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蓉 转益多师,进入“化”境

时间:2022-02-14 03:12:24

青研班三年的学习,为我今后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我个人来说,最大的收获是,在理论知识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分析剧本、刻画人物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我体会,学戏一定要多读书,开思路,不然,身段再好,嗓子再亮,也不会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

――王蓉蓉

人物简介:王蓉蓉,张派青衣,现任北京京剧院一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声乐研究会会员,第六、七届全国青联委员,毕业于首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

年演员研究生班(以下简称青研班)却在业界声名显赫,被誉为中国戏曲界的“精英班”。自1996年开办以来,该班已先后培养了4届139名毕业生,其中,56人荣获过中国戏剧梅花奖,30余人担任各地院团长,不少人成为当地院团、剧团的顶梁柱。全国人大代表、北京京剧院一团团长王蓉蓉便是首届青研班26名学员之一。14年后,回忆起当初在青研班扬长补短、拜师求学的经历,她依然记忆犹新。

请假最少的好学生

青研班从开办之初,就是当之无愧的精英教育――只招收在京剧界(后来扩展到整个戏曲界)已经有一定知名度的中青年演员,不同于以往一般性的讲习班和进修班,也不同于教育部2005年开始实施的艺术硕士(MFA),而是本着“德艺双馨、继往开来”的办学方针,着眼于为振兴京剧培养一批领头人、培养一代能够担当重任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也正因此,青研班最初的招生标准非常严格:有知名度、一级演员、35岁以下、大学本科学历。结果,四条要求对照下来,全国范围内竟然只有王蓉蓉一个人符合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青研班招生标准只好放宽到:二级演员、中专以上学历。经过严格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王蓉蓉、杨赤、张克、赵秀君、石晓亮、刘桂娟、杜鹏等26人最终被录取。

14年后重返母校“回炉”深造,这让王蓉蓉欣喜之余,感慨万分――

1978年,既非梨园世家也非从小坐科的王蓉蓉,凭着对京剧艺术的执著追求和与生俱来的好嗓子,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首届大学本科班,并有幸成为张派传人。经过大学4年的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当时,班上20余名学生,只有13名学生最终获得学士学位,王蓉蓉综合成绩名列第一,获得编号为0001的毕业证书。

大学毕业后,王蓉蓉被分配到北京实验京剧团(后并入北京京剧院)担任青衣演员。入团不久即主演《望江亭》,此剧于1984年1月参加了北京市中青年演员调演,在13位获得优秀表演奖的青年演员中,王蓉蓉名列第一。

此后,她又先后荣获首届京剧“振兴杯”及首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优秀表演奖,全国青年团新创剧目汇演优秀表演奖及第一、第二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梅兰芳金奖大赛”决赛提名奖,第1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北京市政府颁发的“金特殊贡献奖”等,还多次进中南海为中央首长汇报演出,受到中央领导的好评。

在观众眼里,风华正茂的王蓉蓉正处于一个演员的“走俏期”,她却自我感觉以前所学的知识已经不够用了,“需要再充电”,因此,格外珍惜青研班三年的学习机会,“即使失去大量的演出机会也要好好补补文化理论课”。

青研班三年,王蓉蓉是请假次数最少的好学生。“在这里,我不是演员,而是学员。”每堂课,她都争取去听,而且是非常认真地听,外面找她走穴她也不去。“在一般人眼中,表演行业是一个坐不住的行业,我就要强迫自己坐在课堂上,这也是对自身素质的一种锻炼与提高。”

青研班的头半年,是王蓉蓉最感紧张的一个学期。“每天都有上不完的课”,对于专业演员出身的学员们来说,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英语、计算机等政治理论基础课,无疑是枯燥难学的;而中国文化史、中国戏曲史、中国京剧史、戏曲角色创造、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选讲、戏曲美学、戏曲音乐、戏曲导演、戏曲舞台美术等文化理论课,往往是晦涩艰深的。

按照最初设定,青研班采取两年全脱产的学习方式,但不少学员都是剧团的“台柱子”,他们离开岗位脱产学习,给所在剧团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当年12月底,正值演出旺季,不少学员被所在剧团召回。

