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视域下小学女教师角色冲突探析

时间:2022-02-07 06:13:53

性别视域下小学女教师角色冲突探析

摘要:目前小学教师性别比例失调,小学教师性别构成逐步趋向女性化,这不仅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也给女性教师带来许多困扰。为此,我们有必要探讨小学女教师角色冲突的特殊原因,进而为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设性策略提供依据,以促进教师队伍健康良性的发展。

关键词:性别视域;小学女教师;角色冲突;对策

中图分类号:G51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c)-0096-02

当前小学教师性别比例失调,2006年北京义务教育质量指标普查结果显示:北京市教师性别比严重失调,中小学女教师比例超八成。[1]事实上,中小学教师性别比失调已经成为全国共同的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而且在城市表现尤其突出。如:“教师性别阴盛阳衰不利孩子成长”[2]“中国教师性别比严重失衡女教师无奈‘排队怀孕’”[3]等问题引起了教育者和社会工作者的诸多思考。然而人们在关注教师性别失调的时候,常常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论证教师性别失衡对学生产生某些负面影响,却很少以社会性别研究的视角来反思和分析这个问题,致使女性教师成为性别失调这一问题的责任承担者。本文以性别研究的视角,反思在中小学教师性别失调背景下,小学女教师的角色冲突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一、性别视域下小学教师性别构成及女教师角色冲突的现状分析

1、小学教师性别比例失调现状分析。教师性别构成是指教师群体中男女性别的组合状况。其组合状况是否平衡主要通过教师群体中男女性别比来体现。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常态值为“107±2”,冲破了这一常态值我们就称之为性别比例失调。[4]目前,我国存在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失衡现象,据“2007年各级学校专任教师性别构成(%)”显示:在小学教师队伍中,女教师占55.73,男教师占44.27。[5]目前在校师范生以女生居多,我国小学教师群体将逐步呈现女性化趋势,并随之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教师性别比例悬殊的不良影响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家长的关注。由于男教师的缺乏,‘女性化’迹象已经在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的学校出现。一些男学生的行为举止缺乏‘阳刚之气’,甚至个别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6]事实上,小学教师性别构成女性化,不仅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也给女性教师带来许多困扰。集中表现在女教师的角色冲突问题较以往更加突出,遏待解决。

2、女教师角色冲突的现状分析。教师角色冲突指教师作为独立行动者,要扮演多重角色,并在角色期待下进行相应的教师行为,当个体不能满足多种角色要求或期待时,就会造成的内心或情感的矛盾,从而导致教师角色冲突。美国学者格兰布斯(Grambsj.D)将教师角色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学习指导者,另一类是文化传播者。具体来说,在我国的教育场域中,教师要扮演以下角色:教学组织者、文化传播者、学生评价者、集体领导者、纪律监督者、心理调节者等角色。作为女教师,因其性别角色特性,学校和社会也就对其就存在不同于男教师的角色期望,其角色冲突也表现出其独特性。

二、性别视域下小学女教师角色冲突现状的原因探析

一般认为教师职业是角色冲突的一种典型情境。学者吴康宁指出:“没有任何其他社会成员在群体中兼有的不同角色像教师在学校群体中兼有的角色这样形成鲜明对照,而且,也没有任何其社会成员在群体中的角色转换像教师在学校中的角色的转换这样频繁”。

1、小学女教师角色冲突之主因分析―传统伦理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在扮演教师角色时,首先教师要满足社会对教师的期待;其角色行为要符合人们对教师行为所予以的期望与设想。几千年的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把女性定格在“孝妇、贤妻、良母”的模式当中。传统观念经过历史的积淀已经或多或少地内化为人们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小学女教师虽是知识女性,但其工作对象是未成年的孩子,故而其常被看作是母亲角色的延续。因此,受传统意识的影响人们在潜意识中往往把女性教师看做是家长人、纪律监督者、学生的朋友、心理调节者等更倾向于母亲的替代角色,而把男教师更看做是知识传授者、文化传播者等知识权威的替代角色。进入21世纪,生存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更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提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口号,对教师的角色期望逐渐转化为知识型,在传统观念和现实需求的矛盾冲突中,社会对女教师的角色行为必然产生矛盾的评判标准。这样,女教师在履行角色义务和责任时,角色冲突在所难免。

