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养护管理探析

时间:2022-02-10 10:36:15

城市绿地养护管理探析

摘 要:当城市园林绿化逐渐成为环境产业的一部分,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城市绿地的养护与管理。本文从当前城市绿地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深入的探讨与思考。

关键词:城市绿地;养护管理;问题分析

1 绿地管理人员差距大

在城市绿地层面上,首先被受关注的是人,是露天作业的绿化管理人员。他们与环卫工人有着天渊之别,因岗位要求严格,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够担此任务,但目前绿化管理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缺乏专业性,对于不同植物该如何处理,植物出现哪种情况需要上报管理系统,他们一窍不通。此方面没有受到单位企业的重视,造成人员流动性大,从业时间短,经验严重不足的情况出现。

2 应急措施不完善

绿地具有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它们作为城市的外衣,每日都经受着磨练。城市遭遇大雨、暴雪、狂风或干旱等天气时,植物生命受到威胁,面临损害破坏。因为缺少管理预案,难以对已经受损的植物进行抢险,养护管理单位应该具备设备、材料和用具,以便在大雪天气时能够及时清理积雪,对狂风中倒塌的树进行切割。

绿地被人为损坏后,绿化施工企业和管理单位并没有执法权,也就是毁掉树木没有达到立案的条件,在夜间车辆冲撞破坏的绿地未能追究肇事者的责任。这增加了企业单位的管理难度,因此必须与政府机关联合起来做出预案处理。

3 监督机制不完善

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的制度,现行的制度难以有效执行,以至于造成了管理混乱的局面,这绝大部分是人为的因素。监督部门大多是政府职能部门,政府绿化主管部门作为城市绿化管理的职能机构,应该主导整个城市绿化的方向,是各个企业单位的龙头大哥,也是一个城市绿化养护水平得以创新和提高的关键。但是监督部门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和控制,有时造成一个政策出于多个部门。多部门管理,相当于缺少管理,造成不同的带领队伍、不同的领导、不同的管理人员给出不一样的指示要求,往往让企业单位措手不及,思路缭乱,不断重复做无用功。

4 考核标准不健全

在《城市绿地规范化管理考核细则》中,包含养护、绿地环境、质量要求、安全与文明作业和监督管理。养护所占比重是60%。但在各城市细则中都存在一个问题,只说出对城市的要求,却没有合理的指导意义。譬如考核标准中的植物生长壮健,无病虫害,这其中便有三处企业单位摸不着头脑的地方,壮健标准?植物病的概念?虫害的划分?因为不同的植物有着不一样的养护要求,不能用笼统的几句话做出考核要求。

绿化植物的管理标准应该在于植物的特性是否得到充分的发挥。不同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都有着不一样的效果标准,需要把各种因素在考核标准中得到体现。

5 分类管理不规范

绿地管理是一件技术性、专业性强的工作,绿地的分类管理是完成管理目标的前提。绿化管理需要精细化管理,所以需要分类管理。按照面积计算分类,是一竹竿打一船人的管理方式,既然有必要精细化管理,在分类上就必须清晰明了并且客观。需要把绿地内的植物细化分解,放入分类管理中。如果只是把绿地管理和行道树管理划分开,那么仅一种管理方式是不够规范的。按照绿地面积计算管理费用,则会使企业单位的积极性和热情大打折扣。

6 无定额支持

费用是绿地管理企业单位的着眼点,但是各地绿地管理费用的计算方式只是沿用政府指令性文件的暂定费用,在执行时缺乏计算依据。绿化工程定额无法明确,将会影响到各种植物和起挖植物的施工定额及管理定额。绿化管理比工程施工还要重要,管理是周年性的工程,必须长期保持从业人员、设备、工作状态,以确保绿化管理的质量。能够作出定额支持,那将是确保管理质量的基本条件。管理费用未能保障,但企业单位偷工减料以确保费用,如此一来对城市的危害极大。

7 市场化管理太快

现行的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有三种模式,一种采用事业单位管理模式;第二种是市场化管理模式,也就是通过招投标方式将具体的养护工作承包给企业管理;第三种是双轨制管理模式。现在基本趋向城市管理改革过度,全面开展市场化管理。但其实根据以上几点,标准未能完成统一,那么作为资质专业企业的考核并不到位,如此一来只会成为商官利益提供便利。

以上种种只是抛砖引玉,需要在长期的城市绿地养护管理实践中吸取经验,进行新的探讨。绿化是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也是市容市貌的体现。政府主管部门不能忽视,企业单位同样应加强各项管理,展现出优秀的园林绿地建设管理水平。规范绿地管理行业标准刻不容缓,必须尽快更好地开展起来。

参考文献

1 贺金虹.城市绿地建设现状综述[J].科技资讯,2009(10)

2 伊爱娟.城市绿地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9(2)

3 杨志明.绿地养护的原则及方法和途径[J].中国园艺文摘,2011(1)

上一篇:广玉兰栽培技术 下一篇:辽西地区中小城镇绿化现状及绿化规划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