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识字教育的新探索

时间:2022-02-10 01:20:08

幼儿识字教育的新探索

识字教育一直作为一个尘封的课题在幼儿园无人涉足,而现代社会随着幼教领域所涉及范围的不断拓展,许多的专家学者又重新以新的观念,新的角度去观察中国的汉字,在剖析象形表意的方块字的同时,也在幼儿园逐步进行研究探索,近年来,为了适应这一研究趋势并顺应家长的需求,笔者积极参与了此项实践活动,以了解汉字和学期后期幼儿发展具有何种程度的联系。识字教育在幼儿园是否具备可行性,识字不识字对早期阅读究竟能够产生多大作用。

一、把握幼儿内在心理机制,给予他们识字的空间

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智慧和想象造出了中国汉字这一简洁明了的图案和蕴意巧妙结合的文字,幼儿看汉字就像看一张简单的画,尤其是进入入学前后期大班阶段,他们对文字的兴趣逐渐变浓了,常看见小朋友在看彩绘本的时候对汉字加以猜测,有的几个人在一起争论,有的干脆跑来问老师:这是什么字呀?所有这些迹象,都表明幼儿内心深处对汉字有一种强烈的探索和认知欲望,因此,笔者便从幼儿最乐于了解的汉字入手,逐一创设了一个有字的空间。

1.利用游戏区的方寸天地,让幼儿识字。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角,幼儿常常会流连忘返,因此,笔者一开学就在各游戏角贴上了不同的汉字,并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让他们知道有了字就有了标记,你一看就能明白这是什么游戏,一些幼儿很快接受了这些汉字,而另一些幼儿还仅仅把目光停留在游戏过程中,对这些字浑然不予关注。于是,笔者一边扮作客人老师,巡视着游戏区,一边有意识地发问:“这是什么地方呀?”“这是医院”“噢,在哪挂号”“诺,那里!”热心的小朋友用手一指,笔者佯装不解,怎么是那里挂号,不是这里吗?(笔者指着配药处)“唉,你真笨,这里写着挂号呢,”徐昊天得意洋洋地数落起我来,“噢,原来这里有字,对,看看字就明白这里是什么地方了。” 笔者作恍然大悟状。其次,笔者还将两个娃娃家设在教室里,不让幼儿在选择时看汉字标记,并给苹果家的娃娃起名苹果,如此对应反复,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轻松地认识了这些字。

2.利用“我给妈妈讲故事”,让幼儿识字。在设置语言角的时候,笔者和配班老师一起协商如何使用这一小角落,并充分发挥作用。最终我们决定让幼儿将每天讲的故事用口述的形式请家长代记录下来,并每天及时更换语言角的内容。幼儿看到爸爸妈妈记录的故事,会很自豪地看着上面写的内容表达出来,遇到不认识的字还会互相讨论。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很多汉字。

3.利用幼儿的姓名编号,让幼儿识字。笔者班有35名幼儿,其中含不同汉字100多个。学期初,我们把评比栏设计成一张表格,把幼儿照片和名字一一对应排列在表格上,幼儿起初只是指点照片和名字进行议论。一段时间后我们取下照片,幼儿之间的好胜心理使他们一有空便去数星星,几番比较便把一些幼儿的名字作为一个整体了解并认识了。笔者趁势打印了全班幼儿的编号姓名,如1号茅倩等,分别贴在幼儿的操作柜、杯子架、毛巾架上。幼儿每天都要在这几处进行活动,在每天与自己名字的无意交往中幼儿渐渐认识了它们,尤其是在图画袋上,每次绘画活动结束后,幼儿总会去那里品评一番,有时看到一张好画急切想知道是谁画的。因此,对字的认识也就在相互交流,一次次观察、验证中得以巩固。一学期下来,笔者班有20%的小朋友能迅速认识全班小朋友的名字,42%的小朋友能认识他好朋友的名字及一些特别幼儿的名字,27.5%的小朋友能根据编号及简易字识名字,全体幼儿都能认识并写出自己的名字。

