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意与匠

时间:2022-02-11 06:42:09

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意与匠

摘 要:城市环境的不断优化和改造,使得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其中,园林植物景观在美化城市环境、装点城市风景方面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本文从城市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角度出发,结合景观设计意与匠的内涵,对城市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的配置原则、手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城市景观设计;园林植物景观;配置;"意"与"匠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181

1 植物景观配置中意与匠的表达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合理的植物配置不仅要以高超的园林技术为支撑,还要以艺术为导向。所谓植物景观配置的意,即是园林设计文化内涵的表达,而植物景观配置的匠,则是景观配置技术内容的体现。意代表着植物本身具有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是设计者审美观、艺术观、宇宙观的融合,从这个层面上讲,意是设计者内心世界在天地自然中的反映。为了贯彻意与“匠”,就需要同时兼顾科学性和艺术性,保证园林植物被栽种到适宜地点,使其在养护和管理后能够顺利成活、成景,为美化城市环境、丰富人们的精神园地发挥更大的作用。

2 城市园林植物景观的基本配置原则

2.1 自然性原则

自然性原则是指植物景观的配置要与栽种地区的自然条件相宜,即根据园林植物本身的生长习性进行合理配置。

2.2 地域性原则

在对园林植物进行配置时,要结合栽植地点的水系特征和地形特点进行合理设计,并且选取能够匹配地域景观类型的植物群落。为了保证各类植物能够更好生长,要尽可能开发乡土植物,避免盲目大批量地引进外地植物。

2.3 层次性原则

园林植物景观的配置工作中,常常需要利用大片林木和草坪进行配置,在植物栽种阶段,需遵循层次分明、舒朗有序的设计原则,以丰富景观层次,提高景观的美观度和审美价值,并使其更好地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同时,为了避免景观过于单调,有时还会采取乔木与灌木组合、草本植物与花卉组合、阔叶植物语长青植物相结合等配置方式,使其景观环境呈现出四季分明的特点。

2.4 多样性原则

从城市环境建设的角度来看,园林植物景观的配置还需充分体现地域特色,推广应用本地植物品种和植物群落,体现本地园林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并且还要不断地优化不同植物群落的生长环境。同时,在配置过程中,要体现植物的季节性,使观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自然变化。

2.5 以人为本原则

城市园林景观是为了城市居民而建,园林设计者要在把握城市居民生活、行为规律的基础上,对园林植物景观进行合理设计和统筹安排,使其能够满足居民的需求,契合人们的行为感受。在创造植物景观时,设计者要充分考虑到人们的感性、理性需求,兼顾其生理和心理特点,着力设计出对人体舒适体验、健康有益的园林景观,打造出一片景色优美、环境宜人、亲切近人、为人所用的特色天地。

3 城市园林植物景观的手法

3.1 主次分明和疏朗有序

在具体的园林景观设计中,运用主次分明的手法,即是重点突出某一种园林植物,将其他树种作为陪衬。疏朗有序则是指园林虽为人工之作,但是在建造和设计过程中,应该尽量还原植物天然景观,不让其显露人工之态。与绿化设计相比较,园林设计不仅要重视绿化,还要重视美化,通过对不同园林植物进行优化组合和配置,使其构成情景更加丰富、景观没层次更加多样化的绿化环境,从而带给人更高的艺术享受。

3.2 空间围合

开放性的围合空间有着视线通透的特点,半开放性的围合空间则能够提供开阔的视野,同时具有视线封闭的特点,封闭性空间、竖向空间以及冠下空间等围合形式等均能够制造不同的视觉、空间感觉。结合栽种地点的地形以及组团绿地的特征,需运用不同空间围合形式,使得园林设计功能能够得到有效发挥。

3.3 几何、透视和变形

人们对园林景观产生的直观感受都是通过视觉获得的,优秀的设计者善于运用一些视觉原理来引导观者的视线。在利用园林植物进行造景时,要适时应用几何、透视和变形等多种造景手法,创造出更富有韵律的植物景观,以满足观者的视觉审美需要。

4 结束语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配置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园林景观的整体质量。而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如何综合运用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原理,关注城市居住者的生活、行为规律,遵循大众的审美发展规律,结合园林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习性,对园林植物景观进行合理配置,灵活应用多种造景技艺和手法,以创设更加优美的园林环境,不断地提高城市园林景观的实用价值、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 卢曼青.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意”与“匠”[J].山东林业科技,2010(03):77-80.

上一篇:农村散养土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茄子反季节无公害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