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境自救,被怪病击倒的三姐妹重燃生命之光

时间:2022-02-14 06:35:52

三个如花似玉的姐妹先后患上了罕见的“进行性肌肉萎缩症”,原本健康的双腿一夜之间不能站立。面对厄运,顽强的三姐妹在生命的废墟上开始了勇敢自救。她们的故事经当地媒体报道后,引发了一场感人肺腑的爱心大救助。

怪病袭来,三姐妹离奇倒下

福建大嶝岛与台湾金门隔水相望,因其战略上的独特位置,又被称为“英雄岛”,谢丽霞、谢丽萍、谢招弟三姐妹就出生在这片海岛。1985年3月,她们的父亲因病医治无效撒手西去,母女4人背负债务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母亲身体不好,常年卧床养病,刚满14岁的大姐谢丽霞只好辍学挣钱养家。每天天刚亮,她就要去海边捕鱼捞虾、剥海蛎捡贝壳,回家后,还要照顾母亲和两个小妹的生活起居。1986年,懂事的二妹丽萍小学毕业后硬是不肯再上学了,她见大姐太辛苦,决定和姐姐一起支撑这个家。

1994年,23岁的谢丽霞迎来了她的初恋,在大嶝岛一家台资企业做主管的阿坚敲开了丽霞的心扉。爱情给尝尽苦难的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乐,但是,就在这时,不幸也悄悄地降临。

一天吃过晚饭,谢丽霞忽然觉得两腿酸软无力,行走时摇摇晃晃,几乎无法站立。阿坚把她带到医院,医生说,这种情况可能是风湿引起的,吃一点治风湿关节炎的药会好起来。然而治疗了大半年,药费花去近3000元,病情却有加重的趋势,丽霞双腿的肌肉开始萎缩。阿坚带着她四处求医无果,渐渐失去了信心,一年后,他从单位辞职一走了之,再也没有露面。

1995年底,身心皆受重创的谢丽霞终于卧床不起,小腿肌肉萎缩的程度状似3岁女童。年老体衰的母亲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每天到海边祭妈祖祈求保佑。祸不单行,就在这年年底,22岁的谢丽萍也出现了两腿无力的症状,不到半年时间,她也和姐姐一样了。千斤重担一下子落到了小妹谢招弟的肩上,学习成绩十分优异的她毅然辍学回家,挑起了家中所有重担。

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1999年底,23岁的小妹招弟竟也未能逃过怪病的魔掌。一天她洗完脚正要穿鞋,发现自己的腿抬起来很吃力。第二天情况更加严重,症状和两个姐姐一模一样。自此,离奇的疾病让三姐妹一齐躺了下来。

爱心如金,姐姐你先站起来

年迈的母亲看到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转眼成了残疾人,伤心欲绝。好心的街坊邻居见状,纷纷施以援手。有个叫谢友前的老板,他在大嶝岛上经营一家婚纱影楼,听说姐妹三人的遭遇后动了恻隐之心,决定帮助这个不幸的家庭。

那时,谢家三姐妹只有小妹招弟还能勉强靠手杖歪歪扭扭地行走几步;丽霞要两个人同时扶着才能走上几十米;而丽萍只能靠人背着方可离开床。谢友前租了一辆面包车,将三姐妹带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医生说,由于大嶝岛的居民常年在高湿环境中生活,各种奇怪的风湿病让人防不胜防。像三姐妹这样突然肌肉萎缩的病例很少见,到底属于哪种类型,一时还无法确诊。谢友前无奈,只好买了一些治风湿病的特效药让她们先回去服用。

看着她们拮据的生活,谢友前心里很难平静,他想在经济上给以资助,但三姐妹坚决不要。最后,他终于想出一个两全之策,他对三姐妹说:“看你们心灵手巧的样子,我倒有一件事想请你们帮忙。顾客对婚纱档次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新设计了几款,需要手工镶上珍珠。我请了一些人做,但都做不好,相信你们姐妹一定能行。镶一件40块钱,钱不多,但毕竟是点收入。你们做不做?”一听能靠自己的劳动挣得收入,三姐妹连忙答应下来。

