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高中语文教育的母性

时间:2022-02-10 02:37:54

唤醒高中语文教育的母性

高中生语文学习困难在哪里?教师抱怨语文教学之难难在哪里?即使经过新课改实验,我国的母语教育,特别是我国的高中语文教育似乎仍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语文教育的问题不仅仅是语文教师的问题。母语贫血的背后是民族精神的贫血。德国教育家洪堡特有一句名言:“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人们的任何想象。”当全民学外语成为国家战略,当“政史地、音体美”成了副科被一些学生当成敲门砖,当学生被关进教室与世隔绝,当知识精英把出国定居作为人生首选的时候,母语的衰落,国民人文素养的衰退,甚至是社会文化环境的紊乱就成了必然。

语文是各科之母,其母性表现在哪里?一是因为它的文化、情感、思维等深层次的内容,成为一切思维图式和精神图式认知的基础;二是现代各种门类的学科,都在走向精细化的极端,但其总源仍是语文。作为母语,实际上有三个层面的东西,一是语音、文字、词汇和语法,这是最表层的东西;第二个层面,是修辞、章法、为文技巧等;三是文化、情感、思维等精神层面。第三个层面才是高中语文教育的真正内核。高中语文教育应该是介于第二层向第三层发展的一个过程。

高中语文教育母性缺失体现在何处?如何唤醒高中语文教育的母性?

母性体现在本色。

母性体现在真实,本色,不求即时回报,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学习是长效性的,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

但我们现在看到的现象是不少教师把基础年级语文教学当成高三来教,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学校不断的考核排队,使得语文老师被动应对。语文是一个长效的学科,比如,语文学习的习惯养成需要一个过程,以文言文教学为例,查字典自学就是必备的能力,但为了应对考试,就必然要大量让学生学习记忆。阅读积累显示出效应也需要一个过程,短时间怎么能体现出来?

基础年级语文教学应该怎么做?我认为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特别是自学习惯和阅读积累、写作原始素材积累的习惯。语文教学因为其显效较慢,容易为学校领导和其他老师所诟病。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但现实是频繁的分班,使得学生语文学习的习惯养成难以实施,也使得语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文纽带不断撕裂。这一点需要高度重视,而且需要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有序衔接。

以高三现代文阅读和古诗词欣赏为例,大家都在思考,学生错误率高,怎样才能得高分?其实,在高一时就要解决如何读文章的问题,我们的学生缺少“静下心”来读完文本的意识,缺少梳理文章内部结构层次的意识,连阅读文章先分段标号都不能做到。过去做教研员时,我也赞同一些老师舍弃必修教材个别文章的想法,现在重新回到一线教学,回头想想,类似于《获得教养的途径》这样的文章,不正是培养学生论述类文本阅读能力的好文本吗?古诗词欣赏高三重在揭示规律,但如果从高一就流连于技巧分析,缺乏对诗词的诵读感悟,缺乏整体感知品味的意识,那古诗词欣赏就不断停留在炒冷饭这个层面,难以取得实效,而这一些正是应该在高一做的工作。我区要求基础年级实行“5+2”课时,即用两节地方课程引导学生阅读欣赏,这样做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我区励才实验学校开设“作家专题阅读活动”,每学期精选一个作家,选择其优秀作品,集中阅读交流,同时邀请作家来校开设讲座,让作家和学生开展互动交流,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对学生奠定厚实的阅读基础无疑是有效的。高三可以开展主题阅读,这样做不仅可以缓解学生考试的焦虑症,同时也开阔了学生视野,为学生阅读和写作提供素材库。

母性体现在全方位。

著名课程专家钟启泉教授曾说:“语言同人类的客体认识和关系认识(情感、意志、态度等)密切相关”,“语言同人类认识的一切作用密不可分”。语言可以表达人文文化、历史文化、科技文化等一切文化,但我们的语文教育已经窄化到文学教育的范畴,文学教育又已经窄化到小说和散文(含古诗文)的教学了,试想一下,这样的情况长此以往继续下去会出现什么结果?

