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智慧语言基本特征

时间:2022-02-12 09:57:01

语文课堂教学智慧语言基本特征

俄罗斯有一句谚语:“不是蜜,但它可以粘住一切,它就是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人们用它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创造文化。精彩的语言能够动人心弦,甚至震撼世界。

语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语言,对教师职业尤为重要。教学语言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和必要素养,是教学艺术中的基本而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接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教师完成“传道、授业、解惑”任务强有力的手段。因此,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的素养时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语文教师教的是语言,因此,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很高的语言素养,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

而要提高教师的语言素养,必须先明确语文课堂教学智慧语言的基本特性。

一、 典雅

教学语言是一种有声语言,从形式上首先表现为口头语言,教师的教案、讲稿必须转化为口头的教学语言,正如严济慈所说:“要用自己的话把书本上的东西讲出来,要发挥,要有声有色。”优秀语文教师的课堂,其语言若是实录下来,常常会像一篇典雅优美的散文,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于漪老师是“情感派”语文教学的名家,于老师在教学《雨中登泰山》一文时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游览过祖国的名山大川吗?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万态、气势磅礴的三山五岳,孕育着我们民族的古老文明,一想到它们,民族的自豪感就会充满心头。那具有拔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的泰山,就是这样的一座山,历代多少文人墨客写诗撰文讴歌赞美。杜甫的五律《望岳》就是其中之一,诗中那‘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是令人神往的,只有攀登到绝顶,才能领略到无限风光。今天,我们学健吾同志的《雨中登泰山》,请作者为向导,带领我们去攀登那高耸雄伟的泰山吧!”这样的语文教学语言,就会成为一道有光彩、充满某种精神、包含某种情味的语流,潺潺流过学生的心田,让知识、情愫和思想,自然渗入并积淀在学生意识的深层,引导学生很快深入到文章所描绘的境界中去,一任思想感情的野马去与其一同驰骋,因而也就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感情冲击力量。

美国卡尔顿大学赵启光先生给学生讲授《念奴娇·赤壁怀古》,笔者不得不为整堂课中教师精彩典雅的语言所折服。

“以流水来代表时间的流逝,苏轼不是第一人。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也说过,‘你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西方人常说我们中国人没有信仰,事实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中国人对时间和空间有深刻的感触,而诗人把这种感触描写出来,得到整个民族的回应,就说明在我们中国人心目中,存在着一个文化信仰:那就是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感触,对大自然阔美的追求。所以,让我们仰望星空,让我们俯视大河,举我们的双手,迎接时空的洗礼。”

你说这是在讲课还是在写诗作赋呢?如诗如歌的教学语言才能让学生如痴如醉。

二、 机智

教学需要传授知识,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知识,就要讲准,讲清,讲在关键处。教学也需要发展智力,因此,教学语言就应当引导思维,在有疑处释疑,在无疑处激疑。机智教学语言不在多,而在精。茅盾作品中的主人公梅行素给官太太们讲课,讲到江南才女柳如是因丈夫投敌而投水自尽时,有人问道:“哎呀,她死了吗?”梅行素说:“不,她没有死,她被人救了,但这并不重要。”“但这并不重要”这句话可太重要了,因为它启发学生更应当关注人物的民族气节。

机智的教学语言更应当是生动的而不应当是刻板的、僵化的、枯燥的。这样才能显示出教学语言参差起伏、张弛有度的流动感和生命力。或侃侃而谈,像大江奔流,或娓娓道来,如小河淙淙。再回到赵启光先生讲授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上,当同学们介绍完文武两赤壁后,赵启光老师用51秒钟时间画了苏轼面对文赤壁和周瑜面对武赤壁两幅栩栩如生的简笔画。看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惊叹这位教授深厚的美术功底。赵老师让学生设想如果去旅游,是选择文赤壁还是武赤壁,并说明理由。赵老师随口吟出“一将功成万骨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引导学生理解:“文赤壁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美的追求,对人生的感悟,是更有想象力的地方。”

我个人认为,作为一堂语文课,最精彩的当是这样一个环节——

“你读了这首词之后,有不同的想法,有不同的感慨,愿意拿出来挑战,拿出来讨论一番吗?”赵老师这样鼓励学生道。

同学们提出:“这首词和我们的关系可能有点遥远,所以我们比较没有办法感受到那种蓬勃的情怀。”这可是与教师所引导的及本课老师想达到的目的截然相反的结论。我甚至把它理解为这位同学根本不接受老师这一堂课的“谆谆教诲”!

面对这样的场景,赵老师竟是这样机智接话的:“她的意思是说,你们说得都很对,但是我无法切身体会这一点。你们说得非常遥远,愣把它拉到生活中来,所以我没有办法感觉到。她有这种想法的原因何在呢?”

紧接着,学生从与老师不同的角度,谈到这首词之于今天的意义。甚至有学生提出这首词无所谓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

对所有的不同理解,赵老师只将此归结为:“大家对这首词的热爱,正表现了我们深沉的执着的精神风貌,这就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传统——就是我们相信文化的力量。虽然时代变化了,时代不同了,但是我们心目中还是存在着这一种对诗人、对文化、对思想的尊崇,这是一种软实力。而这一点是深深地埋在我们中国人心里的,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最大收获。”

《学记》曰:“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是说:高明的教师的教学,在于善于引导: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决不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

三、 幽默

智慧语言特别需要幽默感。苏联著名教育家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雷曼麦也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能为人接受。”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早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而教师语言的趣味性是学生兴趣的重要源泉。

例如,《荷花淀》写水生嫂听到丈夫把家里事托付给她时,课文写道:“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就这么一句话写出了一个中国农村妇女对丈夫的痴情、对家园的热爱,这两种感情自然地统一在这朴素的话语中。为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原作的妙处,教师不妨假设另一种写法与之比较。“女人定了定神,从嘴里吟出一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孩子他爹,你就放心大胆地去吧!”学生哄堂大笑,在笑声中进一步领悟到原作的真挚、自然、细腻。

还有位语文教师在上课时,一只蝴蝶飞进了教室,并且围着教室玻璃飞来飞去,有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就随着蝴蝶转来转去。于是,这位教师停下课来说:“我现在提一个问题让大家回答,你们知道这只蝴蝶为什么在教室飞来飞去吗?”同学们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好。这位教师接着说:“这就是‘蝶恋花’,因为你们都是祖国的花朵嘛!”风趣的语言让同学们会心地笑了,笑声中一位学生打开窗户放走了蝴蝶,学生的注意力又重新集中到课堂的教学内容上。轻轻松松,一语飞渡,可谓是巧妙的移花接木,绝妙的艺术处理。

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容易让人接受。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像火种点燃学生心底的兴趣之火;像石块,溅起学生心灵港湾的兴趣之波,使我们的课堂摆脱“匠气”和“死气”,充满“生气”和“灵气”。

语文大家们讲课就是与众不同,他们的语言带有鲜明的个性,烙上深深的“自我印记”,或质朴丰实,或华丽典雅,或幽默机智、妙语连珠,或稳重凝练、有条不紊,可谓各领,异曲同工。于漪老师是词采丰华、情真意切的诗化语言;钱梦龙是凝练硬朗、深邃缜密的理性语言;而魏书生则是平易中和、亲切风趣的商讨语言。这样的教学智慧语言是长期锤炼而生成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

上一篇:浅谈足球游戏在足球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与时俱进,凸显德育时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