美好的野性追求。” 观众喜爱这个角色,喜爱这个人物,因为他既是一个普通人,又有普通人不能同时具备的才能和洒脱。

《星库》点评:人人都爱他,但人们又觉得他在拒绝这种爱。这就是一代顽主钟跃民的矛盾。正是在这种矛盾中,钟跃民这个角色得以凸显出独特的意义:男人希望化身为他,女人找到了爱的寄托。这是刘烨继《巴尔扎克与小裁缝》、《美人草》之后第三次扮演知青,他收放自如的表演得到了大多数观众的认可。

刘彻――黄晓明《大汉天子》(2003)

经典指数:

观众反响:大多观众认为《大汉天子》故事环环相扣,刘彻的扮演者黄晓明将一个原来不识愁滋味,可爱纯真,热情果敢且与权位无争的太子,到初登皇位,突然面临宫廷斗争,一开始的束手无策,到渐渐成熟,最后尝到权力果实后转为深沉而热衷权谋的皇帝展现在观众面前。但也有网友认为,黄晓明前面演得不错,后面一天到晚板着脸,好象很有威严的样子,其实在这种缺少大场面的片子里,只能说是装酷。该剧在台湾首播创下收视第一;自南京台首播创收视率第一之后,在全国各地市台的收视率均排在首位,有的台连续重播。

《星库》点评:角色刘彻的成功首先是《大汉天子》的成功。该剧有着明确的定位:历史偶像剧,描述一群帅哥美女惊心动魄的青春故事,这就足够吸引一大批年轻粉丝的追随。同时,它还有历史的躯壳、智慧的脉络,加上陈道明、王刚、孙海英等戏骨级演员阵容,为素来被认为没内涵的偶像剧加重艺术价值砝码。而演员黄晓明恰是在如此天时地利人和的状态下做好了自己的本分。英气青春的外形也是黄晓明和角色之间最大的契合。

万人迷――陈好《粉红女郎》(2003)

经典指数:

观众反响:《粉红女郎》在非典期间首播,创造了很高的收视率:在上海播出曾创下了17%的收视率,在台湾也引起轰动。有网友认为,看《粉红女郎》就是冲着陈好的妩媚和她的时装秀。该剧在台湾热播时,在电视媒体的民意测验中显示,陈好在四个“粉红女郎”中最受台湾观众的喜爱――“万人迷最聪明、最时尚、最有女人味,她太像台湾的第一美女萧蔷了。”

《星库》点评:当初《粉红女郎》剧组三邀四请才搞定陈好,如此厚待一个中戏毕业不久的新人,只是因为导演看过她的照片认为她很有万人迷的潜质。实际上陈好的确做到了风情万种甚至香艳,性感的打扮,无时不在放电的双眼,出口成章的男人经,弱柳扶风又不失摩登潇洒的走姿。此后,万人迷等于陈好,没有人反对。

刘华强――孙红雷《征服》(2003年)

经典指数:

观众反响:电视剧《征服》创造了一个奇迹:电视台还未播出,VCD已经销了几万张,好多音像店都三番四次进货。原因是观众按捺不住跟着电视台一天只能看两集的速度,自己掏钱买碟看。据当时的音像店老板介绍,这样的情景以前只限于超豪华制作和炒作的片子,像《征服》这种中等制作规模的片子,能出现这样的奇迹,确实是片子太好看。

《星库》点评:不仅《征服》创造了一个奇迹,演员孙红雷也创造了一个奇迹:他饰演的刘华强是最早被人喜爱的反派角色,光芒远远超过代表正义的演员石兆琪。同时,孙红雷一改大众对反派角色就是十恶不赦的片面印象,他将刘华强狂妄而隐忍、霸气而悲悯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乔峰――胡军《天龙八部》(2003)

经典指数:

观众反响:《天龙八部》的版本众多,尤其以黄日华版和胡军版的乔峰得到了众多观众的偏爱,对于两个版本的优劣,有人评说:“如果说黄日华所演绎的乔峰是一个脑筋变聪明了的郭靖、一个四平八稳的大侠标本,那么胡军试图展现给我们的则是一个有着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的活生生的人。”

《星库》点评:乔峰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而胡军演出了乔峰的霸气,也演出了他的温柔,以及命运波折中的心理变化曲线,可以说,胡军版乔峰是内地金庸武侠电视剧里最成功的一个侠客。

许三多――王宝强《士兵突击》(2006)

经典指数:

观众反响:许三多“不抛弃不放弃”精神给很多观众带来了温暖和鼓舞,这句台词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有网友留言说 “我今年22岁,《士兵突击》把我从浑浑噩噩的生活中解脱出来了,从中我学到了一种坚持的精神,一种坚强的意志”。

《星库》点评:许三多不是一个个人,每一位读者都能在许三多身上找到自己的一些影子。在现实中精神失去坚定支撑的人们在这个人物身上找到了精神粮食,这是《士兵突击》当初能够慢热起来的原因,也是许三多会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重重痕迹的根由。王宝强“无表演”的表演一方面让人诟病,另一方面也让普通人产生了更为深切的认同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演活了一个中国版阿甘。

佟湘玉――闫妮 《武林外传》(2006)

经典指数:

观众反响:“本年度最受欢迎的寡妇”――最朴实的观众,表达最朴实的心意,2006年,人人都爱佟湘玉。

《星库》点评:这个口头禅“额滴神啊!”挂在嘴边的年轻寡妇,是普天之下所有掌柜中最受欢迎的一个。这个擅长抠门、扣钱、撒娇的同福客栈老板娘,征服了所有睁眼看电视的观众,至于那些“骨灰级”的“佟迷”,更是不知疲倦地搜集她的经典语录。闫妮之于佟湘玉,是传统电视形象的巨大颠覆――颠覆的结果有升天的,也有摔死的,闫妮属于前者,她是电视世界的神仙,至少,七侠镇的人都说她好。

胡丽娟――海清 《双面胶》(2007)

经典指数:

观众反响:“看完《双面胶》后,哪里还有男生再敢与上海姑娘谈恋爱啊!”这应该是上海女性观众的疾呼。作为矛盾的集中点,快人快语的胡丽娟得到了广大年轻观众的认可,也让年老的观众感慨颇多。北京卫视播出本剧时,收视率最高为12.2%

《星库》点评:提起电视剧中的婆媳矛盾,就会想起《双面胶》,想起《双面胶》里的胡丽娟。该剧对婆媳因地域隔阂产生冲突的描述达到了一种极致的状态,海清的表演非常生活化,她演绎的刁蛮小媳妇令人又爱又恨,印象深刻。精彩的剧本也让上海儿媳胡丽娟成为了同类型题材中的一个经典角色。

姚晨――翠萍 《潜伏》(2009)

经典指数:

观众反响:虽然时间还只过了一小半,有人却断定《潜伏》是09年最火的电视剧,姚晨把大大咧咧的翠萍饰演得可圈可点。

《星库》点评:姚晨演的郭芙蓉就有点楞,但翠萍这个角色比之更加丰满,更加鲜活,更为极致。这个很“二“的角色为这部情节紧张的谍战戏加进了调味品,使它具有了真实生活的烟火味道。

上一篇:安以轩:左手倚天,右手屠龙 下一篇:1980-代荧屏20大经典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