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曹刿论战》教学的案例分析

时间:2022-02-13 11:24:02

关于《曹刿论战》教学的案例分析

课程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就其发展阶段而言,它不是教育的开始,更不会是教育的终结,这就意味着说,课程改革的理念也需要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发展。所以,我们赞成一种主动寻求改变和发展的态度。

课程标准的制定中,在理论上最重大的突破是解放师生,焕发其创造性。

怎样解放教师?课标制定之初,那些被时展推到前列的理论确立者,对未来的基础教育有美好的构想,但距离实践有很远的距离。怎样实现这个构想?谁能实现这个构想?他们很清楚,真正的实践者是教师。因此说教师决定着改革的成败。大家读课标会发现,许多提法还都是“模糊化”了的。例如“语文素养”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再如阅读就是“对话”,是谁与谁对话?对话是平等的交流,没有话语的强权,可以争辩,可以接受,也可以反对。可是,学习是要带来变化的,应该可以量化,对话改变的是什么?能考量这种变化吗?模糊化,会有多种思考,会有多样的解释,教师作为实践者,我们应该用实践来解答。这样,我们就有了探究的主动性。我们强调教师要有教学的个性,就其实质,就是要求教师要有个性化的思考和个性化的探索。

我们还希望解放学生。在学习形式上我们强调主动、合作、探究式学习,也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也就是要达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在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自能读书上,两者异曲同工。在学习内容上,我们强调语文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人文的东西,如文化、思想、认识、审美、精神等,可以“教”吗?有统一的答案吗?没有,那就需要自己感悟,自己解读。

有效的方法是自己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要掌握案例分析的方法。结合例子来说。

《曹刿论战》这一篇文章,通过一堂课完成两个任务:

1、复习文学常识,掌握重点字词,特别是词语的古今义和通假字的用法。能脱离课下注释翻译文章。

2、分析文章,注意人物形象和写作手法,多向课外拓展、延伸。

接下来,我大致地分一下任务:一组和四组文学常识、生字、词语的解释,翻译文章。二组和五组课文分析。三组和六组侧重于向课外延伸。

(各组在各自的板面上有写的,有分析的,有搜集信息的。用十分钟的时间积极准备)

学生一:《曹刿论战》一文选自《左传?庄公十年》,《左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

学生二:补充一下,《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优美,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在介绍完文学常识后,下面由我们组的 曹丽同学展示。

学生三 :刚才同学们对文学常识的介绍,我想强调一下个别词语的解释和用法(结合板面,指着分析并讲解,完成后提问)

(一)(1)间 jiàn(2)肉食者鄙bǐ(3)牺牲玉帛bó(4) 同“遍”(5)小信未孚fǘ,为人所信服。(6)战于长勺sháo(7)辙zhé

(二)(1)狱—— 古:案件,如“小大之狱”中的“狱”。今:监狱。(2)肉食者鄙:“鄙”是目光短浅的意思。(3)牺牲——古: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为正义而死。(4)又何必间焉:“间”为参与。(5)忠之属也:“属”为尽力做好本职的事……

学生四:文章出自《左传》,我认为《左传》通过记载人物的言行和历史事件反应出来的思想倾向,其中不少有显著的进步意义,如主张“重人事,轻天命”,强调“民心得失”对政治成败的作用,歌颂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组长:刚才同学们分析了这篇文章,我们几个想演一下当时的故事情节。十年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鲁国,鲁庄公准备作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

结合以上案例我们会发现一些现象:

现象一:教师虽然注意到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采用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广泛参与,但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是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

分析:

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要么闲谈,要么无精打采保持沉默;不利于勤于思考的习惯的养成;教学的重难点遗失或淡忘,教学费时多,收效微,有悖于教师的意愿。

现象二:教师没有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刚一开锣,就草草收场,急于归纳总结。

分析:

学生没有全员参与,对问题的探究浅尝辄止,容易挫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参与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象三: 为了体现参与,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制作道具,再反复组织学生按照作课的要求进行演练或表演剧情。

分析:

挤占了宝贵的读书时间,学生没有时间诵读、感悟、积累,对学习语言,形成语感极为不利;容易给下一步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现象四:学生不能围绕重点积极有效的讨论,争吵、吵闹,不懂得倾听,脱离教材,漫无边际地发散。

分析:

语文学习中的发散空间很大,但不能漫无边际,否则脱离教学语境,达不到训练的效果,使一节课热闹但无效。

以上四例在语文课堂中经常出现。

教师比较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但是这种形式未必产生预期的效果。原因在于,这些做法悖离了学习和讨论的本义,只追求表面化的形式,忽视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造成了学习中热热闹闹的“被动”。

意识到问题的所在,我们每人都会找到前行的路径。

上一篇:从“自学成果展示课”谈课堂的转变 下一篇:引领学生探究科学 感受科学探究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