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震 第7期

时间:2022-02-10 06:44:30

一到震区,我就被看到的惨状惊呆了:断壁残垣,尸横遍野。屋无全瓦,人无完人。尽管先前看了电视,听了广播,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还是被这副人间地狱的景象镇住了。

作为省作协赴灾区慰问团成员之一,我除了慰问灾民和指战员外,还要收集整理抗震救灾中典型的人物和故事。说白了,带着创作任务来的,实际上就是采风。不过,这种时候说采风是没人性,不让提。只说搜集创作素材。

我接触的北门县,是这次大地震的重灾区。倒塌房屋最多,伤亡人数最多,近万人在地震中丧生,几十万人无家可归。采访中,不断有人向我提起一个人,说他的事迹很突出,符合你们所要的典型。我了解了他的大致事迹:在北门中学现场,他强忍失去爱子的悲痛,主动充当志愿者,在发现儿子尸体后不到两小时,就投入了寻找和挽救其他被埋学生老师的战斗中。当时救灾大军还没到达现场,他协同当地的民警和消防队员,成功救出了12名被压学生。大部队开到现场后,他仍没有停下,继续同一道,拼着命找寻幸存人员。三天三夜,几乎没合眼。后来在一次抢救伤员中,余震来临,一位团长下了死命令,不准再进入摇摇欲坠的楼体中。他不听劝阻,趁人不备又钻了进去,结果被倒塌的楼板砸中,当场不省人事。被紧急送往医院,从昏迷中醒来,第一句话就是“救人、救人”……

向我转述他故事的人,无不流下动情的热泪,我也听得泪眼婆娑。当下就决定,重点要写写他。我向人打听他所在的医院,得知他被转往成都一家医院。刚到灾区,不好马上折返,我在心里记下了他,给他预留了足够的位置。随后我继续深入到救灾一线,到官兵和社会群体中间,采写了许多和他一样感天动地的人物通讯。

但我一直没有放下他。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被作协领导安排到成都双流机场,了解和挖掘空运救灾物资过程中的动人情节。一到成都,我没有急着往机场赶,擅自决定先去医院看看他。等我赶到那家医院时,却听到一个让我震惊异常的消息:他自杀了!

整个成都之行的采访我都是在极度惶惑和惊异中度过的。

半个月后,我才辗转了解到了当时的情景:

在医护人员的大力抢救下,他的伤势一度好转,很快能下床活动了。就在他坚持要求出院而未获医院准许的时候,同病室来了几个新伤员。其中有他同儿子一个学校的同学家长,还有几个据说是一所“希望小学”的学生家长。他们都在地震来临第一时间被埋,36小时后又被搜救出来的。都是很严重的骨伤,所幸脑部都无大碍,思维很正常,还能聊天。说到孩子时,他儿子同学的家长们禁不住嚎啕起来,他也跟着流下了热泪。“希望小学”的几个家长表示了深切的同情――这几个家长的孩子竟无一例外地在这场灾难中幸免于难。非但如此,包括这所学校的其他教职员工以及炊事员在内,所有人都在地震中安然无恙。“希望小学”的校舍在8.0级大震中巍然屹立,丝毫不为所动。堪称奇迹!

据当班护士讲,从这些家长来后,他就一直沉默,一句话不说,跟谁也不搭腔,并且开始不配合医生的治疗,本来已经好转的病情又恶化了。终于,一个下雨的夜晚,他趁人不备,拔掉了自己身上的输液管。等到发现时,已经晚了。

他就这样走了。

他是整个震灾中惟一一个获救后由于精神错乱而死亡的人。

通过调查,他的身份逐渐被世人所知:他是一名建筑承包商。他儿子所在的北门中学教学楼,就是他负责施工建造的。

上一篇:返城 第7期 下一篇:都是钓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