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化”教子,让小顽童变成“小学霸”

时间:2022-02-11 01:23:29

“形象化”教子,让小顽童变成“小学霸”

儿子四岁时,为了他吃饭的问题,我天天都憋着一肚子气。和很多小孩一样,他吃零食可以吃个不停,但正常饭菜碰都不愿碰。我强行停掉零食让他饿肚子,他饿得实在受不了了,就舀几勺饭菜吃,但也不过几勺,勉强支撑不饿。

他爸的方法很直接,一个衣架子放在饭桌上,不吃的话,照着他的小屁屁就是一衣架。儿子边哭边吃,个把小时只能吃下鸡蛋大的一团饭。幼儿园的老师也反映他压根不爱吃饭。这样下去如何是好?

有一天,我正守着儿子艰难地吃饭,他爸在看一部电视剧――《暗算》。剧中,为了说服只有六七岁智商但具备神奇听力的阿炳再上机帮他们寻找敌人的电台,男主角把阿炳带到湖边讲了一个捕鱼的故事,并且形象地把捕鱼比喻成找敌台。阿炳竟然立刻领悟了。我不禁心中一动,对儿子来说,暴力肯定是不行的,“形象化”教育效果会不会好呢?我决定试一试。

我带儿子来到花卉市场,买了两盆他最喜欢的四季海棠。我告诉他,等花开了,我们一起把花送给他最喜欢的幼儿园老师。

回到家,我和儿子一起把两盆四季海棠移栽到一模一样的瓷盆里,写上1号和2号。我施肥的时候,儿子很开心地帮忙。可在给1号海棠施了肥后,我制止预备给2号海棠施肥的儿子,说:“这肥料就是它的饭。2号跟你一样不喜欢吃饭,你不要勉强它。”儿子看看我,又看看海棠,说:“那好吧。”没过几天,2号海棠的叶子开始发黄。儿子有些着急,说:“妈,给2号也吃点‘饭’吧。”我说:“它不喜欢吃呀!你不是最讨厌别人强迫你吃饭吗?它也一样。”一个月过去了,1号海棠开出了红白柔嫩的花朵,可2号只剩下几片叶子。

儿子看着2号海棠,几乎要哭了。那天吃晚饭时,他居然主动而顺畅地吃了一大碗。我和他爸不禁相视而笑。至于那两盆四季海棠,他也定期给它们喂‘饭’,长势喜人。在那年教师节,我和儿子一起把盛开的海棠花送到了幼儿园。

从此,我在给儿子讲道理时,总是尽量形象化。比如,为了让他改掉咬手指、掏鼻孔的坏习惯,我从网上下载各种各样的细菌图片,那些像虫子或小怪兽的家伙,一下子就震住了儿子。我还找到几本如《肚子里的火车站》《牙齿大街的新鲜事》的绘本,里面形象化地把肠胃比喻成火车站,把龋齿比喻成牙齿里的细菌小人在钻洞,从而教育小孩要多吃蔬菜、按时刷牙。儿子听完故事后,果然不再挑食,不再偷懒不刷牙。

后来,儿子上小学了,生动好玩的他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我又拿起了“形象化”这件武器来帮助儿子。比如,我喜欢把书本上的知识包括习题等变成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实在没办法代替的,我就从网上找到图片或视频,让他有直观形象的感受。甚至包括背古诗,我要求他爸和儿子一起把古诗排成微电影,让儿子来演诗人或是诗中的人物、动物。比如,背《咏鹅》时,我会让儿子举起手来学“曲项向天歌”的动作,或是双手划动学“红掌拨清波”……把枯燥的背诵变成演员的动作或台词,儿子常常乐开了花,三两下就把诗背下来了。

原本不爱学习的“小叛逆”,在我的形象化教育下,成为品学兼优的“小学霸”,还多次在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中得奖。语文老师还说他编的小剧本风趣幽默,令人惊喜。作为妈妈,我自然开心。当然,我最开心的还是,虽然课业负担有些重,可儿子在“形象化”中学得有趣,像一棵阳光下灿烂成长的向日葵。

上一篇:有的是因为美,有的是因为病 下一篇:行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动力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