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eMAT看物流自动化技术新动向

时间:2022-02-06 11:19:24

从CeMAT看物流自动化技术新动向

物流技术的发展就像刚刚结束的欧洲足球锦标赛一样精彩纷呈。今年5月,我们随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装备委员会代表团赴德国参加了CeMAT 2008汉诺威国际物流展览会。透过展会传达出的信息,我们可以窥见当今物流技术发展的新动向,尤其是物流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给中国物流界带来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实用技术和系统仍是当今物流技术发展的主题

纵观物流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它是随着人们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的,是随着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提高的。我个人认为,实用性是物流技术的永恒主题。物流技术是为了解决实际的物流问题而产生和发展的,物流技术也伴随着当今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如: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机电技术、机械技术以及其他技术和边缘学科等。

为了满足社会对物流系统不断变化和日益增长的需求,要求物流系统形式和物流设备形式日趋多样化,并采用当今各种相关技术的成果,以解决不同的实际物流问题。在这次物流展上,我们就看到了多种形式的物流设备、系统及其创新应用。

重视系统技术

重视系统技术即重视整个物流系统的合理性和整体使用效果,而不是仅看重单一设备或单一技术的最优。

国外企业普遍重视物流系统的规划,单元设备、零部件的标准化程度提高。因为单一设备或单一技术指标提高,并不能解决物流系统的根本问题,还有可能会出现系统配置或参数搭配不合理而造成部分指标过高或者部分性能无法满足系统要求。因此,大多物流装备厂商和用户在建设和改造物流系统时都非常重视系统综合性能和合理性,尽量使各种设备物尽其用。为此,迫切需要仿真技术丰富多样化,使仿真技术真正成为合理设计物流系统的有效工具。

在物流计算机仿真技术中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

1、仿真系统中管理和调度策略的丰富,更适合实际的使用需求;

2、由于物流设备的丰富多彩和不断出新,在仿真系统中应注重建立新的设备库;

3、物流系统设计是一个反复修改、不断完善的过程,方便调整设计参数的仿真工具能提高设计效率;

4、在现代物流仿真系统中,不仅重视系统的管理、调度原则,同时也不忽视其中的重要细节,使仿真的结果更准确有效,又不至于耗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

设备形式多样化,性能水平不断提高

设备作为物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重视,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为了提高竞争能力和系统合理性,物流的单项技术和系统技术水平同步提高。

例如,自动化立体库中使用的堆垛机的作业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尤其是采用了专用技术的轻小型堆垛机),具体表现在:

1、通过由伺服电机上、下同步驱动以及专用轨道技术提高了水平运行速度,使堆垛机最高行走速度可达460米/分;

2、货叉机构由以往的滚轴升降式改进为拖拽滑移式(通过专门设计的孔、槽实现),缩短了货叉存取货的时间,好处在于充分利用了空间高度,存取货物速度快、效率高、更易于控制,尤其对于轻小型货物(直接拖拽)或大型单元货物(托盘加滚轮后拖拽)更适合;

3、广泛应用了绝对认址技术。在堆垛机上采用了旋转计数、激光测距、条码定位系统(BPS)等绝对认址技术,使堆垛机定位更准确、快速,采用了金属条码的定位系统更耐用。

而变层高货架存储系统则是物流系统形式多样化的典型代表。在该系统中,货架在垂直方向制作成等间距密集的标准定位格槽,根据单元货物的实际高度决定托盘放入哪一格槽及所占用的高度单位,使货格高度变得更柔性了,空间利用更充分了。

此外,拖车形式的AGV适用于很多场合,可以装载多件货物,提高了单个作业循环的效率。通过采用电子地图的惯性导引技术,使得AGV运行路径的改变十分方便,无须改动任何硬件即可完成。

