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中国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影响研究

时间:2022-02-08 10:28:56

转型期中国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影响研究

摘要:主要研究了我国转型期的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通过对转型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数据分析,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是影响中国就业的两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并分析了产生这两个现象的原因,最后就产业结构方面的障碍提出了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就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偏离度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3-0001-02

1 转型期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状况

1.1 转型期我国的产业结构状况

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呈下降趋势。我国第一产业的产值总量逐年增长,从1978年的1027.5亿元增加2007年的28095亿元。但是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28.2%,上升到1982年的最高值33.4%,然后逐年下降到2007年的11.3%,降幅为16.9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稳定。第二产业的产值从1978年的1745.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21381.3亿元,产值逐年上升。第二产业占GDP的比例从1978年的47.9%到2007年的48.6%,变动区间不大。

第三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的产值从1978年的872.5亿元上升到2007年100053.5亿元,产值有大幅度上升。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从1978年的23.9%上升到2007年的40.1%,上升了16个百分点。

1.2 转型期我国的就业结构状况

第一产业劳动力份额呈下降趋势。虽然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绝对数量逐年增加,从1978年的28318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31444万人,增加了3216万人,但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份额却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40.8%,下降了29.7%。并且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就业份额变化与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具有一致性,乡镇企业、国有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迅猛增长。改革开放过程中,由于政府的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份额从1978年的17.3%上升到2007年的26.8%。由于工业化进程中科技的贡献率逐步提高,抑制了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所以自80年中期以来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就业的份额稳定在23%左右。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就业的份额偏低。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就业人数由1978年的4890万人上升到2007年24917万人。从业人员就业比重由1978年12.2%上升到32.4%。但是依据世界工业化国家的数据,一般工业化国家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约为50%-60%,吸纳的劳动力约占50%-80%,而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约为40%,吸收劳动力约占30%,可见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仍然严重滞后。

2 转型期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问题分析

2.1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抑制了就业结构的合理发展

2006年世界三次产业平均比重为3.4%,27.6%,690%;其中中下等收入国家的三次产业比重为11.9%,427%,45.5%;而我国的三次产业比重为11.9%,470%,411%,与下中等收入国家的产业结构相近。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与现代型就业产业结构相差23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与现代型就业产业结构相比超出3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滞留了大量劳动力,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供给不足。

2.2 就业结构偏离产业结构

(1)我国第一产业正在向外排斥劳动力。第一产业在1978年偏离度达到-0.6,说明我国当时第一产业中已经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和隐形失业问题。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发展,2007年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达到-0.73,说明第一产业不仅不能进一步吸纳劳动力,而且还成为劳动力的流出部门。

(2)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有限。从1978年到1990年,第二产业偏离度不断下降,显示出该产业就业人数不足,正在吸纳从其他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从1991年起,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程度开始上升,说明第二产业正在走资本密集型道路,无法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3)第三产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但就业吸纳空间逐步缩小。1978年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0.96,说明其吸纳劳动力严重不足,随着就业人数的增加,到2007年其偏离程度为0.24,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越来越向零之靠拢,即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趋于均衡状态,第三产业就业增长速度尽管最快,但继续高速增长的空间逐步减少。

(4)二元结构依然显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年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是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4-9倍,农业和非农比较劳动生产率对比系数介于02-03之间,而发达国家农业和非农比较劳动生产率对比系数一般在0.5-0.9之间,说明我国这两个部门的结构反差比较大,二元经济结构现象依然很严重。

3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的原因

(1)原有的经济发展结构。

自1952年起,中国为了快速发展经济选择了工业化道路,并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这个战略通过计划手段将资源转移到第二产业大大推动了该产业的发展,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则由于资源投入缺乏发展受到阻碍,导致第三产业长期增长乏力,我国的劳动者的就业也因此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个体私营企业的门槛相对较低,对资金、技术水平、劳动者素质等要素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客观上制约了其发展规模。再加上中小企业长期缺乏国家的有效扶持政策,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城市化水平低。

目前农村人口占了大多数,他们对第二、三产业产品的需求不足,导致了产业结构转换滞后。再者,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城市化水平越高,第三产业就越高。我国城市化水平低,无法满足第三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还影响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高附加值、新兴的服务行业比如金融、保险、会计、法律、信息等产业在农村是很难得到发展的。

