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时间:2022-02-08 03:44:18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本课内容编排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也就是当若干份中有一份与其他份的数量不同时,可以先用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再加上不同的数也可以假设每份都相同,先用乘法算,再减去所多部分。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由于观察、思考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此时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乘法,学习了乘法口诀,感受了乘法运算的意义,并初步具有了用乘法来计算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情境自主解决乘加、乘减问题,建构乘加、乘减问题的模型,形成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能正确地计算。

2.学生能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感受、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乘加、乘减”这一问题模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

建立乘加、乘减的模型,掌握乘加、乘减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春天,勤劳的小熊种下了一些玉米,到了秋天,小熊种的玉米丰收了。可是小熊数来数去怎么也数不清。你们能帮小熊算算一共有多少棒玉米吗?(课件动画出示4株玉米,每株有4个。)

生独立思考。

师:那谁愿意说说你是怎么算的?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师:你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可见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多思考,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师:算出了玉米数,小熊非常高兴,你看它掰了一棒玉米高高兴兴地走了。现在小熊剩下多少玉米了呢?你们能再帮它算算吗?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先自己想想可以怎么列式,再把你的算式跟你的同桌说说。

生自主探究。

师:谁愿意把你的算式说给大家听,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呢。

学生汇报不同方法,师有意识分类进行板书。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算式,第一横排和第二横排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呢?

生讨论得到:第一排是连加,加减混合;第二算式里有乘有加,有乘有减。第二排算式的想法和第一排差不多,但比第一排的方法要简单。

师:像3×3+2=11,4×3-1=11这样的算式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内容。(板书乘加,乘减并齐读课题。)

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刚才再算4×3-1=11这个算式时是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

师:3×3+2=11呢?

师:现在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计算乘加、乘减算式时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板书后学生齐读一遍)

师:只有掌握了计算方法,才能进行准确计算。

(设计意图:在上述活动中,学生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通过情境理解了乘加、乘减的意义,自然得出了计算的顺序,同时为今后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学习建立了感性认识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在操作体验和算法多样化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要借助有效的“表象操作”促使学生从“实物”到“算式”的过渡。)

(三)巩固运用,解决问题

师:你们帮了小熊这么大的忙,小熊非常高兴,所以它想把剩下的玉米分给沙滩上的小朋友们,你帮它算一算够不够,行吗?

(出示图片)那要想知道玉米够不够,要先算出什么呢?(沙滩上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米老鼠看你们这么聪明,觉得不服气,想考考同学们,你们接受挑战吗?我们来看第一关。

第一关,看图写算式。

师:请说出你列的算式,并说明为什么这么列?

我们顺利通过了第一关,现在看第二关。

第二关,算算写写

师:打开书56页,先自己计算,把结果写在书上。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出结果和计算顺序。)

我们也闯过了第二关,第三关更难,你们有信心闯过去吗?

第三关,圈圈算算

师:仔细看图中有几个太阳?你是怎么数的呢?还可以怎么数呢?(课件演示一种数的方法引导。)

师:请同学们在老师发给你们的纸上先圈一圈,再列算式算一算。

生交流不同的圈法和算式,课件验证。

师:同学们表现的这么出色,米老鼠非常佩服你们,都为你们鼓掌祝贺了。看来只要动脑筋想办法,就能解决问题,闯过难关,是不是?所以,同学们要养成多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设计有梯度的习题,层层递进。在层层递进的问题情境中思维不断提升,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特别是在例题的教学中,让学生自由地说明方法,并展现算法的多样化,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学生都是具有丰富潜力的个体。)

(四)课堂总结

现在谁来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绥芬河市阜宁小学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的写景抒情散文教学设计 下一篇:英语衔接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