因此,高中语文阅读的“底盘”应该宽一些,再宽一些。阅读的面不能仅仅是散文、小说,这些文本是高考必考的,但是也要引导学生读一些“磨脑子”的文章,读一些“诗性”的文章,随笔、杂文、传记、诗歌都应该涉猎。我们现在常常抱怨学生不会写议论文,其实,根子还在于学生视野狭窄,不会思考,或者思考缺少深度。阅读教学还要关注中外哲学、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积累,视野再开阔一些。我们的语文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如阅读哲学类文章,提高学生思想的含金量,居高临下辩证地分析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著名特级教师曹勇军的《高三(10)班在六楼》一书介绍了他在高三一年开设“时事讲坛”的思考、做法和成果。尽管曹老师用十个关键词介绍了他的思考,但我还是不想急功近利地去评价这件事情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有多大作用,因为我过去也做过这类尝试。我想这件事的潜在价值在于,它教会学生关注生活,教会学生思考与分享,教会学生质疑与批判,这才是语文教育的母性所在,如同每个母亲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够独立生活那样。试想一下,一个人接受过母语教育10多年却不能熟练地运用母语去阅读表达,这岂不是一件挺奇怪搞笑的事?

我们的语文教育有时要做点“无用”的事,营养要均衡。诗人北岛说过一段话:“读书与上学无关。那是另一码事:读――在校园之外,书――在课本之外,读书来自生命中某种神秘的动力,与现实利益无关。而阅读经验如一路灯光,照亮人生的黑暗,黑暗尽头是一豆烛火,即读书的起点。”所谓“神秘的动力”也就是人本身的精神需要而已。比如,一些长篇巨著,历史著作,名人传记,人文地理等,这些无用的东西和高考并不直接相关,但和人的成长有关。

母性体现在放手。

每一个母亲都清楚孩子最终要离开自己独立行走,因此要教孩子学会生存本领,最终必须放手,语文学习也是如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学生的语文学习一开始是要老师扶一扶的,但不能到了中学甚至大学还要扶,那既是学生的失败,更是教师的失败。

阅读也好,写作也好,都需要经历放养、领养、再放养的循环过程。孩子一开始需要学会爬,要牙牙学语,语文学习也是如此。阅读需要让他自己有兴趣看着玩,写作和口语表达要让他先自由说写,虽然不像样,但这是源自天性,自有其真意趣在。若是一开始限制或者是引导过度,恐怕就会使学生丧失了兴趣。语文教学的特点是慢热、恒温,这个时候需要的是时间和耐心。因此,允许学生自由阅读,写作随笔等,能让学生保持一定的学习兴趣。

但老师也不能完全当甩手掌柜,要从“放羊”式向“领头羊”式转化,从“注水”式向“挖井”式转化。需要利用课堂阵地教会学生自主阅读欣赏,教会学生品鉴习作。过去对阅读的重视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重视宣传阅读的作用,不没收学生的课外书,同时带领学生用好图书馆阅览室等积累。阅读摘抄固然有好处,但放羊式阅读效益不大,易受其他学科老师以及班主任诟病。语文教学不能仅仅靠无心插柳,也要做一些“有心栽花”的工作,不仅要让学生直面文本,观其貌,凭借着自己的心智和阅读经验对文本进行直接的审美感知;还要和学生一起“寻其味”、“悟其道”,让学生潜心会文,自然涵咏于文本语言所描述的情境之中,用心体味、捕捉和追寻文本的情趣和意蕴,在揣摩体会文本的过程中,让心灵与文本所传达的内在生命结构之间产生深层次的契合,从而进入一种豁然开朗、心领神会、赏心怡情的境界。

写作的指导也是如此。我们总以为孩子缺少的是写作技巧,其实,很多著名作家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孩子们缺少的是生活,缺少的是体验,缺少的是悟性。阅读和写作从来都是不可分离的,而且写作本身也是“情动而辞发”的,再多的技巧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做基础,就等于我们手拿着擀面杖,熟记着擀面的技巧,但没有面粉,谁能擀出一碗面来?

阅读和写作是交互共生的,阅读让我们能更理解写作的规律,让我们懂得如何去观察生活,去学会表达,写作让我们懂得交流,同时也会增强阅读欲望。当你要写点东西的时候,你往往会要去查找一些资料,或者回头去翻翻已经读过的书,这时,你可能会觉得,自己的书读少了,或者读得不认真。人们常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其实也可以这样说,“书到‘写’时方恨少”。放手让学生阅读和写作才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正道。

母爱宽广无边,母语博大精深,但弱水三千,我们的学子只能取一瓢饮,因此,唤醒高中语文教育的母性,我们的学子才能真正传承中国语文。

王书月,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姜堰。责任编校:高述新

上一篇:做好班主任工作 培育高职护理人才 下一篇:寻找农村初中名著阅读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