安全技术是现代自动化物流系统的重要保障,环保节能要求也日益提高。

随着技术性能和参数的提高,尤其是搬运设备运行路线的灵活变化和速度的提高,对设备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安全技术日显重要。超前判断、预警和快速制动技术不断改进和提高,并应用到这类设备中,设备的安全管理也全面纳入到监控调度系统中,使系统安全(人、机、物的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同时,由于各国环保和能源法规不断完善,对设备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从使用的各种环保材料,到所采用的环保技术,物流设备制造厂商们采用多种技术和手段提高环保性能。在物流技术领域所说的环保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采用环保技术的设备和系统,另一方面是通过物流系统实现环保。在展会现场我们看到,尽管物流设备的性能与10年前相比明显提高,而设备运行噪音却比10年前略有下降。

此外,随着全球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物流系统和设备运行中的能耗问题是设计人员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尽量使动力消耗控制在合理的水平。

设备功能不断扩展和延伸

给人印象深刻的是,叉车等工业车辆已成为物流系统的重要环节。叉车等传统工具的功能和作用已不再单一,而是多功能的,或者是单一功能的延伸,并有机地融入整个物流系统中。

例如,16s物流公司的一个立体仓库采用了多功能高架(三向)叉车。IGS的专用叉车,既可作普通叉车用,又可在高层货架内操作,并且延伸了货叉,如果需要,还可采用多组货叉小车,提高作业效率。

系统设备日趋智能化和人性化

在这次展会上,亚洲特别是中国展商表现活跃,反映出亚洲经济尤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RIAMB)的智能化物流管理技术和人性化控制技术引起了国外同行的很大兴趣,并表示出合作意向,希望共同开拓中国以及其他地区市场。

RIAMB的智能化物流控制系统具有示教功能,方便参数的确定;物品位置及状态的记忆功能强化了自主处理的能力,可自行处理位置分配、掉电恢复等。该系统可以总结历史存储信息和习惯,统计计算后给出优化建议,供操作人员选择调整。同时,人性化的操作与维护界面,使物流管理和控制系统更易于用户接受和使用。

远程运输调度通信技术突破不明显

尽管中国、俄罗斯、日本以及欧盟国家已经开始建立或正在使用局部地区的卫星定位系统,但现在主要还是依靠美国从1994年开始投入使用的通过24颗通信卫星进行定位的GPS系统,来进行运输车辆的定位和跟踪,在很多场合下还无法完全满足要求。现代物流系统所需要的高精度、高速度、大容量的跟踪系统一时还很难投入商业使用,主要问题在于军用技术的民用化和通讯设施的垄断。

异构设备及系统的无线通信广泛应用。比如,无线以太网使用成熟,很适合应用于多台多种移动设备的物流环境中。多个厂商的多种设备可以在一个统一的环境下共网运行。

此外,物流系统、软件和设备水平的提升,将人从大量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通过计算机在实验室对现场控制的检测信号、执行机构的动作进行模拟,可以测试和验证控制程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种测试手段的改进,方便了调试,提高了调试效率,具有快捷、方便、安全等特点,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思路。只是我们看到的西班牙一家公司提供的软件在功能上还不够成熟。

正所谓术业有专功,产品的精细化特点更加突出。无论是在产品的制造上,还是在产品的行业分工上,抑或是在产品的功能上都体现出细分的特点。很多产品在外观和运行特性上体现出了精致和个性化的特点。

观展感想与建议

笔者感到,中国良好的经济大环境为物流技术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契机。十多年前,中国的物流技术水平与韩国、中国台湾相差十年,而韩、台与日本又相差十年,日本则与欧美相差不多。经过我国物流同仁十余年的努力,这种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一般认为。我们与欧美的物流技术水平的差距已经缩小到十年左右,目前主要是基础工艺和制造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今后,我国的物流技术工作者应安下心来,认认真真地研究实用物流技术,并在研究、实施物流技术的同时大力培养物流技术实用人才,尽快提高我国整体物流技术水平。同时,我国应加大物流技术和装备产业的投入力度,这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在政策、研发、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另外,应适当、有效地打破行政管理上的条块分割(原机械部、物资部、交通部、铁道部、民航总局、科技部、轻工部、军队和各个地方政府等),以利于物流技术及装备行业快速、健康地发展。上述问题由来已久,解决起来可能也比较困难,但必须引起重视。

上一篇:引领全球技术发展与创新应用 下一篇:爱创:十年蓄势迎来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