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新课程中的实施

时间:2022-02-15 03:34:21

刍议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新课程中的实施

【摘要】现在,探究式教学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在高中政治课理应将探究式教学引入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对知识的探完中去,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不断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高中政治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a)―0058―01

引言

探究式教学就是以发展学生为本,课堂教学为中心和教材为载体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起到引导者作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主动去获取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从而达到政治课教学的目的。探究式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教学理念,从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独立性。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新课程中的实施,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点:

1 教学目标要明确

关于课程改革,改的是教学的形式,并不是教学的内容。认真分析教材和整合知识是教师要做的事情。教师在讲解时,要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生活联系起来,而不是仅仅把课本的理论知识教给学生。使学生不仅仅是得到理论知识,而是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选择课程改革的理念,探索正确的教学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果的目的才可以实现。

2 教学方法要有效

深入的研究教材是对高中政治教师的要求,明确教学的方式,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作出调整,使教学的方式更贴近生活。不仅提升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到课堂实践中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以提高。积极的探索和相互合作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3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通过创设生活的情境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模式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创设生活的情境应该渗透在政治课中,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心理处在兴奋的状态,让学生积极去参与探究问题,在创设生活的情境中,学生会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的能力。

4 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从社会生活中选择专题进行研究,主动地学习知识、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研究课题的过程中,学生运用教材联系社会生活,课题的切入点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发现。在研究的过程中要积极的思考,综合分析材料,发现问题的所在进而提出解决的方法,体现学生的独立自主。

5 师生之间的互动

新课程下的政治课教学方式,应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激发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要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但是也要结合教师的指导,教师在探究中应起引导的作用。学会倾听是教师应首先做到的,认真倾听学生,鼓励学生创造性的的发现。当然,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发表关于自己的看法,学生的动向要时刻关注着。还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来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学生的兴趣才得以激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才能结合起来,实现师生的一起进步。

6 合理的评价体系

思想政治课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性,与学生共同构建一个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是教学过程中所要构建的,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能够让学生进行反思和欣赏自己。他人积极的评价可以使学生拥有豁达的胸怀。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点滴收获需要社会给予肯定,才能促进学生向前发展,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的教学。

7 总结

高中政治课程应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方式被改变,新的教学模式强调把学生看成是完整的人,并将全面和健康发展人和人本性中所特有的探究性、创造性和发现性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个性,充分发展学生自主创造的空间,学生在自己生活与社会生活中选择问题并能够自主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的能力需要加强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探究式的教学规律要求高中政治教师去遵循,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能不断的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也能够得到提高。

总之,探究式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开展起来,即符合现在中学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规定,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也可以被消除,这是社会发展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出色人才的基本要求。把课堂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自觉认知过程统一起来是新课改的本质所在,有机地联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结合老师的导向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进行素质教育。真正体现以教师为辅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以能力、思维的培养为主要的培养方式来塑造学生所要具备的素质。在教学的过程中,重点在于教师要以发展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为根本的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具备更多的理论实践知识,可以使他们更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

上一篇:浅谈互动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中的实施 下一篇:浅谈学习动机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