3.2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的原因

(1)严格的户籍制度抑制了劳动力的流动。

20世纪50年代我国逐步形成了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致使农村存在大量隐性失业。到2006年,全国共有进城农民工超过2亿人,然而即便如此,我们的农民工仍然没有城市户口,不能享受城市居民同等待遇情况下工作的,仍然处于一种制度灰色状态。

(2)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分为体制内劳动力市场和体制外劳动力市场。体制内的劳动力主要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从业人员,他们享有较为全面的福利保障;而体制外从业人员却很少能够享受福利保障。这一差异直接制约了我国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限制了就业结构的转化。

(3)就业的社会保障缺失。

我国原来的社会保障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来承担的,人们能否享受到社会保障首先取决于他是否就业,这种“只保就业,不保失业”型的社会保障制度阻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并造成企业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同时一批长期亏损落后企业不能被淘汰。另一方面,非正规就业大多处于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这必将降低劳动力从事这些工作的偏好,从而影响产业结构的转变和就业的结构和规模。

(4)城市拉力不足,农村的推力有限。

目前,城市每年须安置2300万以上新增的就业人数,而实际每年提供的新增城镇就业岗位还不到一半,远远不够安排城市失业人口的就业,更谈不上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机会。在农村,农民教育和培训的落后.导致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较低.无法实现顺利地转移。再者,由于缺乏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来源渠道,大量愿意转移的农民无法转移出去.。

4 关于治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问题的对策

4.1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的措施

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效应,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农业产业集群将原本生产农产品的农户,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的企业与各种服务机构(金融机构、农业科研机构、农产品行业协会、农业中介机构)联系在一起,在竞争和合作中共享生产收益。黄宝连、黄海平(2009)研究说明农业产业集群可以促进相关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农民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加快城市化的步伐。

通过技术进步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使企业回收更多的资金用于扩大产业规模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其次,技术进步可以催生新兴产业,既能提升产业的技术含量,又能拉动新兴行业的就业。再次,技术进步可以带动上下游行业的发展,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率增加社会资金的积累规模,推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资于生产,增加劳动力就业量。

打破现代服务业的市场垄断,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在诸如银行、保险、邮政、通讯、交通、教育、卫生、广播电影电视业等众多领域,甚至在社区服务方面,仍然实行较严格的行政垄断制度。尽管这些服务行业就业弹性较大,却由于存在很多进入壁垒,缺乏竞争,使得服务价格居高不下,既抑制了消费,又影响了行业的发展规模,最终限制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就业结构的升级。因此,国家应该实行公开透明的宽准入制度,逐步取消对民间资本、外资进入的限制性规定,培育多元化主体的市场竞争格局,给第三产业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4.2 解决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的措施

(1)创建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环境。城市劳动力在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服务等方面能够得到政策保护,而农民工却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政府应该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推进劳动就业市场化。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让市场自主决定要素价格,使工资收入与劳动生产率协调增长,达到劳动力市场均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辅之以政府的监督和制度完善职能,保证劳动力市场顺利运转。

(2)重视职业教育对就业的贡献。目前我国就业市场一方面大批劳动力待就业,另一方面高级技工供不应求,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现象严重。正规的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现代化生产提供大量技术人员,是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很好途径。而且通过职业教育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够得到有效的转移,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后备力量。

(3)加大对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教育、金融、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物品供给上的城乡差距,导致了农村推力有限、城市拉力不足。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影响还未结束的现阶段,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吸纳返乡农民工,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同时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一方面减少了农民的公共开支,间接增加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另一方面,为农民消费提供配套设施,这两方面的作用都会刺激农村消费市场,从而改善整个社会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4)鼓励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政府首先应该加强对非正规就业宣传力度,逐步消除社会的偏见。其次,尽快出台相关劳动、就业相关法律,规范对非正规就业的管理。此外,政府还应该以公共资源为依托,加强培训服务提高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吴云勇.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不同步探因[J].改革,2007,(3).

[3]黄宝连,黄海平.农业产业集群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机理研究[J].乡镇企业,2009,(6).

上一篇:胜利油田物资供应管理条码技术应用分析 下一篇: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