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情景教学法的运用与探讨

时间:2022-02-10 11:46:02

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情景教学法的运用与探讨

[摘要]随着课改的逐渐深入,我们处在一线的体育教师急需新的教学方法来适应课改的发展。在目前的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适应学生生理、心理的需要,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有趣味的活动中,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在不知不觉间完成学习任务,这已成为广大中学体育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情况,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对比法对情景教学法的特点、情景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操作方式、情景教学法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情景教学法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进行论述论证与实验对比,希望给广大中学体育教师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意见。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 运用 探讨

[摘要]随着课改的逐渐深入,我们处在一线的体育教师急需新的教学方法来适应课改的发展。在目前的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适应学生生理、心理的需要,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有趣味的活动中,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在不知不觉间完成学习任务,这已成为广大中学体育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情况,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对比法对情景教学法的特点、情景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操作方式、情景教学法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情景教学法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进行论述论证与实验对比,希望给广大中学体育教师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意见。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 运用 探讨

根据表1结果调查证明,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已被学生接受,尤其是小组合作型和游戏竞赛型的课堂模式最受学生欢迎,学生对技术型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感兴趣。调查中也发现部分体育成绩较好的学生对自由活动型的课堂模式有兴趣,对学生这种学习需求的变化,也应引起我们体育教师的重视。

3.1 体育情景教学法的特点

3.1.1 鲜明的主线体现体育学科的特性

主线是情景教学设计的关键,内容的设计可用"网状"教学框架,使各部分紧紧相连,节节递进,达到运用主线进行身体练习之目的。例如,主线是"山区学生上学(双杠支撑)"的课,准备运动是"钻山洞"――游戏激趣,基本部分是"翻山越岭"――双杠支撑练习,结束部分是"路遇好友(载歌载舞)"――放松练习。在教学过程中紧扣主线,为双杠支撑的技能学习服务。

3.1.2 适宜的创意为教材服务

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根据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对传统教学框架进行适当的突破、创新,把综合性知识与体育教材内容进行有机结合,赋予体育教材全新的教育寓意和练习情趣。

3.1.3 情感的融入为体育学习服务

体育心理学教授马启伟指出:"动机是指能引起并维持人的活动,将该活动导向一定目标以及满足个体的念头、愿望或理想等。"情景教学正是教师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而形成情"景"、意"境"。用背景音乐,生动语言激发学生想象思维、求知欲望、学习动机和情感,使这种学习的欲望与教师的导向产生共鸣,通过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等多边互动性成功震区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实现教学目标。

3.1.4 教学行为的安排为学生健康服务

体育教师在设计和实施情景教学模式时注重锻炼身体、调节心理和增加社会适应能力的实效性,运用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性,对情景发展方向的引导、启发和调控,帮助学生用愉悦的心境去承载适量的运动负荷,促进学生的健康。

3.2 情景教学的操作方式

3.2.1 游戏竞赛型的情景

游戏是使学生增强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在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练习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飞步取棒""青蛙跳高"等游戏教学。这种加入适宜竞赛内容的游戏教学方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比赛的激烈性与趣味性中体验到乐趣,又发展锻炼了能力与身体素质。

3.2.2 模仿型的情景

这类主题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学生的喜闻乐见事物、情景来创编故事、进行情景模仿来组织教学。在上七年级《团身前滚翻》一课中,本人采取了以下两种教学设计,一是以游动物乐园为主题进行设计,在导入部分让学生把自己置身于动物游乐园中,想象、模仿在游游乐园的过程中看到各种动物的各种姿态,引出猴子在地上滚的动作,从而导入本课题――"团身前滚翻"课堂教学。二是让学生模仿"老鼠偷油"的动作过程,先学生自行模仿练习,然后选择部分学生模仿表演,评出最佳模仿者,然后引出课题,组织教学。这样的虚拟情景使教学生动、活泼、有趣,学生的情绪被激活、积极性被调动,从而使课堂气氛变得更活跃。

3.2.3 故事型的情景

创设适合中学生特点的故事情景,借助故事情景使学生随故事的进程学习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技能。如田径教学中的快速跑可采用"冲出亚马逊"的故事。开始时引导学生模仿军人训练――四面转法,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模仿攀岩、穿过铁丝网(抓踝走,下肢素质练习)、系解炸药(携实心球折返跑)、追捕恐怖者(追逐跑),任务完成一起跳起了优美的舞蹈――韵律操(放松活动)

3.2.4 时事和教育型的情景

这类主题一般选择一些时事新闻、思想教育故事作情景材料。如初三年级的《实心球,耐久跑》一课中,本人则运用了《井冈山会师》为主题。实心球的动作技术和耐久跑的练习围绕"井冈山会师"这一主题创编排成"整装待发"、"攻敌堡垒"、"井冈山会师"、及"欢庆胜利"等上下贯通、环环紧扣、层层递进、步步展开的五个教学组成部分来再现主题。用装满沙的可乐瓶作为手榴弹学习实心球动作技术,运用学生的思维用可乐瓶设计会师的路线来弥补操场无跑道的不足。这种情境教学法设计既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又可促使学生去探究、发现、解决问题,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兴趣,同时寓教于乐,给学生以深刻的思想教育。

3.2.5 音乐伴奏型的情景

无论是节奏明快、鼓舞斗志的音乐,还是悠扬宛转的乐曲,都会增添体育教学的丰富内容与娱乐性。创设出一种特别的情境,既可消除运动的疲劳,又增加了师生的感情交流。例如在"耐久跑"教学中,选用《运动员进行曲》、《生命之杯》、《斗牛士》等节奏明快又积极向上的音乐,可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忘却了练习的疲劳,达到练习的目的,从而使教学更加和谐快乐。

