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科学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时间:2022-02-04 04:18:32

重视科学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的核心是探究。从提出科学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观察与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六个教学环节,探讨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落实科学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并结合实例进行论述。新课程科学探究科学素养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曾经引用了《大学》中的一个观点: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实验探究精神。科学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如何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日积月累,从而形成一种科学素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体现的正是这个时代的要求,《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确立“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因此,在科学课中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一、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牛顿之所以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就是因为人人看到苹果落地的现象,却只有牛顿一个人想到要问一个“为什么”。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的确,学生在学习时如果对任何事物都大胆地问一个为什么,就能提示矛盾,发现不足,找到课题探究的突破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敢问、爱问的意识,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向教材挑战。同时,教师要教给学生寻找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有问可想,有问可问。对于学生的每一个问题,教师都认真、简要而快速地写在黑板上,并给予鼓励和表扬。在教师的积极鼓励和充分肯定下学生充分发挥个性优势,摒弃固有的思维定势,进行有价值的发散思维。当学生提出的问题符合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时,就大加赞赏“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当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是本节课想要学习的内容时,就一句“这个问题不在我们本节课学习范围内,你还有没有其他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思维被充分激发,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当然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提一些有价值的科学问题。

所以只要教师能创设好情境,引导得当鼓励到位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很容易培养起来的。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科学的发现与创造始于大胆的猜想。如果没有猜想,怎会有爱迪生发明电灯;如果没有猜想,怎会有鲁班发明锯子;如果没有猜想,怎会有那么多的发明创造?因此,在教学初始,我总是鼓励学生对要研究的问题或对象进行大胆的猜想,作出多种假设和预测,这样不仅对学生进行了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更可以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探究的欲望。比如,我在上《你能制得氢氧化铜吗》一课时,先创设情境,再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一)创设情景,问题切入引入:师:有一种碱,它不溶于水且有漂亮的颜色美丽的外形,同学们你们知道它是谁?生:是氢氧化铜!师:那它有怎样的颜色和外形呢?生:蓝色、絮状。师:现在我提供桌上的药品,你能制得氢氧化铜吗?学生经观察和讨论后:生:能!可以用氧化铜和硫酸反应制得硫酸铜,然后用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就可以得到氢氧化铜了。师: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他说的方法来制取一下。(二) 问题由实验失败而引出学生兴致很高,都迫不及待地进行实验,然而结果却很意外多数小组根本就没有什么蓝色絮状沉淀,少数几组出现了蓝色沉淀也是转瞬即逝。我收了几组实验记录,投影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进行分析:1.在氧化铜中加入硫酸后加热,待黑色消失后滴入氢氧化钠,没有沉淀。2.产生了蓝色沉淀,振荡一下,沉淀又消失了。3.在氧化铜中加入硫酸后加热,再滴入氢氧化钠,试管内全是黑色,静置后试管底部出现黑色沉淀。4.在氧化铜中加入硫酸后加热,待黑色消失后滴入氢氧化钠,出现蓝色沉淀但马上消失变成黑色。学生本来兴致就很高,这下兴致就更高了,明摆着是这三种物质在反应怎么就会出现这么多不同现象。这时,我就鼓励学生针对自己这一组以及其它组出现的现象从反应物的种类、性质和反应条件各方面进行大胆猜想。全班学生都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汇报各自的猜想。教师应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然后根据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猜想,让学生有的放矢,避免瞎想。三、重视探究的过程设计,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在学习一个新的科学概念或得到一个新的科学规律、结论,往往要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针对探究的目的和条件设计研究方案。通过实验方案设计的过程展示,经学生讨论,学生不仅知道了怎样做,还明白了各种方案的优势。这对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四、重视探究的操作过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简单地道出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设备和材料进行调查、检索、观察、测量和实验;安全地操作;记录观察和测量结果。例如,探究《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时,指导学生根据不同方案选择器材,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连接有关器材,并根据探究要求,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值,观察电流表示数和小灯泡亮暗程度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就这样通过多种方案进行操作练习,使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学会了合作,而且使学生的操作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五、重视探究的检查与评价过程,培养学生的检查与评价能力学生在完成操作之后,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反思,检查整个活动有无错误和疏漏,分析处理观察、测量和实验结果,与猜想和假设进行比较,作出解释;收集更多的证据支持解释,检查解释及过程、方法上是否存在问题,必要时提出改进措施。然后让学生讨论,收集各种证据支持解释。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勇于改正错误,而且学会采纳别人的建议,学会与他人交往、协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检查与评价能力。六、重视探究的表达与交流过程,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在完成科学探究之后,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把自己动脑、动手、动口总结出来的科学概念和规律跟头脑中的知识内容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结构,并总结自己学习知识的思考方法和思维规律,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达到会学的目的。与此同时,教师则根据学生探究的具体情况加以纠正、指导,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通过平时对学生的过程教学,日积月累,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操作技能,也就是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学,从而达到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夏季云.实验探究兴趣的培养与实验能力的提高.物理教学探讨.

[2]方方.托起明天.国际文化出版社.

[3]柳斌.课堂教育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4]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李红婷.“问题解决教学”的理论与教学结构.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上一篇:直面健康据实保健 下一篇:浅析幼儿舞蹈教育与即兴教育