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滤曲线3联合钠曲线3对预防血液透析性低血压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2-13 08:57:30

超滤曲线3联合钠曲线3对预防血液透析性低血压的临床观察

【摘 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应用超滤曲线和钠曲线对预防或减少血液透析性低血压发生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10个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是否使用超滤曲线3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个,观察组使用Na―3.UF―3进行血液透析,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血液透析,采用自设表进行记录.观察2组患者透析性低血压发生率。结果:使用Na―3.UF―3进行血液透析的观察组透析性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超滤曲线;血液透析性低血压;效果观察

血液透析性低血压是指透析中收缩压下降≥30/15mmHg或收缩压下降至90mmHg以下,伴或不伴有低血压症状,是血液透析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达25―50%,影响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本研究主要观察在血液透析中应用Na―3.UF―3对预防或减少透析性低血压的发生的临床效果。为进一步对相应患者使用超滤曲线提供有力的依据,预防或减少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6月在我院血液净化室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0位,男性6人,女性4人,平均年龄28―68(49±5.6)岁,5―84(26.3±4.2)个月。其中原发病为肾小球肾炎6例,糖尿病肾病1例,肾结石术后1例,高血压肾病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血液透析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德国产费森尤斯4008B血液透析机,聚砜膜透析器,标准碳酸氢盐1+34配方。透析液流速500ml/min,血流量200―250ml/min,透析液温度36.5℃;透析液浓度K+2.25―2.36mmol/L,Na+137.3―147.4 mmol/L,cl-90.6―105.5 mmol/L,Ca++0.97―2.48 mmol/L;透析频率为2―5一次,每次4小时;使用低分子肝素钠和普通肝素钠抗凝;观察组UF总量为1.0―5.7Kg,对照组为1.0―6.0Kg。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血液透析,观察组使用Na―3、UF―3进行血液透析,初始钠为141mmol/L,结束钠为135mmol/L,超滤曲线为3段呈阶梯性递减。并且避免其他引起透析性低血压的原因如:干体重评估不准确,透前服用降压药,透析中大量进食,低蛋白血症等。

1.3透析性低血压的诊断标准:血液透析中平均动脉压较透析前基础血压下降≥30/15 mmHg或收缩压下降至90mmHg以下伴或不伴低血压症状:如打哈欠、焦虑不安、出冷汗、胸闷、心悸、乏力、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头晕、肌肉痉挛等。[3]

1.4观察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按血液透析常规进行观察:每1小时测量生命体征并详细记录低血压发生症状、处理方法、及时完善自设表格资料。观察组5人共进行血液透析170台次,发生低血压4例;对照组5例进行血液透析165台次,发生低血压31次。

2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P

3结果

观察组170台次低血压发生率为2.4%,对照组165台次低血压发生率为19%,应用Na―3UF―3进行血液透析可明显降低透析性低血压的发生频率P

4讨论

透析性低血压原因分析:

4.1有效血容量减少.常发生在血液透析3―4小时,由于透析中血容量的维持有赖于组织间隙的水分到血管中再充盈,体外循环血流量突然增加.血管的反应性低下,没有预充液体进入体内引起回心血流量减少,心搏出量下降导致低血压。[1]

4.2渗透压降低

在尿素氮清除率达50%时(3―4小时)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引起水分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导致血容量减少,同时由于血浆渗透压降低,阻止水分由血管外向血管内移动,引起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导致低血压。[2]

以上2种原因是导致透析性低血压发生的主要原因。观察组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许少英,李绪诚,庄妙华.可调钠与超滤曲线式透析在水负荷过多患者血透中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7,5:1247―1248,1252

[2] 梅爱敏,潘文君,许烨琴.可调钠联合超滤曲线预防透析低血压应用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8:573―574

[3] 陈香美主编.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59―60.

上一篇:经肌间隙入路与正中常规切口入路植椎弓根钉治... 下一篇:探讨囊性肾癌的早期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