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辨伪两例

时间:2022-02-09 05:45:07

许多古瓷爱好者在鉴选瓷器时喜欢看年款,以为瓷器上写什么年款就是什么年造的;也喜欢有铭文的器物,以为这类东西假不了。甚至有的收藏家也以年款、铭文为辨瓷根据,把写有伪款识、假铭文的赝品当作珍贵古瓷向读者介绍。

2004年国内出版的一本青花瓷图鉴中,作者向读者介绍了一只宋代磁州窑系英宗年制款青花花卉加紫梅瓶(图1),并另附底部“英宗年制”青花四字楷书款(图2)。从鉴定角度来说,我们撇开形制、胎釉、青料、纹饰以及烧制工艺等不论,单从这只梅瓶的青花四字款,就能断定它是一个历史知识极贫乏的制赝者所做的蹩脚货。

中国古代特别重视礼制与规范,上自国君贵族,下及黔首百姓,大至邦交征战,小到待人接物,无不制订出一套“礼”来规范社会秩序。就是对死了的人,也制订出“谥法”来进行评价性的盖棺论定。“周文王”“秦穆公”“汉高祖”“唐哀帝”“宗”“元世祖”“明孝宗”“清圣祖”等等,都是这些国君或皇帝死后,由皇位继承者、贵族和大臣们对他们议定的谥号。因此,他们生前既不知道自己死后的谥号,更不可能将自己的谥号用作纪年。而且老国君、老皇帝死后,继承他们的新国君、新皇帝也绝对不会用已死者的谥号来作为自己在位纪年的。清代只有嘉庆四年(1799年)以前的官窑器上仍署“大清乾隆年制”的底款,这是因为乾隆在世时就把皇位让给儿子来坐,他当了太上皇。嘉庆帝出于对父皇的尊敬,就命官窑器上仍署“大清乾隆年制”底款,但国家纪年已从乾隆六十一年元月改为嘉庆年号了。

“宋代磁州窑系英宗年制款”青花花卉加紫梅瓶所写的“英宗年制”款,犯的就是不懂得谥号来历和用途的低级错误。宋英宗名赵曙,是宋仁宗赵祯的养子,登基后改元“治平”,在位4年,死后谥号英宗。“英宗年制”款的矛盾在于,赵曙生前并不知道自己死后谥号英宗,怎能在活着时用谥号纪年?赵曙死后,其子赵顼(xū)继位,改元“熙宁”并用之纪年,并无用英宗谥号纪年之事、之理。因此,单从这件器物的底款,就可判断其为伪品。

以假瓷质墓志铭、假古瓷上书写阴宅地券铭文来蒙骗古瓷爱好者,是伪古瓷制造者的另一伎俩。2002年,笔者特意买下了一只写有阴宅地券铭文的青花莲池鸳鸯纹大盘的现代伪品,原因是它对提高我们的鉴识水平太有价值了,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反面教材,现将它展示出来与藏友讨论。

这只元青花大盘的现代仿品高2.3厘米,口径28厘米,底径23厘米,平板盘沿绘蔓草纹一周,盘底双弦纹内绘莲池鸳鸯图(图3)。盘的外底无圈足,不施釉,烧制前用毛笔蘸钴料书写了一篇阴宅地券铭文,因未罩透明釉,故字迹受二次氧化呈黑色。地券铭文全文如下:

上一篇:古玩市场诡计四十招(五) 下一篇:开封收藏论坛 盛世文化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