2、小学女教师角色冲突之心因分析―归属与自我实现需要与边缘地位造成的冲突。当教师感到在同事或管理部门的眼中,他们仅仅处于无关痛痒的边缘地位时,就会产生冲突。威斯特伍德曾指出,教师职业层次的中段感受的角色冲突最大,而其两头―幼儿园和大学教师感受的冲突最小。小学教师处于教师职业层次的中段,故感受的角色冲突比较大。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的基本需要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排列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一种需要都是人所渴望并竭尽所能想要满足的。小学女教师要追求自我尊严的体现及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与现实中学校领导者多是男性,培训和评优的机会往往也是男士优先,女教师常处于教师群体的边缘地位,小学女教师话语受到严重忽视的现状产生了矛盾,这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女教师的积极性。在教育场域中,女教师因尊重需要得不到满足,自我价值实现受阻,从而可能把精力再次转向家庭,进而造成了女教师既想做“人”,又想做“女人”;既想成就事业,又被迫兼顾家庭的鱼和熊掌难以兼得冲突与矛盾。以往我们在分析女教师角色冲突时是把它作为一个原因来看待的,但是在性别的视域下,这个原因却是女教师自尊与自我实现需要与边缘地位的现实冲突而造成的恶果。

3、小学女教师角色冲突之现实原因分析―女教师自我角色期待与性别角色差异的冲突。不同性别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教学和组织管理学生的风格存在一定差异。然而社会往往“要求她们成为无性别的社会劳动者”[7],也就是必须按男性标准,通过与男性竞争才获得社会的认同。进入80年代以来,社会对女性的要求由无性别差异转变为强调特色,开始更加的全方位评判社会场域中的女性。社会既要求女性具备竞争素质,又要求她们保持温柔、贤良的女性特质。在被看做是家庭事务延伸的小学教育场域中,女教师更是这一结果的承担者。面对同事她们要象男性那样竞争;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时她们必须扮演权威者的角色;在课下与学生相处时,她们必须是温柔、贤良的母亲替代者或是大姐姐。所以女性在教育场域中的角色转化除了男教师所需要的角色变化外,还得进行某种意义上的性别角色的转化。越是成就动机强的女教师自我角色期待越高,其性别角色转变可能越频繁,也越困难。女教师自我角色期待与性别角色在职场中差异性的转化冲突进一步增加了女教师的职业压力,影响了其健康水平。

总之,在学校教育场域中,小学女教师存在诸多不同于男教师的角色冲突,从社会性别视角去分析,可发现以往忽视的原因,有助于了解女教师职业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为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设性策略提供依据。

三、性别视域下小学女教师角色冲突的对策探析

美国作家露丝・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一书中曾说“冲突是生活的实质。没有它,个人生命便没有意义,而且所能获得的也仅是甚为肤浅的生存价值。”[8]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学女教师应理性认识冲突,选择适合的对策,提高角色适应能力。

1、小学女教师应理性认识角色冲突。首先,小学女教师角色冲突具有积极的功能:一是适宜的角色冲突有助于教师适应角色要求。小学女教师可依据社会的期望与职业活动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不断反思自己的角色行为,审视自己的角色形象,评判自己的角色扮演能力,逐步靠拢社会和自我的角色期望。二是适当的角色冲突有助于促使女教师产生自我提高从业能力的内驱力,自觉地用社会角色的标准来检查自我角色扮演的差距,通过进修学习,提高从业能力,进而达到自我提高。三是角色冲突的有效解决可以满足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优秀的教师都是在超越了角色自我之后展示出丰富的个性自我的。”[9]女教师顺利解决冲突,取得有效成果时,往往伴随着自我的实现,内心充溢着成就感,且冲突的解决过程越痛苦,成就感就越强烈,其个性自我也越丰富,越利于今后的教学。