3.2.6 利用教学语言和哨音创设的情景

讲解和吹哨是体育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手段。情景教学十分讲究"直观手段与语言的结合",如"快速反应跑"游戏,用于练习的哨音可以采取高低、轻重、长短等惟妙惟肖的声效,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和持久性,在比赛之中可以充分发挥"拉拉队"的作用,创编和运用一些"口诀词"、"要点歌"、"对话"等方式,促进学生参与练习的激情。

3.2.7 运用情景教学法教学效果的对比分析

教学案例一、七年级《团身前滚翻》。课例1:辅助练习:兔跳,抱膝团身――团身滚动――下颚夹纸片斜坡前滚翻――下颚和双膝夹纸片斜坡前滚翻――保护与帮助下直线前滚翻――独立完成前滚翻;课例2:游戏:高矮胖瘦――游戏:低头看天――游戏:看谁做得快――游戏:锤子、剪刀、布。分析:如果只看练习步骤,课例1的步骤还是比较好的,遵循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特别是采用下颚和双膝夹纸片两种手段,有效解决团身不紧和双腿分开的问题。但是,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课例1的练习单调、枯燥,显然不符合七年级学生的生理特点。而课例2是针对学生心理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游戏练习,学生觉得有兴趣,愿意学,学得快,教学效果就会明显提高。

教学案例二、七年级《50米跑》。课例3:集体徒手操――跑的专门性练习(30米)3次――30米加速跑3次――50米中速跑3次――50米全速跑2次――游戏:长江、黄河;课例4(大家来当消防员):练习本领(约30米3次):抢点游戏,紧急集合――军事竞赛(约30米4次):快速收放水管,过障碍比赛――接警救火(约50米4次)。分析:课例3为了完成这次课的教学任务,从练习内容和强度来看,基本上达到目标,但是组织形式过于单调,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没尽全力完成练习,导致学习效果一般;课例4则是以消防员的训练、战斗为一条故事主线,模拟消防员训练、救火的情景设计跑的练习形式,利用学生喜欢竞争比赛的特点,以"三步曲"的形式递进教学,使学生的情绪始终高涨,对练习始终保持热情,虽然学生跑的距离相差不多,课例4的教学效果明显要好过课例3。

3.3 体育情景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3.3.1创设情景要从教学内容的需要出发

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判断是否采用情景教学。该创设怎样的"情景",要善于控制情景导入的时机,把握情景导入的节奏,逐步展开和延伸情景,不能搞形式主义。让思想教育与知识传授有和谐的统一。

3.3.2 创设情景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符合

学生心理发展的"最近发展期"是我们创设情景和利用情景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依据,所有情景的创设要适合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让学生具有体验和经历的难度性,不能跨越学生的认知水平,引进成人化的情景,以致使学生无所适从。

3.3.3 学生扮演的角色,尽量设置成学生向往的角色

情景教学所着力点是如何使学生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最好的措施就是让学生担当教材中的角色,让学生动手制作,动脑想象,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而若能让学生担当向往的角色,学生的情绪会特别的热烈,进而能积极地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3.4 情景教学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3.4.1 教师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厚实的文化知识底蕴

体育情景教学法的运用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教学基本功,而且还要具备厚实的文化知识、艺术素养和丰富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将其他学科知识、日常生活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体育教学中能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这样才能使教师在课堂教学法中具有感染能力、开发能力、融通能力、转化能力、展望能力。而厚实的文化知识底蕴是成功情景教学的前提。

3.4.2教师要用真情实感去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上好体育情景教学课,一方面教师必须有较强的组织调控能力,准确的预见和判断教学走向,这是由于体育教学空间范围大、学生的兴奋程度较高,因此准确地预见和判断教学走向,对于控制好情景教学有着极其关键性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表达艺术既能激发学生情感的产生,又能在公正、公平、赋有激励性的评价下,鼓动学生积极锻炼。在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增强主体意识的过程中,还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问和争辩,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3.4.3 教师必需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师要能突破教学模式框框的束缚,不断地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探索。善于吸收其他学科的新思想、新方法,通过自己的认识――创造实践――再认识――再创造实践,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体育教学特色。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创新能力,这种能力按照心理学家古尔福特的观点应该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敏感性。即容易接受新事物,发现新问题;(2)流畅性。即思维敏捷,反映迅速,对应于特定的问题情境能顺利产生多种反应或提出多种答案;(3)灵活性。即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具有灵活改变方向的能力;(4)独创性。即产生新的非凡思想的能力;(5)再定义性。即善于发现特定事物的多种使用方法;(6)洞察力。即能够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把握其内在含义和本质特性。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情景教学法,有利于启发学生怀着探究的心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求知欲;

4.1.2情景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长期坚持会让学生养成一种自觉学习的习惯。

4.1.3情景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想象力,动手又动脑,培养了个性发展,具有实效性和生活化,更适应现代素质教育。

4.2 建议

4.2.1开展情景教学法要针对小学生或初中生,要针对他们兴趣广泛、模仿能力强的特点进行教学;

4.2.2教师要熟悉教材、全面构思、精心安排,尽量让学生成为课堂上学习的主人;

4.2.3课堂上让学生多一些选择,多一些想象,多一份自主创新的主动权,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创新的满足。

[参考文献]

[1]郭佳.体育教学中的"快乐体育"[J].教育导刊,2002(13).

[2]施文江.主题型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J].体育教学,2003(1).

[3]苏军.对情景教学的几点思考[J].体育教学,2003(4).

[4]毛振明等.论体育教学与促进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学校体育,2005(4).

[5]孙利群.体育情景课创设应做到八个"勿"[J].中国学校体育,2005(6).

上一篇:戏剧元素与小学常规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初探 下一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