镶珍珠的活看似轻松,实则需要极度的耐心细致。一粒粒洁白剔透的珍珠镶在艳丽的婚纱上,要尽量做到浑然天成,这可不是一般的手工劳动。为了让图案更漂亮,三姐妹有时会忘记自己的伤痛,互相商讨着、争论着、喜悦着。晚上,桔黄的灯洒出柔光,一排婚纱挂在墙上,鲜艳夺目。此时,三姐妹总会默默地望着墙壁,谁都知道彼此心里在想什么,但谁都不说穿。特别是大姐丽霞,谈婚论嫁的时候,男友弃她而去了,那段感情让她刻骨铭心。现在,三姐妹都到了出嫁的年龄,病魔却让她们不得不在闺房里暗自心伤。有时,她们镶着镶着竟不约而同地泪滴婚纱,珍珠和泪珠交相辉映,凄美哀艳。

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三姐妹正在做活,远处有鼓乐声隐隐传来,那是有人在办喜事。三人相扶移到门口,倚住门框神情黯然。那“呜里哇啦”的鼓乐声愈听愈真切,声声入耳、阵阵刺心。大姐丽霞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哽咽起来:“我们天天在这里给别人做嫁衣,什么时候才能披上自己的婚纱啊!”泪水在她们脸上淌成小溪。出嫁,这是三姐妹心头沉甸甸的希望。“我们一定要站起来!”三姐妹六只手紧握着……

从此,她们开始了艰苦的物理治疗。三姐妹请人在家门前碎石路的两边打上牢固的木桩,桩与桩的间距越往前越大。她们约定,跌倒了要自己爬起来,不许相互搀扶。有时,邻居看她们摔得可怜,主动前来帮扶,三姐妹都婉言谢绝了。

一天,谢友前托人为三姐妹带来一份《海峡导报》,报上刊载了一位患怪病的男孩被治愈的消息,男孩所患病症和她们有点相似。这个消息对三姐妹而言无异于天大的喜讯。当天晚上,丽霞辗转与主治医生陈国亮取得了联系。得知三姐妹的不幸,陈医生当即表示要全力救治。

2002年10月20日,《海峡导报》以《怪病袭击三姐妹》为题对她们的不幸遭遇进行了报道,呼吁社会各界予以救助。此后,不少热心读者纷纷打进热线,有的提供寻医问药的线索,有的愿意为三姐妹的治疗略表寸心,有的未婚男青年甚至表示愿意照顾她们其中的一位……短短几天时间,报社收到爱心救助款近2万元。

11月5日,大姐丽霞和小妹招弟入住厦门警备区医院,经陈国亮医生精心诊断,确定她们患的是“进行性肌肉萎缩症”。这种非神经性病因造成的疾病会使肌肉随年龄渐进而隐性损伤以至萎缩,此病主要发生在长期处于高湿状态下的男性身上,女性患者极其少见,而像丽霞姐妹这样都在23岁左右发病的情况更为罕见。虽然治愈难度大,姐妹俩表示,不管有多难治,她们也要凭毅力站起来。

经过50多天的治疗,两人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招弟能扔掉手杖自己走出几十米,丽霞也明显感到双腿较以前有力了。此时,2万元的救助款已经所剩无几。虽然医院同意减免3000元药费,但实在无法保障姐妹俩的后续治疗,她们不得不带着遗憾回了家。

得知这一情况后,2003年1月11日,《海峡导报》刊发追加报道,厦门市再次掀起救助三姐妹的热潮。市红十字会特地为她们设立爱心救助专用账户,半个月后,共筹得爱心款近3万元。然而,3万元仅仅够一个人的治疗费,该先救哪一个姑娘?一家人犯了愁。