其次,小学女教师角色冲突更具负面功能:一是角色冲突可能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增加角色扮演者的心理负担,使其产生紧张情绪。二是角色冲突可能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面对冲突,部分教师会产生消极情绪,丧失信心,无助感增强,进而放弃解决或采取消极变通的解决策略。三是可能影响教师的职业稳定,诱发部分女教师脱离教师行业。当前,整个社会处于急剧转型期,为教师的角色转变提供了适宜的社会大环境,就教师队伍现状来说,中青年教师最易实现角色转变。此外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女性自身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性,在我国教育场域中存在的针对女性教师的性别偏见,也是影响教师职业稳定的因素之一。

2、缓解小学女教师角色冲突的对策。在经济、文化、政治、教育等全面急速变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小学女教师角色冲突的进一步加剧。要缓解女教师角色冲突,必须从社会、学校与教师自身等三方面同时着手。

首先,从社会方面讲,要缓解教师角色冲突,就应为小学女教师创造宽松的教育环境。一是通过相应的社会改革,使全社会了解女性的社会价值,提高女性社会地位,为女教师角色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创造良好的外部大环境;二是充分理解、合理评价、切实尊重女教师的角色活动,增强女教师角色行为的光荣感,其关键在于改变传统性别观,对小学女教师的角色认识进行整合,尊重女教师作为教师的权威性和专业性,改变以往仅仅偏好把小学女教师看做是母亲角色延伸的“集体无意识”行为;三是提高小学女教师的经济待遇与社会地位,加强教师角色的社会调适。通过多种途径营造支持教师职业威望的社会氛围,不过分夸大女教师的作用以免对女教师产生过高的角色期望。通过提高女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正视女教师劳动的价值,缓解女教师付出与收获不对称所引起的心理冲突。其次,在学校方面,应正视学校教育场域中小学教师女性化趋势加剧,但男性领导者居多的怪状。一要树立公平公正的观念,摒弃传统的用人观,根除提干、培训、评优的机会男士优先的潜规则,为小学女教师设置合理诱因,激发其内在成就动机,调动女教师的积极性,改善小学女教师边缘地位,满足其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二要减轻小学女教师的角色负担。教育管理者要为女教师提供一个宽松民主的角色活动环境,让教师拥有教育教学的自,对小学教师的教学的评价要客观公正,适当考虑女性教师授课的特点,不能完全按男教师的标准来衡量女教师,以减轻女性教师的角色冲突。三要抓好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引导机制,强化激励机制,实现科学管理。通过组织调整教师之间的角色竞争关系,减轻女教师过重的角色负担,消除女教师的角色紧张。四要创造合适的机会,对女教师进行职业培训,增强女教师的心理适应性,消除职业倦怠;引导女教师开展专题研究,提高其教学反思和自我发展能力。最后,就教师自身来讲,要增强角色适应能力。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要缓解角色冲突的关键一环在于小学女教师的主观努力。一应修师德,铸师魂,客观评价和准确定位自己,提高角色适应能力。二要重视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角色适应能力,重视角色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角色认知水平,建立角色系统,合理调整自己的角色行为,有效抵制非本质角色行为的诱惑。三要重视自身的心理调适,尽力缩小多重角色之间的差距,协调自身期望角色、领悟角色与实践角色三者之间关系,积极进行自我与社会两方面的角色调适,从根本上缓解角色心理冲突。在教师职业日益专业化的今天,教师这一职业日渐突显出它的魅力和张力。作为小学女教师,如果能深刻理解自己角色特征,加强自身的修养,就能在自己的人生坐标中,找到支点和归宿,体现出人生的价值。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北京义务教育质量指标.教师性别比失调.腾讯网2008.1.31

[2]教师性别阴盛阳衰不利孩子成长39健康网.2007.06.01

[3]中国教师性别比严重失衡.女教师无奈"排队怀孕"中国网.2005.10.27

[4]辞海编委委员会.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2803

[5]2007年各级学校专任教师性别构成(%).人民网-中国妇联新闻.2008.10.25

[6]杜学元,吴含珍.小学教师性别构成失衡及其优化刍议[C].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11,148-192

[7][9]曹爱华,李捷.对高校女教师角色冲突的理性认识[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3):48-50

[8]次林.教师的幸福[J].教育研究,2000(5):50

上一篇:消费异化与环境危机解决的路径选择 下一篇:计算机网络化对高等教育变革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