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浅谈

时间:2022-02-10 03:56:48

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浅谈

摘 要: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教师要针对班级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实施班级自主化管理,使学生形成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管理;班级;责任;实施;评价

班级自主管理,就是学生在班主任指导下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与自我发展。在班级管理实践中,要以学生为主体,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施班级自主化管理。下面我就班级自主管理实施情况谈几点建议。

一、制订方案,明确责任

班级自主管理方案的制订一定要打破传统以教师为主的班级管理方式,切实把学生放到主动发展中来,让学生在班级自主管理中学会合作,学会组织,学会认识,以此提高管理实效。在具体的方案构建时,班主任要和全班同学一起把班内的工作细化,把方方面面、大大小小的工作全划分出来,设立学习、纪律、卫生、物品管理等多个岗位,让学生再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各管一项,扬长避短,责任到人,分工明确。为每个学生提供积极参与班级自主管理的机会,明确责任,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学会管理他人,进行自我管理。

二、组织实施,解决问题

组织实施是班级自主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更是培养学生自主活动和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步骤。班主任要努力为学生创造参与组织、管理和实施的机会。在起始阶段,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时间一长,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如学生的管理意识不强,不能坚持;管理方法、手段不被家长理解与接受,得不到认可和支持;学生的管理方法不当等,这就需要班主任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如,设立值日班长,负责管理的全盘监控;设计提示语做好引领;每天进行小结盘点;开好家长会做好沟通;进行自主管理评比,进行激励和反馈等,真正让班级成为管理的平台。

三、多元评价,获得体验

为了让自主管理落到实处,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珍视自己的小岗位,真正让学生形成能力并提升道德素养,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结合班级责任岗位评比活动,实施学生自评、互评、小组长评与教师评相结合。实行周评比、月考核、学期末评价,对优秀自主管理岗进行表彰,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岗位和奖励指数。通过评比,调动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充分的实际锻炼和亲身体验中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并不断在管理实践中成长。

参考文献:

秦川江.浅谈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J].新课程:小学,2013(12).

上一篇:兴趣,开启小学生数学智慧的大门 下一篇:浅谈农村小学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