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意诗情谁与共,李清照的诗酒人生

时间:2022-02-10 07:46:51

[摘 要] 本文试将李清照的四首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从两个方面――一巧用意象作“金针”,为课堂寻找一个支点;二妙设话题作探究,透过文字读作者――入手,对诗歌的整合性教学进行尝试。

[关键词] 意象 支点 探究 吟诵 整合

在我国浩瀚璀璨的古典诗歌的海洋中,有这样一位女子,在宋学盛行,女性被进一步剥夺了话语和自由权利的时代,她不甘于沉默,不甘于失去话语权,她选择做一个挑战者,直逼“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道德规范底线,她平生创作的许多作品,无不洋溢着她的才华,闪烁着其女性的思想光芒。她用生活化的语言去展现自己的情感流程:她的爱,她的恨,她的痴,她的怨。她不做作,不矜持,直来直去,直率坦诚。如实地反映、表达真实的自我,为女性争得了在语言上的权利,她,就是李清照。

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入选了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苏教版必修四上入选了《声声慢・寻寻觅觅》,而学生在初中阶段更是早已接触了她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在新课程结构和理念下,如何做到让学生充分感知这位伟大的女词人作品的恒久魅力,并获得超越文本的思考和启迪,以达成新课程目标,笔者作了一次艰辛而有益的尝试。

一、巧用意象作“金针”,为课堂寻找一个支点

在备课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要让学生在短短的45分钟的时间里学完、学好并学透这四首词,难度非常大,那么能不能为这节课寻找一个支点作为突破口呢?

古诗曰:“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金针,借指秘法、诀窍。在诗歌的教学中,如果能寻找到一枚“金针”,不仅可以做到事半功倍,而且可以活跃学习气氛,课堂的活力焕发了,高效自然也就有望达到了。

中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物象,比如春花秋月、宝剑洞箫、枯桐瘦梅、啼莺鸣蛩,本是无情无知的客观物象,经过历代诗人反复的继承、运用和发展,积累了丰厚的象征意蕴,成为符号化了的“客观物象”和“象征意蕴”的有机结合体――意象。笔者通过反复的阅读和比较,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这四首词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一个意象――酒。这一意象不仅是这四首词的巧合,更在词人的作品中大量反复出现。有人做了一个统计,在李清照现存的50多首词作之中,和“酒”相关的词作就占了一半左右。因此,将“酒”这一意象作为解读这四首词的一枚“金针”,用这枚“金针”来穿针引线,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起到帮助学生激发思维的作用。于是笔者确定把“酒”这一意象作为这节课的一个支点。

学生通过阅读这四首词发现,“酒”这一意象在其中承载的情感意蕴是有变化的:在《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一词中,词人通过对一次和闺中密友赏游的叙写,学生发现“酒”在这首词中是词人表达内心愉悦的一种途径;在《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词中,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流露出浓烈的伤春惜春之情,词人试图饮酒来排遣自己内心那淡淡的春愁;《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词显然是一首离别之词,因和爱人离别,离愁难耐,词人的满腔幽怨只能是“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但无奈的是“举杯消愁愁更愁”;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中,词人借酒御寒,但杯酒下肚,却依然敌不过“晚来风急”。

二、妙设话题作探究,透过文字读作者

同一个意象,词人为何会有不同的情感寄托?这是学生在阅读比较之后自然而然会产生的一个问题。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在此,笔者为本节课设置了一个探究话题――“李清照的诗酒人生”。

诗歌的教学到最后非常容易滑入教师的“一言堂”的流弊之中,学生缺少主动建构的空间,教师容易成为话柄的持有者,这样的教学弥散着危险。因此这一探究环节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在课堂上留出大量时间让学生互为学习伙伴、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之下的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能力,最终引导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这不仅仅是让学生从资料入手去简单了解作者的生平,更要学会从作者的文字背后去了解一个作者,了解每一个跃动在文字背后的活生生的生命状态。

这四首词是词人不同时期词作的代表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创作于词人少女时期。由于家庭出身优裕,家庭教育开明,李清照没有通常大家闺秀轻走细步、笑不露齿的矜持之态,表现出来的是少女的天真、浪漫的生活情趣,活泼、开朗、洒脱、自由的自然天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清照少女时期的纯真烂漫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对爱情的渴求。在闺阁里畅饮求醉是词人常用来驱遣心中怀春意绪的方式。多愁的词人表现出的是较之于其他闺阁中的女子更为敏感纤细的意绪。在《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这首词中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细腻敏锐地表现出了一个少女那种淡淡的怀春意绪。

李清照18岁时嫁给太学生赵明诚,这是一桩天作之后的婚姻。婚后夫妻二人感情甚笃,李清照日后在《金石录后序》一文中对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恋有着细腻的回想:“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馀。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他们斗酒论诗,战棋听琴,共探金石,然而两人朝夕相处、琴瑟和谐的生活还是被丈夫“负笈出游”的现实打断,她一方面期盼丈夫政事有为,宦途顺畅,一方面又“悔教夫婿觅封侯”,不得不面临夫妇分离、重门深院、一人独居的生活,“离怀别苦”只能靠酒来略微冲淡。在这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她毫不掩饰对丈夫的爱,并大胆地表达出来。此词说明词人能大胆率真地表达自我,敢于向封建传统礼教发起挑战。她的大胆率真除了是酒给了她勇气,更是她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公元1127年是宋朝历史上的转折点,发生了摧毁北宋政权的“靖康之变”。金的大举入侵,使百姓纷纷南逃避难。李清照举家亦在这个行列中。从深闺中被抛掷到烧杀抢掠的战火中,她体验到了战争的残酷;经历了国破家亡、漂泊异乡、丈夫病故等重大变故之后,她对生命有了新的体会。闺阁中由个人相思离别之愁上升到对故国家园的思念,从个人狭小的空间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关注国家前途,感叹国家命运的坎坷。词人虽然仍身处闺阁中,但她的思想已不宥于闺阁,《声声慢・寻寻觅觅》即创作于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在“三杯两盏淡酒”中,词人表现出的是对国家运命的关注,面对国破家亡,漂泊异乡和南宋王朝不思收复失地偏于苟安,她深感沉重,心灵受尽了种种的折磨,令她发出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喟叹。比起当时的女性,李清照的视野显然是开阔了。

从课上学生的反应和课后的反馈来看,学生对这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和主导性的整合性教学热情极高,它不仅使学生得以浸淫人物,走近伟大的女词人,涵咏她卓尔不群的人格力量,更为重要的是,诗歌的魅力,也正是在这样的爬梳中获得了传承。

上一篇:小学生习作困惑的破解策略 下一篇:走出误区,培养幼儿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