老二丽萍说什么也不肯去医院,她说姐姐和妹妹的病症相对轻些,应该让她们先治。丽霞说,她和小妹已经有些好转了,可以在家自我治疗,现在只剩丽萍的病最重,这次该让丽萍去治。丽萍听了坚决反对,她说:“姐姐的年龄不饶人,应该先治好,这样才能早日为我们找一个姐夫回来;招弟呢,病得轻一些,彻底治好的可能性最大。你们两人中选一个,我坚决放弃!”小妹招弟则说:“还是大姐去合适,大姐是家里的主心骨,大姐治好了,才能为我们想办法呀!”三姐妹在房间里争得不可开交,做母亲的也一夜没有合眼。手心手背都是肉呀!究竟让谁去?她无法决断。家庭会议开了多次,最后由母亲决定,大姐丽霞先去治病。招弟带头鼓起掌来,小房间里充满了难得的欢笑。

姐妹相携,披上婚纱是一种别样的人生辉煌

2003年1月28日,谢丽霞再次住进厦门警备区医院。这次,陈国亮医生专门研究了一套针对丽霞的治疗方案。每次用药后,陈医生就会告诉她,这是一种专门针对她的特效药,服用后会有明显疗效。他还让护士不时对丽霞说:“你的身体恢复得很好!”这种心理暗示增强了丽霞的信心。

丽霞也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进行着抗争。在医院前的草坪,她常常在护士的牵引下摔倒了又爬起来,爬起来又倒下去,弄得双腿青肿。这种蹒跚学步的方式引来很多人的注意,其中就有一个人特别的关注目光。

那是一个很优秀的大龄青年,他在厦门做服装生意。因为有个朋友在医院住院,他来探望了两次。第一次,他远远看到了这个美丽的女孩,心想,她在那个草坪上摇来晃去干什么呢?第二次,丽霞没有站稳,一个趔趄倒在离他不到1米的地方,男青年立即上前将她扶起。就这样,两人相识了。当得知面前的人就是谢丽霞时,男青年的脸上有了一种不易觉察的羞涩。原来,他早听说“大嶝岛三姐妹”的故事,并且还捐过100块钱。他没料到丽霞竟然如此美貌,而她的执著与坚强更让他钦佩不已。

这位男青年叫许志红,34岁,因为忙于生意耽误了婚事。此后,他常到医院陪同丽霞做康复训练。爱情,就在他们的相搀相依中悄然滋生。

也许应了那句老话,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丽霞和许志红交往不到两个月,她的双腿就似有神助一般,先是有了酸痛的感觉,不久就能拄杖行走了。2003年9月18日,谢丽霞基本康复出院,带着对好心人深深的感恩还有那份意外收获的爱情,她走回了贫穷而温馨的家。久违了的喜悦,重又回到三姐妹的脸上。

丽霞出院的时候,陈国亮医生感慨地说:“这种病一般很难康复,丽霞几乎创造了奇迹。我希望看到更多的奇迹出现!”

的确,为了创造奇迹,三姐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回家的当天晚上,丽霞就对两个妹妹说:“我们绝不能坐等别人的救助,每个人赚钱都不容易。从现在起,我们要自己救自己!”两个妹妹都表示赞同。她们继续坚持物理治疗,门前的碎石路上洒下三姐妹的颗颗汗珠。

三姐妹是幸运的,此时,又有人伸出了援助之手。厦门多年从事保健美容行业的江女士表示,她在临床实践中总结了一套既可美容又可强体的“刮痧”疗法,愿意无偿教给可爱的三姐妹。得知这个消息,三姐妹相拥而泣,她们互相鼓励,一定要学好本领,让自己站起来,同时更好地回报社会各界的热心人。大姐丽霞主动提出到厦门去向江女士拜师学艺,学成后传授给两个妹妹,以后有机会三姐妹可以开家美容刮痧厅,让大嶝岛上深受风湿之苦的居民们康复起来。

