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确保粮食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2-14 07:02:49

关于确保粮食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的几点思考

自2004年执行惠农政策以来,沙洋县广泛宣传政策,规范发放程序,加强部门协调,畅通监督渠道,严明工作纪律,确保粮食“两补”(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直接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户手中。五年共发放粮食“两补”资金2.5亿元。其中:粮食直补资金1.48亿元,农资综合直接补贴资金1.02亿元。

一、主要做法

(一)加大宣传力度,落实补贴政策

为了让粮食补贴政策家喻户晓,沙洋县采取召开专题会议、印发宣传资料、开办宣传专栏,电视滚动播出等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广泛宣传。1、专题会议部署。每年,县政府都组织有各镇镇长、财政所长、县直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粮食补贴专题会议,部署当年的粮食补贴工作。各镇也召开村干部会议,要求村干部将粮食补贴政策传达到户。2、资料入户宣传。将《关于粮食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政策致农民朋友的公开信》印成大、小两种,分别张贴在县城闹市区、各镇菜市场、村委办公室和发放到每家每户。2008年,还将补贴信息以《补贴通知单》的形式发放到户。3、电视媒体造势。通过发表电视讲话、滚动播放补贴政策、进行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宣传补贴政策,力求形式鲜活。同时,在县镇主要交通要道悬挂宣传横幅,力求声势浩大。

(二)规范发放程序,资金直达账户

在具体的发放过程中,严格按照上级财政部门要求,细化发放程序,减少中间环节,资金通过县财政局直达农民个人账户。首先,制定补贴方案。年初,县政府召集财政、农业、金融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总结工作经验,查找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完善补贴方案,报县长办公会审定后实施。其次,乡镇上报数据。各镇将补贴数据核实无误后,将农户的住址、姓名、账号、补贴面积上报县财政局。上报的资料分电子表格和纸质表格两种,纸质表格用于核对存档,电子表格用于直达上账。然后,划拨补贴资金。上级补贴额度下达后,及时将资金直接划拨到县信用联社补贴专户,由信用联社根据电子表格,直接进行批量处理,把补贴资金分解直达到农户“一折通”账户。

如今,“县级直达”的发放方式,已经推广到全县其它惠农资金的发放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发放补贴资金,减少了中间环节,避免了截留挪用,保护了农民利益。

(三)明确相关责任,搞好协调配合

1、与镇政府的配合。镇政府主要负责核实面积。虽然上级要求面积核实由农业部门负责,但机构改革后农业部门人员精减,实际上是镇政府在具体负责。镇政府将这项工作作为阶段性工作重点,由镇长负总责,组织包村机关干部和相关人员开展补贴面积的申报、公示、审核等工作,财政部门积极协助搞好面积录入、数据核对等工作。2、与综改办、纪委、监察相关部门配合。在综改办、纪委、监察相关部门监督落实补贴政策,查处违纪违规事件中,县财政局全力配合,提供有关补贴数据,对违规套取的补贴资金,全部收缴汇入补贴专户,待下次或下年一并核算发放。3、与金融部门配合。主要是与县农村信用联社搞好配合。信用联社因没有发放经费、花费成本较大、兑付影响业务等原因,曾一度对发放工作有些看法。县财政局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协调,并将商贸专项资金存入信用联社专户,提高了信用联社配合发放工作的积极性。4、搭建知情平台,畅通监督渠道。(1)网上公开。在“湖北省财政与政务信息公开网”上及时公布全县各项粮食补贴信息,并在各镇组织种田能手、返乡务工人员学习有关信息的查询方法。2006年至2008年,共举办26次信息查询培训,目前全县每村至少有3名农民能熟练上网查询粮补信息。(2)点上查询。在乡镇财政所服务大厅、村科技示范户家中建立补贴信息查询点63个,配备兼职信息查询员63名,每年对每个查询点补助200元。农民不出村组,就能查询到补贴信息。(3)流动服务。从2006年起,每年在农闲季节组织3个服务专班,带上笔记本电脑,到远离集镇的边、偏、远村组,上门服务,帮助农民查询。三年共组织10次40个流动查询专班,深入到13个镇83个村216个组,帮助2000余农户查询补贴信息6000余次,受到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4)重点公示。为了防止套取补贴资金,从2006年起,对50亩以上的补贴大户,在各镇政府的公示栏上进行张榜公示,接受广大农民的监督。(5)加强监督检查,严明工作纪律。1)、充分发挥财政职能进行监督。每年不定期的抽调人员组成调查专班,对农户的补贴情况,到村组进行走访调查,对有疑点的,到种植实地核实。如2008年五里镇陶场村常某某,申报水稻补贴面积67.34亩,经实地调查,发现其将8亩退耕还林面积作为中稻面积违规申报,当即责成他将冒领的628.8元粮食补贴资金全部退还,上缴补贴专户。2)、充分借助镇纪委力量进行监督。将群众反映的、面积有明显疑点的农户明细,反馈给各镇纪委,请各镇纪委协助调查。2008年,就查处虚报补贴面积、冒领补贴资金事件14起,共收回补贴资金151207.5元,并在全县通报,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3)、充分运用兑付窗口进行监督。任何人在金融网点领取补贴资金,必须出示身份证明,核对一致才能办理取款业务。防止政府部门及村、组集中代领转付、他人冒领补贴的事件发生。

五年来,我们不断完善补贴办法,减少了中间环节,节约了行政成本,保障了资金安全,提高了发放工作的透明度,提升了政府(财政)的公信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几点体会

(一)要实行县级统一直达。发放环节过多,不利于资金监管。利用县级直达的方法,不再将资金拨付到镇,避免了截留挪用的发生,保证了补贴资金能及时足额地发放到户。

(二)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全面公开发放程序和数据,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整改完善;对群众举报的问题,安排专人调查核实。这样就能避免工作失误,赢得农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三)要克服工作松懈情绪。补贴政策已实施五年,参与的工作人员对工作程序已轻车熟路,可能有部分工作人员在执行政策过程中,产生麻痹松懈情绪,影响工作。只有认真工作不放松,把握好每个环节,考虑好每个细节,才能提升工作的质量。

(四)要发扬无私奉献精神。上级一般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发放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及时将资金发放到户,相关工作人员都要加班加点。只要有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就能保证补贴工作准确及时完成。

上一篇:浅谈近十年我国财政政策 下一篇:浅析数学方法在金融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