二、开展系列早期阅读活动,帮助幼儿系统了解汉字的构造规律

早期阅读是指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前期阅读准备和前期书写准备,在文字方面,其主要培养目标是能初步认识、了解文字和画面的对应关系,愿意辨认汉字。因此,本学期围绕此项目标开展了系列活动,为幼儿更好地接触语言文字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了幼儿对文字的兴趣。

1.日常生活中的拆字游戏。课余饭后,笔者有意识地安排了一些拆字游戏,如将冰、好、冲等字或按笔划或按其义拆开,在幼儿理解其造型意义后加以复合,并用形象化、拟人化的方法介绍字的笔划构成。如“我”字,在介绍给小朋友时,笔者一边在黑板上写,一边编了一首儿歌:“斜斜一个点,长长一根线,我找小勾子,用手抓抓紧,我用大勾子,用手抓抓牢,上面加个点,我就站得好。”幼儿根据儿歌进行了“我”字的“画画活动”,幼儿写画的过程,完全不是在写什么字,而是像念儿歌、画小猫一样,用心描绘着这样一幅画,在装订幼儿画纸时,题为“我的画”的封面设计满足了幼儿的自编自画心理,突出了幼儿稚拙、可爱的天真模样。

2.集体教育活动中的系统引导。集体教育活动中的汉字展示,是识字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它通过老师系统化地介绍汉字,使幼儿对汉字的结构有一个明确的了解,能够初步感受汉字的造型特点,因此,在本学期的早期阅读“三点水”活动中,笔者制订出了:①教会幼儿认读汉字:海、浪、汗、泪、沙等,使幼儿知道以“三点水”为编旁的汉字均与水有关。②使幼儿根据“三点水”的字结构进行发散性思维,归纳、复习汉字内容。③让幼儿体验与汉字系统交往的快乐情感这三个目标。并采用了字画形结合的直观设计,使幼儿了解有三点水的汉字都跟水有关,启发幼儿想象,你还见到哪些字有“三点水”,幼儿说出除了课堂上出示的海浪、流泪、出汗、橙汁、洗澡等词外,还想出了泽、江、河、洋、沈、滢、洁、湛等字,在其它早期阅读“足”字旁的汉字,“草”字头的汉字等活动中,幼儿表现出的兴趣无一不显示出汉字对于大班幼儿的吸引力。

三、提供幼儿实践的条件,使他们获得成功体验

显然,对于本项活动的最终目标并不是在一年内让幼儿识多少个字,而是以发展其早期阅读能力为己任,因此,这里的识字教育是为幼儿自己获取知识,增强其阅读能力提供的又一项工具性帮助,有了对汉字良好的辨认能力,幼儿便能从各种各样的图书、画册中去讨论、想象,从而习得一些方法,积累一些经验,在强调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今天,心理因素,尤其是自信心等的培养已愈来愈受到教育者的重视,一个能说会道善于表现自己的孩子固然能在众人面前拥有自信,那么一个不起眼的小娃娃能告诉目不识丁的老奶奶东西南北,一定同样能拥有一份自信,小朋友领着他们年逾六旬的爷爷奶奶,指着墙上的名字或文字符号告诉他们是某某,这是我的画《龟兔赛跑》,这些图书是我们自己画的……当一脸惊讶的老人询问这字是谁写的时,连不起眼的徐详小朋友都骄傲了起来:“是我自己画的!”多一份成功便多一份自信,小朋友的目光也变得更加忙碌。许多家长都反映,现在小朋友每次在大街上、在公园都能说出一些他们认识的字,还真不简单呢!

综上所述,幼儿识字教育在促进幼儿发展方面固然取得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幼儿毕竟和成人不同,他们根本不用像成人那样去分析,理解字的偏旁、部首、表音、表意、象形等内部结构及其关系,而是把一个个的汉字,当成一个一个完整的由若干线条组成“图形”来识记,当这一组汉字拆开分散到其它陌生的字中他们全然不知。相当一部分识字来自于幼儿对图形字体的无意记忆,如何正确加以引导,让幼儿识字教育拥有更加广阔的前景,使其最终为幼儿早期阅读进行有益引导,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上一篇:幼儿孝心培养的实践与反思 下一篇:走进学生心灵 关爱“五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