在学院的教室里,江女士先把美容健体的基本原理深入浅出地讲给丽霞听,然后又手把手地教她实际操作。丽霞不顾自己尚未完全康复的身体,每天学习到深夜。她买来各种有关刮痧、按摩方面的医学书潜心学习,有不认识的字,她就查字典;遇到弄不懂的词汇,就虚心向江女士请教。不久,丽霞的技术越发纯熟,在江女士的指导下,她还自编了一套刮痧按摩程序。

在家里,丽霞就像一个有着绝对权威的教官,她要求妹妹们早上6点必须起床,每人在家门前的木桩边“走”完5个来回后才准进屋休息。虽然那路程不过短短30米,但对两个妹妹而言,“走”5个来回却相当残酷。病重的丽萍常常咬着牙也不能“走”完,最后一个来回几乎是爬完的。每天晚上,丽萍和招弟会把早上的功课重复一遍。尽管如此,大姐仍没有心慈手软,因为她知道这是解救妹妹们的惟一方法。每次“走”完,丽霞逐一给她们刮痧按摩。她手上动作着,嘴里一个劲儿地夸奖妹妹们勇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姐妹们重新找回了欢笑和自信。

丽霞的男朋友许志红也表现得十分积极,他为丽霞打气鼓劲,并买来药品给妹妹们服用。丽霞的坚强也让陈医生十分感动,在服药过程中有什么疑难问题,他总会尽心尽力地相助。

奇迹正是在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和三姐妹坚强的自救下出现的。2003年10月7日,招弟一大早起来,发现自己的小腿有了酸痛的感觉,这是一个好的预兆。果然,她慢慢地站起来、竟然不用手杖也能行走了。“天啊!我能走了!姐姐,我能走了!”招弟忍不住大叫出来。一家人都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年底,经人介绍,招弟也有了倾心相许的恋人。

厦门电视台得知三姐妹自强自救的故事后,准备为她们拍一个专题片,呼吁社会各界继续关注三个可敬的姐妹。然而,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婉拒了此番好意。大姐丽霞真诚地说:“社会对我们三姐妹的关爱太多了,如果再让大家捐款,我们心里会不安的。我们有能力自己救自己了,希望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的新闻单位能够谅解。我们三姐妹一定能站起来的!我们会站起来感谢全社会的好心人!”

2004年2月18日,大姐丽霞披着由自己亲手镶嵌珍珠的婚纱和她心爱的男友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礼上,新郎特意请来了影楼老板谢友前做男方亲友代表。谢友前曾对三姐妹表示,无论她们谁结婚,他都会送一套最漂亮的婚纱,由她们自己设计图案,并亲手镶上珍珠。丽霞为自己设计的是“心相映”图案,那是他们爱的誓言,更是三姐妹坚强抗击病魔的宣言。新娘请来了江女士做女方代表,当然,她们也没忘邀请陈国亮医生和最初为她们呼吁的《海峡导报》的玄记者做嘉宾。那一夜,大嶝岛上山含情、水含笑。

半个月后,大嶝岛上再传喜讯,小妹招弟结婚了。同时,丽萍的病情也有了较大的改善。三姐妹现在仍然住在一起,大姐和小妹决心,一定要帮丽萍站起来。目前,她们正筹划着在大嶝岛开一家美容保健店。“这个岛上很多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风湿病,如果我们能为他们尽一份力,也算是对社会的小小报答吧!”三姐妹的心声质朴而真诚。

编后:

人到难处,免不了对外界的救助满怀期望。众人拾柴虽然火焰高,但重燃生命之光更需要最关键的一粒火种,那就是弱者本人的自强与自救。谢家三姐妹以亲情为重,凭毅力挑战病魔,重新站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虽然社会各界伸出的援助之手令人欣慰,但打动我们的恰恰是三姐妹顽强的自救举措。与其等待他人的同情与怜悯,不如鼓起勇气,亲手开创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

上一篇:逃离美国,我与洋情人打响争夺女儿的权利战 下一篇:81封生死信笺,引燃两条脆弱生命的雪莲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