在这种情况下,1997年3月,根据学员的学习特点以及他们所在院团的现实需要,文艺局组织召开了青研班教学座谈会,会议集中研讨了青研班的教学调整方案,最终决定改为学制三年,采取阶段性全脱产学习和阶段性在原单位在职学习两种方式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王蓉蓉回忆,调整后的课程有政治理论基础课;文化理论课,分必修、导读、选修三类;还有剧目研习课,每个学员平均每年学习4个剧目;此外,还有专题讲座和舞台实践等学习方式。

虽然学习起来比较吃力,但王蓉蓉还是坚持下来,努力克服表演专业重技轻文的倾向,努力学习历史、哲学、文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她总结说:“学戏一定要多读书,开思路,不然,身段再好,嗓子再亮,也不会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

第一个交毕业论文的学员

京剧讲究唱、念、做、打,四功中又以唱为主。王蓉蓉有幸在18岁时就得到京剧表演大师张君秋先生的真传,成为张派翘楚。她嗓音圆润洪亮,响遏行云;行腔自然流畅,华美细腻,在菊坛以唱功见长。

多年的学艺经历让王蓉蓉相当认可京剧艺术界口传心授的教育方式。“无论学哪个流派的戏,一定要先继承,但继承不是表面地继承,而要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地去继承,就如同学书法,在临摹到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前提下,才能考虑去发展和创新。在青年阶段,特别需要老师一对一的点拨、掰扯。但是经历过‘刻模子’的学习后,就必须转益多师,自己揣摩、提高,进入‘化’境。”

作为张派青衣的传人,王蓉蓉一直潜心钻研张派艺术的精髓。随着年龄的增长,舞台实践的不断积累,舞台经验的日益丰富,她不满足于做继承型、技术型的演员,立志向创造型、学者型艺术家迈进,开始根据自身的条件、特定的剧情与人物的性格来进行深度挖掘与刻画。

由于高中毕业后才开始系统学戏,王蓉蓉在身段方面的基本功是弱项。进入剧团后,她越来越体会到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要想攀登京剧艺术的高峰就必须具备扎实的唱、念、做、打、舞,于是,在继承张派艺术精髓的同时转益多师,努力学习其他流派的戏。

在青研班三年的学习中,她主动跟艾美君老师学了《游龙戏凤》、《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等许多注重舞蹈和身段的梅派戏,重点练眼神和表情,来丰富自己的演出。为了表现京剧《宰相刘罗锅》中格格娇宠任性、聪明顽皮的性格,她借鉴《游龙戏凤》中花旦的指法、眼神,一改过去张派青衣“捂着肚子唱”的形象,整个人在舞台上动了起来,收到了很好的舞台效果。

她还将转益多师的学习体会上升到理论高度,融化到自己的毕业论文中。1999年,青研班三年学习期满,王蓉蓉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撰写出的研究生毕业论文,题目就叫:《扬长补短》。

“朱文相老师是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在写作之前,我与他沟通过三次,之后的写作非常顺利。当时,我住在干爸干妈家,干爸是清华大学毕业生,写完后,他帮我润色;那年,我加入了民盟北京市委,民盟的同志们也给了我很多帮助,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下,我的手写稿很快就变成了打印稿。”

“全班26名学生,我是第一个交毕业论文的,而且是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自己撰写的。朱老师收到我的毕业论文后,只改动了极少的地方,90%以上都没改动,他特别满意、特别高兴,我也很自豪。”

青研班上的“比翼双飞”

青研班的深造,使得王蓉蓉在人物刻画上有了明显提高。1999年,她被授予首届张君秋奖学金一等奖,而这也算是对她三年学习的一种鼓励。

王蓉蓉自己总结说:“青研班三年的学习,为我今后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青研班三年所学到的文化理论课非常多,涉及中国哲学、戏曲美学、戏曲导演、戏曲角色创造、中国文化史等诸多领域,打开了学员的视野,提升了学员的全面修养,让学员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对我个人来说,最大的收获是,在理论知识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分析剧本、刻画人物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以前,我比较重视唱腔、技巧和程式,现在,我更注重对人物性格和内心的把握。”

从青研班毕业后,王蓉蓉的京剧表演技艺又有所精进,在学习张派艺术精髓的基础上对人物的刻画有了新的理解:“京剧原本是靠口传心授的艺术,以前我们只是按照师父教的学,很多戏都是一句句掰扯出来的,虽然那时也要分析人物,但由于自己知识储备不足,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对人物挖掘得不够。上了青研班后,在分析剧本、理解人物、塑造人物方面,与以前相比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王蓉蓉回忆,调整后的课程有政治理论基础课;文化理论课,分必修、导读、选修三类;还有剧目研习课,每个学员平均每年学习4个剧目;此外,还有专题讲座和舞台实践等学习方式。

