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毒红薯中后期栽培管理技术

时间:2022-02-15 04:55:21

脱毒红薯中后期栽培管理技术

脱毒红薯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旱、耐瘠、病虫害少的特点,是一种高产稳产的粮、经兼备作物,同时也是十分有推广价值的能源作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实现脱毒红薯高产、稳产、高淀粉的栽培目标,根据当地生产条件及气候条件,在此,笔者对脱毒红薯栽培管理技术略作探讨。

1 中期管理 (春薯栽后60~80天,夏薯栽后40~70天)主攻目标是:群体结构合理,地上、地下均衡生长。措施:

1.1 抗旱浇水:红薯虽然耐旱,但需水量较大,前期土壤水分达七八成时对红薯生长有利,红薯干旱的标准是:凡中午出现叶片凋萎,下午4~5点以后又能恢复的叫暂时凋萎,日落后不恢复的叫永久凋萎,持续永久凋萎7天以上可浇小水,浇水量以埂栽半均水为宜。

1.2 排涝:红薯地里积水时间一长,轻者薯块膨大停止,地上部生长过旺;重者薯块缺氧,形成硬心至腐烂。因此在多雨季节应达到田间无积水,使垄沟、腰沟、地头排水沟“三沟”相通。

1.3 看地看苗,早追肥 红薯高产田块的封垄期,春薯应在栽种后50天,夏薯栽后30天。此期尚未封垄的地块就要及早追肥,可每667平方米施碳酸氢铵15~20千克或尿素6~8千克,加上5千克硫酸钾或每667平方米施红薯专用肥10~15千克。在基肥充足、长势较旺的地块追肥以钾肥为主,控制氮肥,如追施硫酸钾,每667平方米用量需10千克。追肥时要注意:要早追肥;要深施;要施后封土盖严;要肥料采用穴施在两棵红薯之间。

1.4 控制旺长 红薯生长中期如果地上部生长旺盛,黄叶烂叶增多,叶片大,叶色浓绿,叶柄20厘米以上,薯蔓顶端突出较大,叶层过多,郁闭不透气,是旺长的特征。在此以前应做好排水工作,防止土壤水分过大,控制氮肥用量,适时打顶,地面覆草,封垄后喷施多效唑1~2次,每667平方米用15%多效唑75克,对水100千克,适当提蔓。防止旺长的前提应重视栽前工作,如深耕改土(黏土掺沙)增加土壤透气性,高垄栽培,壮苗早栽,配方施肥,控制氮肥,增施钾肥等。

2 后期管理 (春薯栽后l00天以后,夏薯栽后70天以后)主攻目标是护叶、保根、增薯重,促使茎叶制造的养分尽快输送到薯块,防止后期早衰。

2.1 防早衰:红薯生长以9月中旬进入茎叶落黄期较为适宜,过早是缺肥的象征,特别是8月底以前茎叶落黄的薯田,对产量影响较大。防早衰的方法是:每667平方米用尿素750克,对水75千克,加入200克磷酸二氢钾混合喷洒叶面。

2.2 防旱排灌:后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60%~70%(即六七成墒)为宜,要做到“三沟”配套及时排除积水。

2.3 提倡红薯不翻秧 试验证明,不论任何土壤地块,翻秧者均造成减产,减产幅度为10%~20%。减产的原因:损伤大量茎叶,降低了制造养分的能力;打乱了叶片的均匀分布,降低了光合作用强度;改变植株养分的正常分配。遇到雨涝和薯田旺长时可提蔓,开沟排涝,打顶、喷洒多效唑等。

3 防治病虫害 红薯病害主要有:根腐病、茎线虫病、黑斑病等。防治措施:首先要检疫,防止茎线虫病蔓延;其次选抗病品种;再次要药剂防治,茎线虫病地区栽插时每667平方米用甲基异柳磷或辛硫磷0.5千克对水1500千克。每窝浇0.5千克药液,随后封窝,防治效果在92%以上,也可用涕灭威或茎线灵颗粒每667平方米l~1.5千克,栽时穴施;黑斑病地区采用托布津或多菌灵药液浸种、浸苗及夏薯无病区留种繁殖。整地起垄时,每667平方米撒入埂内50%辛硫磷颗粒剂2千克,或撒毒饵对地下害虫均有效。中后期发现红薯天蛾(豆虫)、斜纹夜蛾(五花虫)、三龄前可用90%晶体敌百虫或50%磷胺乳油l000倍液喷雾。

4 适时收获,安全贮藏 当地温低于18℃,薯块即停止膨大,低于9℃易受冷害,因此当地平均气温降至15℃时即开始收获,不误种麦。留种时注意要精选薯块,选好窑址,药剂处理,控制窑温,安全贮藏。

上一篇:提高玉米产量 推广晚收技术 下一篇:天鹰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