虽然学习起来比较吃力,但王蓉蓉还是坚持下来,努力克服表演专业重技轻文的倾向,努力学习历史、哲学、文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她总结说:“学戏一定要多读书,开思路,不然,身段再好,嗓子再亮,也不会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

第一个交毕业论文的学员

京剧讲究唱、念、做、打,四功中又以唱为主。王蓉蓉有幸在18岁时就得到京剧表演大师张君秋先生的真传,成为张派翘楚。她嗓音圆润洪亮,响遏行云;行腔自然流畅,华美细腻,在菊坛以唱功见长。

多年的学艺经历让王蓉蓉相当认可京剧艺术界口传心授的教育方式。“无论学哪个流派的戏,一定要先继承,但继承不是表面地继承,而要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地去继承,就如同学书法,在临摹到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前提下,才能考虑去发展和创新。在青年阶段,特别需要老师一对一的点拨、掰扯。但是经历过‘刻模子’的学习后,就必须转益多师,自己揣摩、提高,进入‘化’境。”

作为张派青衣的传人,王蓉蓉一直潜心钻研张派艺术的精髓。随着年龄的增长,舞台实践的不断积累,舞台经验的日益丰富,她不满足于做继承型、技术型的演员,立志向创造型、学者型艺术家迈进,开始根据自身的条件、特定的剧情与人物的性格来进行深度挖掘与刻画。

由于高中毕业后才开始系统学戏,王蓉蓉在身段方面的基本功是弱项。进入剧团后,她越来越体会到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要想攀登京剧艺术的高峰就必须具备扎实的唱、念、做、打、舞,于是,在继承张派艺术精髓的同时转益多师,努力学习其他流派的戏。

在青研班三年的学习中,她主动跟艾美君老师学了《游龙戏凤》、《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等许多注重舞蹈和身段的梅派戏,重点练眼神和表情,来丰富自己的演出。为了表现京剧《宰相刘罗锅》中格格娇宠任性、聪明顽皮的性格,她借鉴《游龙戏凤》中花旦的指法、眼神,一改过去张派青衣“捂着肚子唱”的形象,整个人在舞台上动了起来,收到了很好的舞台效果。

她还将转益多师的学习体会上升到理论高度,融化到自己的毕业论文中。1999年,青研班三年学习期满,王蓉蓉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撰写出的研究生毕业论文,题目就叫:《扬长补短》。

“朱文相老师是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在写作之前,我与他沟通过三次,之后的写作非常顺利。当时,我住在干爸干妈家,干爸是清华大学毕业生,写完后,他帮我润色;那年,我加入了民盟北京市委,民盟的同志们也给了我很多帮助,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下,我的手写稿很快就变成了打印稿。”

“全班26名学生,我是第一个交毕业论文的,而且是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自己撰写的。朱老师收到我的毕业论文后,只改动了极少的地方,90%以上都没改动,他特别满意、特别高兴,我也很自豪。”

青研班上的“比翼双飞”

青研班的深造,使得王蓉蓉在人物刻画上有了明显提高。1999年,她被授予首届张君秋奖学金一等奖,而这也算是对她三年学习的一种鼓励。

王蓉蓉自己总结说:“青研班三年的学习,为我今后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青研班三年所学到的文化理论课非常多,涉及中国哲学、戏曲美学、戏曲导演、戏曲角色创造、中国文化史等诸多领域,打开了学员的视野,提升了学员的全面修养,让学员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对我个人来说,最大的收获是,在理论知识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分析剧本、刻画人物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以前,我比较重视唱腔、技巧和程式,现在,我更注重对人物性格和内心的把握。”

从青研班毕业后,王蓉蓉的京剧表演技艺又有所精进,在学习张派艺术精髓的基础上对人物的刻画有了新的理解:“京剧原本是靠口传心授的艺术,以前我们只是按照师父教的学,很多戏都是一句句掰扯出来的,虽然那时也要分析人物,但由于自己知识储备不足,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对人物挖掘得不够。上了青研班后,在分析剧本、理解人物、塑造人物方面,与以前相比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上一篇:张建国 缺文化就如雄鹰少了翅膀 下一篇:徐皓 一个远程教育学者的哲学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